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2019—34

 初丹德月 2023-04-22 发布于四川

《曾国藩全集—第二卷》

最近看的是《曾国藩全集》四卷中的第二卷,这一卷里曾国藩已经出门带兵了,大部分信件都是跟他几个弟弟讨论用兵方法,前线打仗情况等,就不摘抄书中原文了。
这一卷里,曾国藩年龄在40+左右,远离了第一卷里京城当官的生活,开始随着军队,在湖南,江西等地带兵攻打太平军,中途回家待了几年,之后又回到了军营。这段时间,他的祖父母,父亲,叔父,温弟都相继去世了,儿子纪泽成婚,一直以来就有的癣病时好时坏,眼睛也越来越花了。不管是精神上,还是肉体上,这一卷里的曾国藩经历了很多磨难。
或许是因为家中老大的原因,看曾国藩的信件,你会觉得他太过于“婆婆妈妈”了,家中大事小事都要嘱咐,哪怕身在军营,每天要跟敌人作战,哪怕身体不舒服,但对家中大大小小的事永远放不下。给哪个亲戚送多少银两,安排谁当轿夫,把竹子种在哪里,家中小孩看什么书等等,很多细枝末节的事他都要操心,挂念。从这些信息你能看出来,他是一个很负责任的人,但同时,他这种什么都放不下的性格,也导致了他经常焦虑,失眠,体弱多病,不知是真还是假,从网络上了解到,曾国藩最后死于抑郁症,我觉得这其实很有可能,至少在这一卷里,40多岁的曾国藩已经开始经常失眠了。
比如在一封寄给澄侯,沅甫两个弟弟的信中,他不仅规劝两个弟弟要早起,还要坚持洗脚,督促他们早起我能理解,但连洗脚这件事都要操心的哥哥,我还是第一次遇见。
曾国藩如果活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应该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自媒体从业者(IP),当时他每天在进行高强度的工作同时,还不忘写日记和信,自省其身,据说每年写作60多万字。梁启超,毛泽东,蒋介石等近代许多名人都非常仰慕曾国藩,佩服他的恒心,一件事情,做一天不难,做三年五年也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
最近几年“长期主义”这个词出现的次数很多,罗振宇在2019年的跨年演讲中说“只有长期主义者,才能成为时间的朋友”,陈春花在企业家会议上说“越是变化,越需要长期主义 ” ,还有很多诸如此类的新闻报道和观点分享。恒心,其实就是长期主义,只是近几年把我们以前说的坚持,恒心这些词汇换成了一种更新潮,更适合互联网传播的“长期主义”而已,论长期主义,曾国藩应该是近代代表人之一了。
不管你掌握了多少学习方法,看到了多少生活方式,都是浮于表面的,对你自己的人生来说,只有沉下心坚持去做,才会产生对你的人生有意义的变化,恒心是你真正达到一个目标的唯一之选,没有其他捷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