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东坡:此心安处是吾乡

 虚室生白夜 2023-04-22 发布于浙江

2023年的第一篇文字聊聊苏轼吧,一是因为最近读的文字里有关于他写书法的趣事;二是因为苏东坡是至今无人可比的乐天派;三是因为他太可爱了。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这是苏轼写的,但据手边资料可知,『此心安处是吾乡』句是词中女主人公所言,这一句也是苏轼一生最真切的写照了。

苏轼在人生舞台上第一次亮相就引起轰动。公元1057年,20岁的苏轼参加科考,他在诗卷里引用了一个『皋陶曰  杀之三,尧曰 宥之三』的典故,编排评定官梅尧臣不知出自何处,事后问苏轼,他却回答『想当然耳』

这也许仅是他年轻气盛的壮举之一。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苏轼的标新立异,探索创新并没有减少,甚至还给后人留下宝贵财富。比如生活日常,他在杭州首制的东坡肉 ,在惠州制作的东坡帽 ,在黄州做蜜酒,在定州作松醪,在惠州试作桂酒……

至于苏轼用朱砂画竹与烧烟制墨的故事,更是文化史上的经典,流传至今,也必将流传下去。

苏轼热爱书法,也勤于书写,每每看到备好的纸墨,他是一定要写字的。但是他并不喜欢被人『求字』有一次宴会,同席的人想得到苏轼的字,黄庭坚说:你只需备好纸墨,放在苏轼能看到的地方,他自会写的。听了黄庭坚的话,那人备好纸墨果然如愿。

苏轼好像做什么事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比如“握毛笔”的姿势,自古至今的书法家里,只有他在1000年前就用握钢笔的姿势书写,还写出了宋代“尚意”的领军人。

“苏东坡过的快乐,无所畏惧,像一阵清风度过了一生”——这是林语堂先生的评价,但显然不准确,面对政治的惊涛骇浪,苏轼怎么可能都是“泰然处之”?

其实,苏轼也是幸运的,每有危难,总是皇后们庇护与他,甚至人生最后一次工作调动,也是宋神宗的皇后代摄政事才有的结局。

所以,人生哪有那么多好运?必是紧要关头贵人相助的缘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