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一个人逛一座城| 寻觅鲁迅在上海九年多的足迹|上海|茅盾|郁达夫|鲁迅|鲁迅故居

 风云际会2009 2023-04-22 发布于上海

鲁迅1927年9月到上海,1936年10月在上海去世,在上海生活了9年多。这是鲁迅一生中文学创作最辉煌的时期,出版了别具特色的小说《故事新编》。此外,鲁迅在上海生活期间还创办众多杂志,创作多部杂文集并进行大量翻译工作。鲁迅的思想与作品作为文化财富广为人知,他在上海生活留下的痕迹依然清晰。

鲁迅长眠于此

在上海,说起虹口公园,人们就会想到鲁迅。原来,在上海四川北路底和山阴路、东江湾路一带,是鲁迅先生居住和生活过的地方,虹口公园内因有鲁迅墓和鲁迅纪念馆而改名“鲁迅公园”。

鲁迅公园是免费的,环境非常干净和漂亮。一入南门,就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雕像和他的那首著名的《自由与爱情》——“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再往里走是世界文豪雕像广场,广场的一侧就是鲁迅纪念馆。

上海鲁迅纪念馆是新中国第一个人物性纪念馆和第一个名人纪念馆。纪念馆陈列着很多鲁迅的手稿、文献照片和遗物等。特别是鲁迅的石膏遗容,那是鲁迅逝世的当天,由鲁迅的好友从鲁迅遗容上直接翻制的。鲁迅墓则在公园的西北角,墓周围种着高大的松柏和广玉兰等,其中有两棵桧柏是鲁迅妻子许广平和儿子周海婴亲手种植的。墓对面有一块长方形的大草坪,草坪上立有鲁迅先生坐像,庄严肃穆。

鲁迅在沪居所

1927年9月,鲁迅从广州抵沪。在上海,他一共住过三个地方:先是位于东横浜路的景云里,后来住到位于北四川路(今四川北路)的拉摩斯公寓,最后迁入施高塔路(今山阴路)的大陆新村,直到他1936年10月去世。在景云里,鲁迅曾经和茅盾住在同一条弄堂,茅盾从日本返沪后曾专程拜访鲁迅。

1930年5月12日,鲁迅一家搬到了拉摩斯公寓。拉摩斯公寓位于现在的四川北路2079—2099号,因为是英国人拉摩斯投资建造而取名拉摩斯公寓,现在这栋公寓叫北川公寓。拉摩斯公寓建于1920年。钢混结构四层(现五层),装饰艺术派风格,二至四层均挑出阳台,花式铸铁栏杆,下饰一对小牛腿,古朴秀气。公寓室内楼梯栏杆螺旋式,转角立柱雕刻精致。鲁迅迁入新居后,拉摩斯公寓就留下了中国近现代史上重要人物的历史足迹,柔石、冯雪峰、郁达夫、史沫特莱和内山完造是拉摩斯公寓鲁迅家的常客。值得一提的是,瞿秋白曾在拉摩斯公寓两次避难。

1933年4月,鲁迅迁居大陆新村9号,今虹口区山阴路132弄9号。直到1936年10月19日凌晨,鲁迅在这里与世长辞。这栋红砖红瓦的三层建筑如今成了鲁迅故居。鲁迅故居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馆名由周恩来题写。鲁迅故居是大陆新村132弄的最后第二幢,占地78平方米,建筑面积222.72平方米。鲁迅逝世后,许广平搬出,故居主人几经变化。1950年1月恢复对外开放。 (新民晚报记者 沈琦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