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0幅古代名画的小故事(七)采薇竟然有这样的版本

 虚室生白夜 2023-04-22 发布于浙江

在《诗经》里,“采薇”是这样的: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所以,“采薇”应该是满怀柔情的,忧伤的。可是到了商朝末年的伯夷、叔齐,“采薇”变了格调。这个格调被宋代画家李唐惟妙惟肖地表达出来,《采薇图》自带古代悲壮,向我们展开。这是幅淡设色绢本绘画,27.2*90.5厘米,横卷,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描绘叔齐和伯夷在首阳山挖食野菜的故事。

登彼西山兮,菜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适安归矣。于嗟徂(cu)兮,命之衰矣——这是采薇歌,来自伯夷和叔齐。

伯夷和叔齐因为都不愿意继承王位,先后离家出走并投奔了姬昌,姬昌死后,周武王姬发想兴兵讨伐商纣王,伯夷和叔齐两兄弟认为还是臣子的姬发不该兴兵犯上,劝阻姬发,但是没有效果。

伯夷和叔齐离开姬发,隐居在首阳山,并且拒绝吃西周土地里长出来的农作物,挖野菜充饥,最后两人饿死在山里(不吃农作物不会被饿死吧——小编如是想)

在李唐的画里,伯夷和叔齐位于中心位置,所有景物都围绕二人布置,最右边是半截苍劲有力而又苍老的松树干,松枝在画面顶部向左延伸,下面的伯夷席地而坐,他向画面左边微侧,眼神看向左下方的弟弟叔齐,叔齐也是席地而坐,看向哥哥,神情和面容都表现出:他正在向哥哥诉说着什么。在二人之间,放着一个不太显眼的篮子和镢头。

画面左边,一棵枫树伸向画外,树下是一条溪流。

坚硬的石体,劲力的线条……这些都是李唐擅长的。尤为难得的是李唐将人物刻画的形象具体,入木三分。

清代张庚在『浦山画论』里说『二子席地对坐相话言,其殷殷凄凄之状,若有声出绢素』

徐悲鸿则说『至人物神情之华贵、高妙,是与米兰藏达芬奇之耶稣,与门兴藏丢勒之使徒同为绘画史上的极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