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顶山别名“鹰城”由来!您还知道多少?来看......

 新用户27889083 2023-04-22 发布于河南


  据史书记载,应国是西周时分封在中原地区的一个小诸侯国,所以应国早在商王朝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古本《竹书纪年》曰:'盘庚七年,应侯来朝。'由此可知,当时应国的君主是被称为'应侯'的。西周初年,原来被分封在黄河以北的一些姬姓诸侯受命南下封于淮河、汉水流域,古应国子民也是在这个时候迁到了今天的平顶山一带,其地域包括鲁山、宝丰、叶县、襄城南部和郏县东南部。当时武王之子应叔被封为应侯,国名仍为应国。应侯在西周时期地位显赫,早期为'监国'。但是,应国具体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退出历史舞台的,因无文献记载,已无法考证。据相关学者推测,应国是在东周时期为郑国所灭,后被楚国兼并,应国前后存在了有300多年。应国故城的位置在《水经注·滍水》中有记载,就在今平顶山市新华区滍阳镇的辖区内。这里南濒滍水,西南近澎水,西北临应水,三条河流至今犹存。滍阳老镇就在如今白龟山水库西北部的淹没区。

图片

  由于历史文献对应国的记载很少。于是,考古发现便成了研究古应国历史的唯一资料来源。20世纪初,就在古应城西北侧,也就是滍阳老镇的北滍村西的滍阳岭上,经常有村民在雨后的土崖断壁上捡到一些青铜器和玉器。滍阳岭南北有2500多米长,东西100多米宽,高出地面约十几米。到了50年代,由于兴修水利,在滍阳岭上建起了一座提灌站,并沿岭的中部向北修了一条水渠,因为施工,这一带挖出过不少古物。只是那个时候,滍阳岭下的古墓葬群还未被发现。

图片

  1979年12月,出土于平顶山市新城区西部滍阳岭上“应国墓地”的邓公簋上,铭刻着12字铭文。邓公作应嫚毗媵簋,其永宝用。铭文的意思是说:邓国国君为他的女儿嫚毗出嫁至应国而制作的一件铜簋,希望她能够永远珍爱地使用。通过邓公簋的出土,也就证明了古应国就在平顶山。

图片

图片

图片

  之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平顶山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在滍阳岭上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考古发掘,共找到古墓葬300余座,出土文物万余件。有关应国都城在滍阳镇一带的历史记载随着应国古墓群的发现而得以证实。1996年,国家文物局从全国500多项考古发掘项目中评选出了'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而应国墓地就是其中之一。

图片

  在应国古墓群的一座春秋早期的墓中,一套完整的五鼎六簋和十七件大型青铜礼器,以及成组的玉佩、诸多的兵器等千余件随葬品被发掘出来,而其中的一件鹰形玉佩更被看做是应国古墓群中的重要发现之一。墓主人的级别至少是大夫一级的,也可能是应国某一代的国君。温润光洁的玉鹰应该是应国贵族一种重要身份的标志。古时'应'、'鹰'通假,这件玉鹰应该具有族徽的意义。

图片

图片
  1987年,时值平顶山市建市30周年,有古文字专家、文物考古专家向市委、市政府建议将'鹰城'作为平顶山市的别名,纪念这里曾出现过的古应国文明。平顶山市委、市政府采纳了这个建议,并把应国墓地一号墓出土的玉鹰的形象作为平顶山的市徽镶嵌在城市雕塑里。自此,平顶山就有了这个底蕴深厚的别名——鹰城,寓意着平顶山像展翅翱翔的雄鹰一样,发展态势锐不可当。如今,“鹰城”这个名字早已深入人心,鹰之精神也成为平顶山的城市精神。

图片


图片

END



来源|平顶山广播电视台

主办|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