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山景行——这四本书里的王羲之与兰亭序(上)

 虚室生白夜 2023-04-22 发布于浙江

临摹一家一书,同时了解一些相关知识——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己亥年临摹的第一家为王羲之,第一本字帖为『兰亭序』,因为他和它,第一次从浙江网络图书馆借书,一共借了四本,约莫一个月可以还书。关于『王羲之和兰亭序』,这四本书让他和它更加高大和神秘,又仿佛看的清楚了一些。

『千古书圣王羲之』

这本书的封面颇有『普及读物』风格,内容却为我这个小白所喜。『书法其实是有灵魂的。她隐身在每一幅佳作的笔意之中,借由每一位书家传承。一个被后世誉为『书圣』的人,与其说是他自身努力的结果,毋宁说是历史的选择。于千万人中择其一,唯有历史可以做到。』

王羲之的书法成就之一,完善了楷书。在王羲之的楷书之前,隶书是书法字体的主流,钟繇使楷书形成一定的章法,有了初步定型,完善楷书的则是王羲之,唐代李嗣真『书后品』曰『可谓书之圣也』。其代表作主要有『乐yue毅论』『黄庭经』『孝女曹娥碑』『东方朔画赞』。『乐毅论』以宋拓清仪阁本为杰作。另外值得一说的是,『孝女曹娥碑』和『东方朔画赞』保留有钟繇楷书意趣,难追『乐   黄』。

草书的产生最早不是艺术上的开拓,而是为了实用方便,但早期的草书,章法上不够成熟,流传也颇受限制,彼时的草书又称『章草』。

王羲之书法艺术成就之二,独创性地将『章草』变为『今草』,确定了草书的形式法则和内质神韵。萧衍赞王羲之草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李嗣真曰『可谓草之圣也。』其代表作有『十七帖』『初月帖』『快雪时晴帖』『姨母帖』『奉橘帖』『丧乱  二谢  得示帖』等,它们各具特色,展示着王羲之草书法艺术的多角度与多层面。

而最能代表王羲之书法艺术成就的是他的行书。在前人的基础上,王羲之把萌芽阶段的行书推进到了一个成熟的高度。张怀瓘guan『书断』曰『右军开凿通津,神模天巧,故能增损古法,裁成今体。进退宪章,耀文含质,退方履度,功必中庸,英气绝伦,妙节孤峙。』最具盛名的就是『兰亭序』了,其次唐怀仁『集王书圣教序』。

『兰亭集序』(即兰亭序),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行书第一』。它的完美与高度至今无人可以企及。而我在学习之前并没有感受到这些,甚至看不出有什么精彩,28行,324个字,每个字体似乎都是夸张的,变形的,东倒西歪的。然而,开始仔细揣摩和临摹之后,它的精彩绝伦,妙无可言让我越看越爱,越写越爱,仿佛它是一剂迷药,让我有迷幻之感。

王羲之的书法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书苑,其中其七世孙智永为第一个关键点;而唐代颜书是二王书风演进的第二个关键点;五代十国时期,杨凝式成为第三个关键点,黄庭坚诗曰『世人竞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栏。』;宋代米芾当之无愧是第四个关键点,其笔法可以和王羲之相提并论;元代,赵孟頫楷书直师二王,行书则深得王书『圣教序』笔意,草书有王『十七帖』风采,成为第五个关键点,但赵氏使魏晋书风变为俗套化,程式化的创作,实为一大不足;清代王铎的创作不再局限于米芾或者二王的信函手札一类,变为高堂大轴的巨幅,因而,王铎可视为第六个关键点。

明末清初的傅山,他的学书经历很有启发性:刚开始临习『二王』书帖,效果并不理想——『无所不临,而一无近似者』。后临『鲁公家庙』,略得其支离;又临『争坐』,颇欲似之;进而临『兰亭』,『虽不得其神情,渐欲知此技之大概也。』学习需要反哺,也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王羲之的书法,可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学习,进而形成各书家自己的风格——『择长而学之,所短而改之,在临池之士玄鉴之精尔。』

王羲之和『兰亭序』的书法地位从宋齐时代即被尊崇。然而,清乾隆时期,赵魏,阮元(就是西湖孤山有宅邸的那位),赵之谦,李文田等或对『兰亭序』提出怀疑,或否认唐太宗所得『兰亭序』为王羲之真迹。自此后,关于『兰亭序』真伪的争论,民国时代亦有,而1965年的『兰亭真伪』大辩论更是受到国家最高领导人关注。

『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泽东语)。这样的争论不仅没有减损『兰亭序』的光芒,反而让『兰亭序』凭添更多魅力,让它在书法领域永为世人瞩目。

然而,这本书中有一处我所看到的明显错误,在一帧落款『一九三四』的草书作品图片下方赫然曰『王羲之书法』(应为毛泽东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