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2018—20

 初丹德月 2023-04-22 发布于四川

读书笔记—2018—20

谈美

最近读的书是朱光潜先生的《谈美》,同样把书中我觉得有意思的内容和观点分享给大家(以下文中划线句子为书中原文)。

“所谓直觉,就是感官接触某种人或物时心里明了他的意义。明了他的意义起初都只是明了他的实用。明了实用之后,才可以对他起反应动作,或是爱他,或是求他,或是拒他。”

“这种脱净了意志和抽象思考的心理活动叫做直觉,直觉所见到的孤立绝缘的意象叫做形象。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

“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真善美都是人所定的价值,不是事物所本有的特质。离开人的观点而言,事物都混然无别,善恶、真伪、美丑就漫无意义。”

“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总而言之,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艺术和宗教都是把宇宙加以生气化和人情化,把人和物的距离以及人和神的距离都缩小。它们都带有若干神秘主义的色彩。所谓神秘主义其实并没有什么神秘,不过是在寻常事物之中见出不寻常的意义。”

“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物的意蕴深浅和人的性分密切相关。深人所见于物者亦深, 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浅。”

“美的欣赏也是如此,也是把自然加以艺术化。所谓艺术化,就是人情化和理想化。不过美的欣赏和寻常恋爱有一个重要的异点。寻常恋爱都带有很强烈的占有欲,你既恋爱一个女子,就有意无意地存有欲得之而甘心的态度。美感的态度则丝毫不带占有欲。”

“自然本来混整无别,许多分别都是从人的观点看出来的、离开人的观点而言,自然本无所谓真伪,真伪是科学家所分别出来以便利思想的;自然本无所谓善恶,善恶是伦理学家所分别出来以规范人类活动的。同理,离开人的观点而言,自然也无所谓美丑,美丑是观赏者凭自己的性分和情趣见出来的。自然界唯一无二的固有的分别,只是常态与变态的分别。通常所谓自然美就是指事物的常态,所谓自然丑就是指事物的变态。”

“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说得好: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本书。人人尽管都有一部字典在手边,可是用这部字典中的字来做出诗文,则全凭个人的情趣和才学。做得好诗文的人都不能说是模仿字典。说自然本来就美者也犹如说字典中原来就有《陶渊明集》和《红楼梦》一类作品在内。这显然是很荒谬的。”

“艺术虽伏根于游戏本能,但是因为同时带有社会性,须留有作品传达情思于观者,不能不顾到媒介的选择和技巧的锻炼。它逐渐发达到现在,已经在游戏前面走得很远,令游戏望尘莫及了。”

“想象有再现的,有创造的。一般的想象大半是再现的。原来从直觉得来的意象如此,回想起来的意象仍然是如此,比如我昨天看见一只鸦,今天回想它的形状,丝毫不用自己的意思去改变它,就是只用再现的想象。艺术作品不能不用再现的想象。”

“诗有内外意,内意欲尽其理,外意欲尽其象。内外意含蓄,方入诗格。”

“情感是生生不息的,意象也是生生不息的。换一种情感就是换一种意象,换一种意象就是换一种境界。即景可以生情,因情也可以生景。所以诗是作不尽的。有人说,风花雪月等等都已经被前人说滥了,所有的诗都被前人做尽了,诗是没有未来的。这般人不但不知诗为何物,也不知生命为何物。诗是生命的表现。生命像伯格森所说的,时时在变化中即时时在创造中。说诗已经做穷了,就不膏说生命已到末日了。”

“艺术的任务是在创造意象,但是这种意象必定是受情感饱和的。情感或出于己,或出于人,诗人对于出于己者须跳出来视察,对于出于人者须钻进去体验。情感最易感通,所以诗可以群。”

“从历史看,艺术的前规大半是先由自然律变而为规范律,再由规范律变而为死板的形式。一种作风在初盛时,自身大半都有不可磨灭的优点。后来闻风响应者得其形似而失其精神,有如东施学西施捧心,在彼为美者在此反适其丑。”

“诗和其他艺术都是情感的流露。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要素。人在理智未发达之前先已有情感;在理智既发达之后,情感仍然是理智的驱遣者。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动,其中有许多人所共同的成分,也有某个人所特有的成分。这就是说,情感一方面有群性,一方面有个性,群性是得诸遗传的,是永恒的,不易变化的;个性是成于环境的,是随环境而变化的。”

“孔夫子自道修养经验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规。这是道德家的极境,也是艺术家的极境。从心所欲,不逾规,艺术的创造活动尽于这七个字了。从心所欲者往往逾规,不逾规者又往往不能从心所欲。凡是艺术家都要能打破这个矛盾。孔夫子到快要死的时候才做到这种总境界,可见循格律而能脱化格律,太非易事了。”

“穷究到底,艺术的创造不过是手能从心,不过是能任所欣赏的意象支配筋肉的活动,使筋肉所变的动作恰能把意象画在纸上或是刻在石上。”

“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语,要有匠人的手腕,只有匠人的手腕儿没有诗人的妙语,固不能有创作;只有诗人的妙语而没有匠人的手腕,即创作亦难尽善尽美。妙语来自性灵,手腕则可得于模仿。匠人随比诗人身份低,但亦绝不可少。青年作家往往忽略这一点。”

“艺术家往往在他的艺术范围之外下功夫,在别种艺术之中玩索得一种意象,让它沉在潜意识里去酝酿一番,然后再用他的本行艺术的媒介把它翻译出来。”

“严格来说,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的活动,无创造、无欣赏的人生是一个自相矛盾的名词。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艺术的,正犹如同是一种顽石,这个人能把它雕成一座伟大的雕像,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成器,分别全在性别与修养。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

“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俗滥就是自己没有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旧矩。西施患心病,常捧心颦眉,这是自然的流露,所以愈增其美。东施没有心病,强学捧心颦眉的姿态,只能引人嫌恶。在西施是创作,在东施便是滥调。滥调起于生命的干枯,也就是虚伪的表现。虚伪的表现就是丑,克罗齐已经说过。风行水上,自然成纹,文章的妙处如此,生活的妙处也是如此。在什么地位,是怎样的人,感到怎样情趣,变现出怎样言行风采,叫人一见就觉其谐和完整,这才是艺术的生活。”

“俗话说得好:惟大英雄能本色,所谓艺术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世间有两种人的生活最不艺术,一种是俗人,一种是伪君子。俗人根本就缺乏本色,伪君子则竭力遮盖本色。”

“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丰富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有趣味,而且到处寻求享受这种趣味。一种是情趣干枯的,只终日拼命和蝇蛆在一块争温饱。后者是俗人,前者就是艺术家。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觉得有趣味就是欣赏。你是否知道生活,就看你对于许多事物能否欣赏。欣赏也就是无所为而为的玩索。在欣赏时人和神仙一样自由,一样有福。”

做真实的自己,遵循自己的意志,同时努力发现自身之外的真善美,这就是我所认为的艺术与人生。人生就是艺术,人生的载体除了时间和人体本身,还有艺术,艺术把这碎片化的人生放大、升华,最后变成了千古流传的艺术作品。艺术是什么跟佛是什么同一个道理,很多人把艺术品或佛像供奉在高堂上,觉得自己就是艺术家或修行者了,这跟你拿只笔在自己额头上点个痣说自己是印度人一样,艺术就是你自己的人生啊,朋友!佛就是你自己啊,朋友!搞艺术不是搞几件艺术品在家放着就行,学佛修行就是修炼自己的内心啊。所有的人类活动,除了本能的繁衍生息以外,都是由个人意志所决定的,这世界没有神、没有天生的艺术家,佛也好,艺术家也好,起初都是跟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后来,他们在自己的人生中通过自己的意志磨炼,慢慢变成了人们口中的神和艺术家。如果说这世界有什么可以称之为神的,我觉得,只有人。

保持一颗赤字之心,热爱自己,热爱生活,热爱这世界,活出自己的样子,就是最美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