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周炎的病理与治疗 | 趾甲专辑

 何东生 2023-04-21 发布于江西

文章来源|「山东足踝」公众号

各位读者,大家好!

近期,我们将制作一期来源于「河南足踝」和「山东足踝」的趾甲专辑,该专辑由郑州市骨科医院的王翔宇教授团队和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的胡勇教授团队,从多年临床诊疗和经验积累出发,针对足趾与趾甲的临床解剖、影像检查等基础知识,临床诊断和治疗、手术治疗中的术式及其组合应用等,以及临床典型病例分别进行分享。

今天,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的胡勇教授团队和大家分享「甲周炎的病理与治疗」。

一、概述

嵌甲是趾甲外缘或内缘或侧角嵌入甲沟皮肤,引起局部疼痛,当甲缘穿破皮肤时细菌侵入可导致甲周炎,有时修剪趾甲不当仅为其中的原因之一。

图片

A paronychia is a nail disease that is an often-tender bacterial or fungal infection of the hand or foot where the nail and skin meet at the side or the base of a finger or toenail. The infection can start suddenly (acute paronychia) or gradually (chronic paronychia). Paronychia is commonly misapplied as a synonym for whitlow or felon.

1

病因病理

嵌甲在不穿鞋的人群中极为罕见,最可能的解释是因为趾甲不受外来的压力。在穿鞋时受到的鞋帮的限制,拇趾被挤向第二趾方向,在趾甲的外侧形成压力,而鞋本身则压迫趾甲的内侧。

这一外在压力将甲皱襞压向不恰当修剪后形成的趾甲锐利缘,造成局部皮肤的破溃,皮肤表面的细菌、真菌进入开放性伤口,尽管伤口小,也会引起感染,形成瓶颈状的、引流不畅的脓肿,引起红肿及压痛。后期肉芽组织增生,形成了嵌甲感染的完整临床表现。增生的肉芽组织缓慢地被上皮覆盖,进一步阻碍了脓肿引流,引起肿胀加剧,这使趾甲更易受到外力的损伤,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图片

2

临床表现

临床上将甲周炎分为三期:

Ⅰ期(炎症期)

表现为甲侧方甲皱襞出现轻度红肿、疼痛。

Ⅱ期(脓肿期)

均由I期发展而来,此时局部红肿、多汗、压痛加剧,两侧甲皱襞肿胀高出甲板侧缘,并且开始有渗液流出。开始时流出液为稀薄、黏稠的血清样分泌物;由于局部皮肤通常情况下即存在大量微生物,感染迅速形成,分泌物随即变为脓性并有臭味。患者此时行走困难,几乎不能穿鞋。

Ⅲ期(肉芽形成期)

肉芽组织覆盖于侧方甲皱襞,妨碍引流物的流出。若患者不能及时治疗,增生的甲上皮将覆盖肉芽边缘,进一步阻塞引流通道,使炎症向深部蔓延扩散。

3

诊断

根据患者趾甲周围红肿、疼痛等症状和体征即可作出诊断。

二、治疗方式

1

非手术治疗

包括穿宽松的鞋子、局部理疗,促进炎症的吸收等。

Ⅰ期(炎症期)

对Ⅰ期患者,可将甲板侧缘自侧方甲皱襞皮肤内部分掀起,用不吸水的棉垫、羊毛或丙烯酸纤维垫塞入甲角处,将趾甲轻轻垫起,一般2~3周即可取得满意疗效。

Ⅱ期(脓肿期)

对Ⅱ期患者,在此阶段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仍有可能治愈。方法是消除对足趾的所有压迫,也包括袜子的压迫。此外,应每天温水泡脚4~5次,每次10~15分钟。

对分泌物作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开始使用广谱抗生素。一旦肿胀减退,压痛也应减轻,即可采用治疗期病变的趾甲远侧角下填塞法进行治疗。如果渗出没有停止,炎症没有显著消退,则不能使用上述方法。

Ⅲ期(肉芽形成期)

Ⅲ期是感染已进入慢性阶段,在几周内无明显症状,后反复出现急性发作,此期以手术治疗为益。

2

手术治疗

Winograd手术

即甲周炎根治术。甲板及甲根生发层部分切除术。侧甲皱与甲板之间不缝合,近侧甲皱切口可以缝合;术后抬高患肢48小时,一周内避免穿鞋,以后穿宽松的鞋子。

图片

甲皱及甲板、甲根生发层部分切除

为楔形切除甲板、甲床、甲皱及相应的甲根生发层,消除所有的病变区域,同时保留正常的趾甲和软组织。关键是彻底切除生发基质。伤口不缝合,加压包扎,四天后开始换药。

图片

甲皱切除术

包括两种。甲皱襞切除术。Bartlett手术,间断缝合切口,向侧方牵拉甲皱,使其与甲缘分离。

图片
图片

趾端Syme截趾术

预防

嵌甲是甲周炎的常见原因,故要穿合适的鞋子,不要使之过紧,以防发生嵌甲症。

图片

此外,应正确修剪趾甲,以防修甲不当损伤甲缘而引发甲周炎。正确的修剪方法是将甲板的远侧边缘剪成直角,以确保趾甲呈方形,两角突出于甲皱襞的远端。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