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原精舍诗编年笺注稿》1655

 毕天增 2023-04-22 发布于黑龙江

1655-1

顾端文公闱卷遗迹

前明纵奄竖,毒祸踰汉季1。改圮天维倾,苟延复何冀2。泾阳挺厄运,阐道殉夙志3。学说衍孟轲,小心独树义4。流风荡烈焰,歼党加以罪5。国亡才不亡,重赖扶气类6。遗卷想生平,悠悠千圣寄7。今存人道谁,但解仇制艺8

【笺注】

陈三立此诗为题顾端文公的科举考卷。顾端文公,即顾宪成,字叔时,号泾阳,江苏无锡人。明东林党领袖。万历八年(1580)进士,官至吏部文选司郎中。后触怒明神宗被罢官回乡。顾宪成回到家乡以后,同弟弟顾允成倡议维修东林书院,发起东林大会,逐渐聚合成一个政治集团“东林党”。天启初年,明熹宗赠顾宪成太常卿。后来东林党争爆发,被魏忠贤阉党削去封号。崇祯初年,顾宪成获得平反,赠吏部右侍郎,谥号端文。著作有《小心斋札记》、《泾皋藏稿》、《顾端文遗书》等。

此诗高度评价了顾宪成的学说主张以及由此形成的一代风气,并指出取消科举制度不能否定一切八股文章。

1)“前明”二句:前明时代放纵宦官,毒害祸乱超过了东汉末年。

奄竖”,宦官的鄙称。《新唐书·韩全义传》:“时军无帅统,惟以奄竖监之,遂败于小溵。”

汉季”,东汉末年。东汉末年,任用宦官,尤以汉灵帝任用“十常侍”为甚。

2)“政圮”二句:为政根基的国家纲纪崩塌,苟延残喘又能有什么希望?

政圮”,为政根基崩塌。元张养《长安孝子贾海诗浩》:“粤从王政圮,风靡俗亦漓。”

天维”,国家的纲纪。《晋书·束晰传》:“振天维以赞百务,熙帝载而鼓皇风。”

首四句,指斥前明阉党祸国。

3)“泾阳”二句:厄运中泾阳先生挺身而出,阐述孔孟之道,献身于平素的志向。

泾阳”,指顾宪成,号泾阳。

阐道”,阐述孔孟之道。唐李适之《送贺秘监归会稽诗》:“圣代全高尚,玄风阐道微。”

夙志”,平素的志愿。《南史·陈纪上·武帝》:“永言夙志,能无惭德。”

4)“学说”二句:延续孟子的学说,独自在小心二字上建立义理。

学说”句,顾宪成反对王阳明的“无善无恶是性之体”,延续孟子的“性善论”,力主道德修养,提倡“躬行”、“重修”,“立志”做圣贤。

小心”句,顾宪成著有《小心斋札记》,为研学笔札,主性善说。认为“语本体,只是性善二字;语功夫。只是小心二字”。

从第五句“泾阳挺厄运”到第八句“小心独树义”,赞扬顾宪成挺身而出,阐扬孔孟立身道德,为之殉身。

5)“流风”二句:风气流传,激荡起炽热的火焰,东林党人被歼灭,加上了罪名。

流风”,前代流传下来的风气。多指好的风气。《孟子·公孙丑上》:“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

歼党”句,东林人士讽议朝政、评论官吏,万历三十九年(1611)顾宪成遭到当朝者诬告。之后明末党争直至明亡。

6)“国亡”二句:国家灭亡,人才不会灭亡,再要以赖他支撑意气相投的人。

气类”,意气相投者。语本《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则各从其类也。”

从第九句“流风荡烈焰”到第十二句“重赖扶气类”,评价顾宪成的所为形成一代风气,国亡而不息。

7)“遗卷”二句:遗传下的试卷,想见他平生的气概,寄托着悠悠千载圣贤的思想。

遗卷”,遗传的试卷。此指顾宪成“闱卷”。

千圣”,千载前的圣人。宋黄庭坚《休堂颂》:“向上一路,千圣眨眼。”

8)“今存”二句:保存至今,谁还说起它?只知道仇视科举文字!

制艺”,八股文。清黄宗羲《万祖绳七十寿序》:“从钱忠介学制艺,称为高第弟子。”

尾四句,写及顾宪成的试卷体现了千圣的学说,并认为不应完全否定八股文章的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