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形义溯源(177):甗合甑鬲——谈“鬲”、“曾”、“甗”(下)

 梦泽赤子 2023-04-21 发布于湖北

图片

本文约3300字,阅读约需要7分钟

(本号逢双日更新,敬请关注)


汉字形义溯源

(177)

甗合甑鬲——谈“鬲、曾、甗”

(下)

朱英贵

  (承接上文)

六、“甗”字小引

刚刚谈过“曾”字,接着再来谈谈跟“曾”近似的“甗”,“甗”字读作yǎn,也是一种古代的炊具,“甗合甑鬲”这四个字告诉我们,甗是由甑与鬲组合而成的,它兼有“鬲”和“甑”两种功用,上层似甑,下层为鬲,合二为一,上蒸下煮,构造奇巧。

咱们的祖先远在上古时代就掌握了将食物由生变熟的三种技巧:烤、煮、蒸,科学研究表明,采用蒸的方法不仅最有利于保存食物的营养成分,且不产生有害物质,最易于人体消化吸收和代谢。

从考古资料看,我们的祖先在距今约7000年的时候,便烧制了陶甗,是世界上最早懂得利用蒸气、采用蒸的方法来熟食的文明人,加之,华夏祖先培育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因此可以说:“中国人蒸熟了世界第一碗米饭”。甗,一种看似简单、平常的熟食器,竟然还有着如此重要的科学内含,本篇就来谈谈这个“甗”字的构字理据。

图片

七、“甗”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先来看“甗”字的古文字形体及其历史演变(参见下图):

图片“甗”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从上图可以看出,“甗”也是古代的一种炊具,“甗”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都形象地表现了“甗合甑鬲”(甗是由甑与鬲组合而成的)这一特征。

“甗”字的甲骨文和金文为独体象形字,象这种器具之形,分上下两层,有些是合体的,有些是可以上下分开的,上层形状似甑,下层形状为鬲,上下两层中间(即上层的底部)为穿孔的箅,上蒸下煮,整个炊具的用途相当于现代的蒸锅。

有些字形(如上图最后一个金文形体)表示正在安放或移开上层的器物,而小篆的字形就是在这种金文字形基础上发生的讹变,成为“从瓦鬳声”的形声字,字形越变越繁复了。小篆字形再经过隶变与楷化之后便形成了现代汉字的“甗”字。

“甗”的造字本义是具有蒸烹功能的炊具。《说文解字》卷十二瓦部:“甗,甑也。一曰穿也。从瓦鬳聲。”《说文》依据小篆字形解意,故曰“从瓦鬳聲”,虽与造字本义有一定的差距,但其指出“甗,甑也,一曰穿也”还是说明了这种器物的本质特征。

“甗”这个字从古至今只有造字本义,几乎没有产生什么引申义。例如:“陶人为甗,实二釜,厚半寸,唇寸。”(《周礼·考工记·陶人》)郑玄注引郑司农曰:“甗,无底甑。”再如:“齐侯使宾媚人赂以纪甗、玉磬与地。”(《左传·成公二年》)杜预注:“甗,玉甑也,皆灭纪所得。”又如:“燀多稼以巨甗兮,烹群命于硕釜。”(宋·文同《石姥赋》)以上各例中的“甗”用的都是表示蒸烹炊具意义的造字本义。

图片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的夹砂红陶甗 

八、“甗”这种器物的历史文化意义

下文是“维基百科”网页上对“甗”的解释:

甗,中国古代的一种饪食器和礼器,一般为陶制或青铜制。

形制

甗在器形上可分为联体甗及分体甗,分体的甗由上面的甑和下面的鬲构成,联体甗分明显的上下两部分,上面与甑相似,下面与鬲相似。考古发现的青铜甗以联体的居多。陶甗多为灰陶和黑灰陶质,器身有绳纹,有的在口沿下有鸡冠状附加堆纹。

甗下部的鬲用于煮水,上部的甑放置食物,两者以箅相隔,甑上可能盖有盖子。部分甗出土时未带有箅和盖,可能为竹、木等其他材质,也可能埋藏前已经遗失。出土的青铜箅一般有线形或十字形的孔,供蒸汽通过。

商甗多为甑鬲合铸,连为一体,甑上多立耳,甑体较深。这种甗不仅见于中原,边远地区也有发现。而上下两体分铸可以分合的甗,一般为一甑一鬲。晚商出现了一鬲三甑甗,三件甗联为一体,故名“三联甗”,如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妇好三联甗。

甗鍑,战国后,随着灶台的使用,鬲的袋足逐渐退化而成为“釜”,而“甗”则成为甑的别称,根据自身铭文由甑和釜构成的炊具也被称为“甗鍑”。

历史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陶甗,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流行。

青铜甗的流行时间较长,从商代早期绵延至战国晚期,初期数量较少,商代晚期开始增多。甗在其自身的铭文中自我提及时的名称多为“獻”或“鬳”。出土的商甗多不见箅,西周以后的多有铜箅。商周甗可分为联体和分体两类,直至战国甑还多与鬲组成统一的炊具而不单独使用。至战国中晚期时,圆形分体甗的鬲的袋足逐渐萎缩,底近平,上甑下鬲的甗逐渐消失,有部分地区开始将甑称为甗。秦代、西汉时期甗的下部已经变成了釜形,釜中腰有用于卡于灶口的楞。下釜上甑的甗一般自名“甗鍑”。

图片河南博物院所藏的一尊灰陶甗(郑州市二里岗出土的商代前期文物)

据此我们对“甗”可以有如下一些具体的认识:甗流行于商至汉代,造型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用以盛放食物,称为甑,甑底是一有穿孔的箅,以利于蒸汽通过;下部是鬲,用以煮水,高足间可烧火加热。商代甗多为圆形,直耳,侈口,束腰,袋状腹,腹下设锥足或柱形足,器体厚重。商早期花纹简单,晚期多用兽面纹装饰。

西周除沿袭商代形式外,还出现了附耳,有的上下部可以分开,在下半部也加附耳,同时还出现了长方形甗。

春秋战国时,器身变薄,袋足消失,许多器物不再用花纹装饰。甗在商代早期至西周晚期,基本上都是甗高合体的,春秋早期以后则多为渐高式。商代的甗一般甗部较深,比例上略大于鬲部,多为立耳。西周的甗则甑部与鬲部的高度相差不大,附耳较多。西周中期开始出现方甗。

春秋以后,甗的甑部多为大口斜腹的式样,即甑的底径要大大地小于口径。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三联甗,却是在一个长方形鬲部上置3个甗,这仅是极个别的特例。除实用外,西周末春秋初,甗还是礼器,与鼎、簋、豆、壶、盘等组成成套随葬品。 

也可能是“甗”后来被“甑”所取代了的缘故。因此“甗”字也就成了那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字留存,几乎没有什么字义演变的历程。至于跟“甗”字相关的词语,除了“陶甗”(陶制的甗)、“釜甗”(釜和甗)等极个别的词语之外,少有相关词语。由于“甗”这种炊具后世已不多见,故“甗”字也就不常用了,“甗”字的文化含义除了作为饪食器之外,还常具有礼器功用,除实用外,西周末春秋初,甗还是礼器,与鼎、簋、豆、壶、盘等组成成套的随葬品,这些就不多叙述了。

图片商代·妇好三联甗

九、文末的题外话

在远古时代,咱们的祖先发明了“鼎”与“鬲”,学会了烹煮食物,接着又学会了利用烹煮时产生的蒸汽,于是便发明了“曾”(甑),用汽蒸熟的食物更是别有一番风味,以至于“曾”在后世演变成专门的蒸锅,造福后人。

由于“曾”这种炊具后世已有“甑”字来取代它,“曾”这种炊事活动后世也有“蒸”字来替代它,故今天的人们已经淡忘了“曾”字作为古代饪食器具及炊事活动的意思,甚至连“增加”、“重叠”的含义都已经很难再见了,就连“曾祖父、曾孙”的“曾”,现代人也很难说清它是什么意思了,于是读作zēng的“曾”就只有用作姓氏在使用了。至于姓曾的“曾”与炊具或者炊事活动有无关联,目前无人考证出来,那就继续存疑待考吧。

而读作céng的“曾”,作为“曾经”的“曾”倒是天天活在人们的言谈之中,岂不知,引申至此,其字义已经距离“蒸食物的炊具”或者“炊事活动”的意思相差甚远了。要弄清这个“曾”字的本义,莫说“曾孙”了,就连“曾祖”都望尘莫及了。

说到“曾”字用作姓氏,鄙人倒忽然想起一个不久前的现实生活典故来了:那就是“我姓曾”曾经是2013年国庆节与中秋节双节期间走红的网络词语。起因是央视在双节前期,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一位打工人员神回复“我姓曾”,从而使“我姓曾”这个词语走红。

图片“您幸福吗?我姓曾。

当记者问道“您幸福吗”的时候,一位清徐县北营村务工人员面对记者的提问,首先推脱了一番:“我是外地打工的不要问我。”该位记者却未放弃,继续追问道:“您幸福吗?”这位清徐县北营村务工人员用眼神上下打量了一番提问的记者,然后答道:“我姓曾。”这段对话在央视播出之后,实在让收看节目的观众忍俊不禁,热议连连,迅速蹿红。虽然有人认为节目中曾大叔可能是没听清楚记者的提问,但更多的人认为这可能是对现实的调侃。

看来这姓曾的华人中,不仅有春秋时代孔子的著名弟子曾子(曾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散文家曾巩和清代的“中兴名臣”之一曾国藩(他的《曾国藩家书》可是值得一读)这一类名人,也还有数不尽的“我姓曾”的民间智者啊。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