分享

作为围棋爱好者的毛泽东,因何贡献在围棋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昵称50319000 2023-04-21 发布于北京

文/青峰

文章引言:

围棋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国萃之一,自古以来深受人民的喜爱。

古往今来,围棋在历代军事将领中都十分盛行。这其中原因何在?围棋与军事有哪些相通之处?

作为新中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喜爱围棋,已为棋迷们所熟知。但是,他的围棋水平如何?为何在我国围棋史上也占据了重要的一席呢?

笔者青峰今天就来与头条的朋友们分享这一个有趣的话题,让我们一同走近开国领袖毛泽东生活中的另一面。

一、毛泽东作为围棋爱好者?其水平如何?

毛泽东主席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之一,也热爱下围棋。那么,主席的围棋水平如何呢?

文章图片1

图:青年时期的毛泽东

凡是到过主席故里韶山的人,参观过韶山毛泽东革命陈列馆后,都会看到陈列馆中有幅主席青年时代用过的围棋。参观时,人们往往会有些惊讶:原来青年时的毛泽东也热爱下围棋呀!

文章图片2

图:湖南韶山毛泽东陈列馆中,毛泽东青年时用过的围棋棋子

的确,毛泽东不仅会下围棋,而且主席一生中也比较热爱围棋,并且在世界围棋史上作出了一份独一无二的特殊贡献。

主席一生几乎都是在革命战争中度过,自1927年发动秋收起义开始,便开始了其波浪壮阔的革命生涯。

毛泽东主席对围棋的这一项兴趣爱好,从青年时代到建国后的六十年代中期,应该说是从未间断,整整持续了近半个世纪。

曾经跟随毛主席几年的卫士长李银桥,在晚年时写过一本书《走下神坛的毛泽东》。

文章图片3

图:毛泽东主席与其卫士长李银桥

他在该书中也提到过毛泽东主席在建国后的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毛泽东还会偶尔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下围棋。如果对方赢了,主席往往哈哈一笑,并不会因为输棋不高兴。但是,如果对方有意让棋或者谦让,这时主席就会比较生气了。

这点上的确可以反映主席格性上的一面:输与赢都要真实,要实事求是,不能在围棋本身之中参杂其它外界的东西。

对主席本人来说,围棋只是他的一种偶尔放松的休息方式,胜负自然不大在意。

毛泽东主席的围棋兴趣是从何时养成?他的围棋是自学的,还是其恩师杨昌济先生教的,这点也无从考证。

但有一点是清楚的——主席的围棋兴趣自青年时养成后,一直伴随了他几乎近半个世纪。

井冈山时期,条件十分艰苦。为了劳逸结合,也为了当时的“毛委员”能够放松下大脑,他身边的警卫人员,便在主席生活工作的八角楼上的一张方桌上刻了一个围棋棋盘。棋子则是十分简陋的黑白玻璃石子充当。

在这个战火纷飞,时刻面临国民党军围剿的险恶环境下,毛泽东仍与军长朱德不时纹秤对弈。

一生十分热爱围棋的陈毅元帅,也正是这一个时期,成为了毛泽东主席早期的“围棋之友”。

今天的井冈山八角楼上,这张刻在围棋棋盘的方桌,仍然静静地安放在那里,诉说着这一革命时期的特别的历史往事。

直到其晚年,主席才很少与身边的卫士或工作人员下棋。

主席围棋的实战水平如何呢?根据六十年代陈毅元帅所讲,主席的围棋下得很好。由于没有流传下来对弈的棋谱,这个我们不好去评价。

如果参照陈毅元帅围棋业余七段左右的水平,那么主席的围棋水平至少有今天的围棋业余五段上下。这应该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推断。

不过,作为军事家、哲学家的毛泽东,对围棋更多是从军事与哲学方面去思考围棋的意义。

二、毛泽东将围棋理论引入军事著作与抗日战争,成为古往今来,以“围棋战略”指导革命实践的第一人;

1936年10月红军长征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后,于同年的12月,毛泽东主席开始撰写其重要的军事著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在该著作他写道:

中国是一个大国,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还有北方,不愁没有回旋的余地。但如果棋盘太小,没有足够的回旋余地,那么“三十五计”用完,第“三十文计”就用不上了。

这是他第一次在军事著作中提到围棋。

在与红军指战员的谈话中,他要求高级指挥员,一定要有大局观,要看到大局与局部,整体与个体的关系。他说:

“作为高级指挥员,没有全局在胸,是不会真正投下一着好棋子的。”

延安时期,主席把围棋当作一项脑力休闲运动,以作为繁忙工作后的一项生活调剂。对于棋盘的输与赢,他似乎并不怎么在乎。

文章图片4

图:延安时期的毛泽东

胡耀邦晚年时曾回忆,在延安时期,他经常能见到毛泽东主席与时任中央组织部干部科的王鹤寿、还有时任陕甘宁文化教育部干部的钟灵等人下围棋。

主席下棋时,有时朱德、董必武、聂荣臻、刘伯承、邓小平、李立三、谢觉哉、薄一波等人也会围过去观战。

有一次,下过棋后,大家谈起了围棋是如何起源的,各自畅抒己见。

听完大家的议论后,主席谈了自己的观点,令在座的各位闻所未闻,耳目一新。直到建国后的多年,当年参与讨论的同志仍然记忆犹新。

毛泽东以他特有的政治家思维道:

“围棋一定是我们的老祖宗认识到土地的重要以后,你搬一些黑石头围上自己的地盘,他搬一些白石头围上自己的地盘,开始争夺私有财产,后来就演化形成了围棋。”

说完这些,主席意犹未尽,接着又进一步发挥他浪漫的想象解释道:

“你看(围棋中)活棋的两只眼,就是两口水井,你只能填死一口水井,所以我是活棋。围棋的行棋规则决定一方只能一次下一手棋,有两只眼的棋永远是死不了的。”

我们后人看到这样的史料记载,不能不惊叹主席作为大诗人的浪漫想像力。

作为大政治家、大军事家的毛泽东,令后世围棋爱好者称奇的不是他的围棋风云,也不是主席的围棋水平有多高,而是主席把围棋这古老的艺术纯熟应用于中国的革命战略与革命实践之中。

1937年夏,随着抗日战争统一战线的形成,我常于同年的8月22日至25日,在陕北的洛川召开了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史称“洛川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主席以围棋为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我党今后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的方略与大政方针。

主席以围棋为例,生动贴彻地对与会干部讲道:

“我们已采取'山雀满天飞’的办法,撤出大批干部,到华北敌后组织群众开展游击战争。我们的主力部队到华北后,要像下围棋一样做几个'眼’,'眼’要做得活,做好了,就可以和敌人长期作战。”

在这里,毛泽东将围棋中的“眼”,比喻成抗日敌后游击队稳定可靠的敌后根据地,既生动又形象贴切。让广大指战员一下子明白了在敌后抗战,建立根据地的重要性,同时又鼓舞了敌后抗战军民的士气,并且让敌后抗战的游击部队坚信:只要在敌后有“眼”——可靠的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敌方是奈何不了我们的。

此后,经朱德、刘伯承、聂荣臻等人在各师部指战员中进一步的宣说,毛泽东的敌后抗日“围棋战略”从此深入到抗日战争中我广大八路军、新四军指战员的思想中,在整个敌后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主席在为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做《论持久战》的演讲,再一次以围棋之理论加以发挥。他说:

“八路军、新四军向敌后进军,与日军的攻势形成了包围与反包围的关系。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犬牙交错的状况,就好像是下围棋。

由于我们有许多的敌后根据地'做眼’,就使我们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处于外线作战。

尤其是当我方敌后根据地'眼’与'眼’相连时,更是从外线把敌人多方面包围了起来。

敌我各有加于对方的两种包围(注:即包围与反包围),大体上好似下围棋一样。敌人的根据点如太原,我方的根据地如五台山,这好似围棋中的'做眼’。”

“再进一步讲,如果从世界性范围来看,也是一盘棋。那就还有第三种敌我包围,这就是侵略阵线与和平阵线的关系。敌方以前者来包围中、苏、法、捷等国,我方以后者反包围德、日、意。”

讲到这里后,主席略作停顿,以他诗人特有的浪漫,又结合《西游记》中经典的故事继续说道:

文章图片5

图:延安时期演讲中的毛泽东

“但是,我方之反包围好似如来佛的手掌,它将化成一座横亘宇宙的五行山,把这几个'新式孙悟空’——法西斯侵略者,最后压到山底下,让其永世不得翻身。”

今天,我们后人阅读毛泽东著作时,对主席文章中的语言运用总是那么的倾服。

他老人家著作中的语言总是那么的鲜活生动,那么贴近百姓的日常生活,却又是那么的奇特与富于浪漫的想象力。

一切中国古老的故事与艺术,经主席一经讲出,总能让人有天外之声、妙不可言的感觉。

我们不能不感叹,毛泽东主席的博学与高人一等的见解:围棋中常见的构成活棋基础的“两眼”,经他这一思考与发挥,竟然成了我方抗日战争中敌后抗战的指导原则之一,成为了我们敌后抗战胜利的又一个“法宝”。

三、主席认为:围棋是辩证法中对立与统一这一大法则下,在哲学之外的体现;

围棋中包含许多矛盾与对立的原素:诸如虚与实、孤与厚、生与死、势与实、引与征、强与弱、取与舍、阴与阳等等,这些矛盾的对立与统一,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本质深为契合。

文章图片6

图:建国后的毛泽东主席

深谙围棋之道的毛泽东主席,很喜欢围棋中所体理出的辩证法则。他指出,在中国古老的棋类艺术中,围棋是最深奥的,最具中国文化传统特色,是棋类中最高级的一种。

当然了,主席所指的高级,是指围棋在文化元素与游戏规则设计上要高于中国其它棋种,而并非下围棋是最高级的棋类爱好。

1942年,在太行山中共北方局党校时,毛泽东主席因到党校视察了解学校情况,学员们与毛主席一下子谈到了围棋上。

主席兴致甚浓,一时妙语连珠。主席讲道:

“围棋是辩证法的胜利。围棋中有许多的矛盾,棋子分黑与白,棋盘就是个小宇宙,棋盘上有九个点为什么叫星位与天元呀?那就是古人星空观念在棋盘上的反映嘛!

围棋的行棋法则独特,变化是无限的,围棋的高明在于它充满辩证法。围棋可不能小看呢,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后人的好东西哩。”

讲到这儿,学员们欢笑声语,主席也跟着笑可起来。学员们在钦佩主席渊博学识的同时,也七嘴八舌地议论了起来,有人说:

“主席,这么个小小的棋盘,变化再多,怎么可能是无限的呢?这不合符辩证法哲学呀?”

听闻此言,主席见大家兴趣很浓,于是吸了口烟,绕有兴致地接着又讲道:

“这个学员提出的这个问题很好呢。围棋的变化的无限性与有限性并不矛盾,它们是矛盾的两个面:对一与统一。老子《道德经》上讲:有生于无,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就有个有限与无限的哲学问题。无限是相对于有限而言的,反之有限是相对于无限而言的。这个并不矛盾,是矛盾与对立的统一。

围棋'千古无同局’,你看我们这个地球上过去生活了多少人啊?为什么没有相同的棋局出现呢?

围棋的变化,从目前来看,仍然是无限的,还看不到变化的尽头。

毛泽东主席讲这一段话时间是1942年,距今己经整整80年过去了。

在超级计算机出现的今天以及人工智能AI的问世,我们不由得不感叹主席当年的预见:围棋的变化,以目前人类的认知来看,仍然是无限的。

那么,以人类今天的科技认识水平来看,围棋的变化,有多少种呢?

答案是惊人的天文级数:10的171次方——即10后面有171个零。

这么多的变化,似乎至少也是“有限的”。但是,要知道今天的科学界普遍公认的宇宙中的原子之和的总数也才10的80次方。

这也就是说,围棋在纵横19条线上交叉点上,围棋棋子的变化比宇宙中的原子数之和还要多出好多倍数的天文级量。

围棋因此项变化,惊奇地向世人展现出了辩证法中有限与无限这一重大哲学概念。同时也从科学的高度证明了主席在80年前,所讲的“围棋的变化是无限的”这一预见是正确的,经受住了时代与科学的检阅与验证。

四、晚年后的主席极少再下围棋,不过仍然关心围棋的发展,多次指示:围棋从娃娃们抓起;

进入了上世纪60年代后期,由于国际国内的环境急剧变化,加之身体健康的原因,毛泽东主席身边的卫士再也难得看到他老人家坐在纹秤前与人对弈了。

文章图片7

图:休憩中的毛泽东主席

但是,主席仍然关心围棋在我国的发展。鉴于当时中日“围棋外交”中,中日棋手交流的现状,主席指示同样喜爱围棋的陈毅元帅:围棋从娃娃们抓起,多发现些好苗子加以培养。

自此,陈老总在中国围棋的兴盛与发展上,倾注了很大的心血。他提出了著名的“国运盛,围棋兴”的口号,为中国棋院的成立与小棋手的发掘培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少年时的聂卫平、陈祖德、华以刚、王汝南等人都是这一计划的受益者,后来都成为了新中国的围棋国手。

尤其是聂卫平,少年时代的梦想本来是要做一名数学家。但是,历史的因缘际会,少年时的聂卫平与陈毅元帅因围棋结识,后来走上了职业围棋的道路,后来在围棋事业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当时陈毅元帅对他有一个鼓励性的承诺:今后,战胜了日本职业九段棋手,就带他去见毛主席。

这个鼓励给少年时代的聂卫平注入了无穷无穷的动力。

可惜的是,在聂卫平22岁那年——即1974年,这一年的11月,在中日围棋对抗赛中,聂卫平首次战胜日本宫本直毅九段时,陈毅元帅已经逝世有2年了,他的这一承诺自然无法兑现。这成为聂卫平心中一生的遗憾之一。

“围棋从娃娃抓起!”主席这一具有远见卓识的决策,为日后中国围棋的发展与崛起铺平了道路,也为今天中国围棋的兴盛与辉煌平添了历史的厚重。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伟人,毛泽东主席本无意于在围棋史上留下个人的一页。但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主席生前在抗日战争时期关于“围棋战略”的军事思想与战争实饯,不料会成为后来中国围棋史上极富传奇与辉煌的篇章。

主席的一生,给中华民族留下的历史遗产不可谓不丰厚。即便在围棋这样的“业余雅事”上,主席生前也为我们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让后世无限回味。(全文完)

文章写作部分参阅书目:

1、《围棋与战略》,作者林建超,经济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

2、《中国围棋史话》,作者薛克翘,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年版;

3、《征途集》,作者傅钟,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4、《刘伯承回忆录》,作者刘伯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5、《毛泽东文集》第三卷、第四卷、第五卷,作者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作者青峰2023年4月18日至20日于手机屏写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