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期间一定要看的5本书,你看过几本? | 好课看这儿

 杞乡青年 2023-04-21 发布于宁夏
图片

世界读书日

4.23

世界那么大

总想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而人心是更加辽阔的世界

又该如何到达

还好

读书就是说走就走的旅行

不仅了解世界

还可靠近人心

更重要的是

越来越知道

你是谁

你该去哪儿

你到底要的是什么

的确

读书并不会一夜间让世界变好

但在书中

却可以读出一个更好的自己

那这样

世界会不会就变得更可爱一点呢

读书,看到更好的自己

——白岩松  

图片

如果要问,什么年纪最适合读书?那一定是大学阶段。当你拥有大量可支配的时间,一定要为读书留出一部分,这比去做任何一件其他的事都要有价值。

读书还可以帮助我们增长见识,开阔眼界,提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甚至还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压力和减轻焦虑情绪。在即将到来的世界读书日之际,让我们一起来重拾读书的习惯,探索知识的海洋,提升自我修养,共同成长进步。下面是慕课君为大家搜罗的经典好书,可以先码住在五一假期好好地阅读一下哦~

     BOOK     

《麦田里的守望者》  ——塞林格

这部有争议的作品原本是面向成年读者的,但迅速因其青春期焦虑和隔绝的主题而在青少年读者中流行。该书以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第一人称口吻讲述自己被学校开除学籍后在纽约城游荡将近两昼夜,企图逃出虚伪的成人世界、去寻求纯洁与真理的经历与感受。

图片

     BOOK     

  《百年孤独》    ——马尔克斯

通过描写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此体现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通过这部小说,马尔克斯创建了一个浓缩的宇宙,汇聚了最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这部天才般的经典之作,影响了中国文学大河的流向,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图片

     BOOK     

     《局外人》     ——加缪

这部有争议的作品原本是面向成年读者的,但迅速因其青春期焦虑和隔绝的主题而在青少年读者中流行。该书以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第一人称口吻讲述自己被学校开除学籍后在纽约城游荡将近两昼夜,企图逃出虚伪的成人世界、去寻求纯洁与真理的经历与感受。

图片

     BOOK     

《《中国通史》     ——吕思勉

全书分为上下两部,上部主讲文化现象,下部则按照历史朝代顺序展开,在理乱兴亡的同时将历史知识更系统地进行梳理。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简明扼要,晓畅易读,对于普通读者而言,是绝好的通识入门之书。自1944年初次出版以来,《中国通史》在几十年间不断再版,成为畅销至今的通史经典。

图片

     BOOK     

《亲密关系》     ——罗兰·米勒

这是一本可以重塑爱情观的书。作者以两性关系为主导,结合大量科学依据而非主观感受,向我们娓娓道出亲密关系的形成秘诀。相信不论我们和另一半处于何种阶段,这本书都能让我们享受到亲密关系中的安逸与和谐。

图片

当然,对于现代的大学生来说,读书的方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纸质书籍。新媒体时代,我们也可以通过电子阅读、看视频等方式来汲取营养~不管什么途径,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都是很好的!!

除此之外,慕课平台也是一个很好用的读书工具哦~~慕课君挖到了《穿过经典 陪你读书》这门高质量好课!!闲暇时间加入我们一起阅读吧~~👇

穿过经典 陪你读书

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唤起时代“理想”。科技进步推动的社会变迁对社会科学已经提出了新的挑战,比如:很多直接性及记忆性的知识处理正在被人工智能替代。在新技术引发的复杂社会变迁中,在严重的社会分化及社会问题的全球化等新时代特点面前,一门社会学学科的课程可以如何培养“创新性”、“高阶性”、“挑战性”及综合性等思维能力。

课程组针对新社会变迁下的挑战,分析了本门课程可以达成的目标是:培养社会学学科视角的挑战性、创新性及高阶性等综合思维能力,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技能型及记忆性劳动,但是如何应用技术,应用于解决什么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精神动力上,却依赖于人的判断和合作精神,这些又需要精准且高阶的“问题意识”及符合人类社会需求的价值判断,而这些正是本门课程通过“当下社会问题”与“经典作品”对话中,试图让学生习得的综合思维能力。培育社会科学的思维方法,鼓励学生诚实思考、清晰表达、在做结论之前养成收集和衡量证据的习惯,培育社会科学精神。

课程名称

《穿过经典 陪你读书》

课程分类

法学

学期安排

 每周     3 - 5  小时

课程大纲

01

导论:从现象到“问题”

1.1 课程设计及团队

1.2 不是只看一次的书:社会学及其经典?

1.3 没有“考试”该如何学习:为什么阅读经典?

1.4 “头悬梁锥刺股”?如何阅读社会学经典

02

社会、国家与全球化

2.1 “回家的感觉”:我们还需要“共同体”吗?

2.2 “集体意识”的不同表达:社会的形态 (一)

2.3 经典马克思的表达:社会的形态 (二)

2.4 用物理学的方式看国家的形态

2.5 “山竹”呈现的全球化“图景”

03

 “资本主义”

3.1 “资本化”现象及认识传统

3.2 “新教伦理”:资本主义起源之说(一)

3.3 “奢侈”:资本主义起源之说(二)

04

 符号互动

4.1 “小鲜肉”背后的“符号世界”

4.2 “生活中的“套路”:符号表演中的“框架”

4.3 “符号互动中的权力

05

 网络社会

3.1 “迷失”在网络

3.2  新的社会形态:网络社会的结构

06

 结构中的女性

3.1 与“他”相对的“第二性”

3.2 女性的觉醒“

了解更多穿过经典 陪你读书的内容

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授课教师代表

图片

华中师范大学

金小红

教授

金小红,女,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1978年生于湖北荆州市,1999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得社会学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得社会学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2013年、2015年及2018年分别访学于中国台湾地区、美国及澳大利亚。湖北省人口学会理事,中国犯罪社会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理论及应用社会学。主讲课程为:西方社会学理论、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学原著选读。近几年,在SSCI及CSSCI等各类刊物上相继发表学术文章40余篇,主编及参编教材4部,出版学术专著3部,主持及参与国家、省部级等科研项目十余项。完成多项校内教学的主干课程设计及在线网络课程的设计,包括《西方社会学理论》及《经典原著选读与赏析》等。

精选好评

图片
图片
图片

课程试看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