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心理学视角分析儿童绘画的心理特征,探索现代儿童美术教育路径

 llljjgg 2023-04-22 发布于北京

几乎所有的孩子天生都会对绘画产生兴趣,因为绘画对于儿童来说,具有与语言相似的功能,它是儿童认识世界并与之进行交流的重要手段。

文章图片1

当前幼儿园的教育主要以艺术教育为主,其中美术教育又在艺术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儿童教育找好方向与着力点,是发展当前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重要手段。

目前现代教育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老式的美术教学中,老师画儿童模仿的方式已经不适用了。因为这并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内容。

要改变现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充分了解儿童在生长发育在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以及在绘画中的心理特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掘儿童本身所具有的艺术潜力。

文章图片2

同时,我国对美育的重视程度正在逐年上升,这使得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迅速发展起来。这对于传播专业美术知识,提高儿童美术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而如何从绘画心理方面设置课题,充分发挥儿童的潜力,使其得到最大限度的教育和引导,是当今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因此,本文将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基于绘画心理学的视角,思考现代儿童美术教育问题的解决,探索解决现代儿童美术教育问题的有效路径。

文章图片3

儿童绘画心理

幼儿时期是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通常几个月的差异,儿童的智力就大不相同。父母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自己的孩子似乎一天一个样。这在幼儿园里就有了明显区别,比如大班和小班的孩子智力就相差很大。

所以儿童能够快速掌握绘画知识和技能。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儿童相比成年人,缺乏生活经验,但他们往往会展示出比成年人更聪明的一面。

他们求知欲非常强烈,富有创造力,对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如果在儿童教育中忽视这一点,这对他们将是很大的损失。

文章图片4

而在儿童画中,他们有一种独特的能力,认为自己的创作是独一无二的。这种能力就是先天存在的无意识。

在儿童的眼里,想象力代表着他们的思维能力,他们通常会把幻想和现实结合起来,表现出自己最原始的心理感受,即无意识的快乐。

这种无意识的创作,在儿童涂鸦中得到充分展现。通常儿童初次在纸上或墙上留下痕迹是在1岁半至3岁之间,第一张涂鸦画往往是自发出现的,没有外界的干预。

文章图片5

不过最开始的涂鸦画并不具备任何计划性和象征意义,但这并不影响孩子们为此感到骄傲。同时,据研究显示,几乎所有儿童在收获第一幅涂鸦作品后,就喜欢上了绘画这一活动。

许多研究儿童绘画心理的学者一致认为,儿童的涂鸦通常与动作联系起来。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涂鸦是儿童大脑发育和肌肉运动整合发展的过程。

正是这些涂鸦使儿童看到了平时看不到的动作痕迹,正如美国学者格罗姆所说:

“动作唤起了儿童对其本身的注意,正在进行的活动时间顺序,由于动作所留下的痕迹而被给予了可视的形状。”

文章图片6

儿童涂鸦期的心理特点

大部分成年人都比较轻视儿童这种无图形的涂鸦练习,有的甚至认为孩子的这种乱涂乱画破坏了环境,从而认定孩子性格淘气。显然,儿童的涂鸦绘画在成人眼里是无意义的混乱线条。

但是儿童们却往往沉迷其中,坚持不懈的创作一些大人无法理解的涂鸦。可见,成人与儿童在对待涂鸦的审美心理是不同的。

这表示成年人并没有以儿童的视角去关注儿童的心理,只有站在儿童的角度深入分析孩子在涂鸦时的心理状态,才能发现涂鸦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意义。

文章图片7
  • 涂鸦时儿童的游戏心理

对于孩子们来说,首先,涂鸦是一种游戏。与成年艺术家相比,儿童的涂鸦在最开始并没有任何目的性。每一个孩子都只是把涂鸦当成一种游戏来对待,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快乐。

在对艺术的理解上,德国美术教育家席勒也倡导将艺术视作游戏,他说:

“只有当人是完整意义上的人时,他才游戏;而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是完整的人。”

文章图片8

艺术对于人的意义就在于,它中和了人的感性与理性的分裂,让处于社会自然分工下的人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

但是,对于大多数成年艺术家们来说,用游戏的心态去创作显然不现实。因此,儿童在涂鸦时的那份单纯的快乐没有掺杂任何现实因素,是弥足珍贵的。

  • 涂鸦时儿童的创造

涂鸦从无到有,代表的是一种创造过程。儿童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无意识的对比,不断的开发新的画法。比如刚开始,他们的涂鸦可能是毫无规则的弧线,慢慢地会画出有规则的线段。

文章图片9

随着儿童动手能力的增强,他们会用涂鸦来表现动作,画出各式各样的图形,如横竖线、弧线和曲线等。这些看似胡乱涂抹的涂鸦绘画,代表的是孩子们创造力的提升。

因此,在学龄前这一阶段的儿童,他们的绘画其实是一种创造过程,并不是艺术或情感的表现过程。

正如美国学者鲁道夫·阿恩海姆所说:

“儿童发育初期所涂画出的东西,目的并不是为了表现,而是要做出某种展示。这种展示活动所涉及的,仅仅是一种要把一件过去从未见过的东西展示出来的激动的情感。”

文章图片10
  • 儿童涂鸦中的表征意义

在这些涂鸦期儿童眼中,有些线条具备一定的含义,通常看似随意的涂鸦线条,往往代表着与儿童相关的事物。

这种涂鸦的表征意义在涂鸦后期越来越明显,一些看似混乱的线条很有可能代表着某个事物。

在绘画过程中,父母对其作品的关注,使得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图画也许和某种事物有关,而父母也在无意间给儿童透露出,希望儿童能画出具体事物这一期望。

文章图片11

于是,儿童会逐渐把脑海中丰富的想象与绘画活动联系起来,发展出与无意识相反的有意识绘画活动。

因此,可以说儿童正是在涂鸦过程中,逐渐发展了自我表达的能力,这与语言的早期阶段是相适应的。

儿童的涂鸦期,由行为创作向具备象征意义的图形创作演变,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而作为老师和家长,充分发挥这一时期儿童的创造力,对儿童美术天赋的发掘具有重大意义。

文章图片12

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合理运用儿童心理的几点建议

根据儿童绘画的无意识、游戏心理、创造力和具备表征意义等心理特点,在这里向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提出几点促进儿童绘画心理发展的几点教育建议:

  • 开展多样性艺术活动

心理学研究表明,来自现实并经过自我实践的材料,比间接了解的材料拥有更直观的感受。因此,教师可以多组织开展多样的艺术活动,让儿童亲身体验。

如带着孩子们走近大自然,去影院看电影,去画廊参观等了解不同的艺术风格。

文章图片13
  • 因材施教

根据儿童个体差异进行教育,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绘画和审美环境,可以达到重视儿童个性差异发展的目的。

因此,应该给予儿童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不受束缚,自由自在地表露自己的所思所想。

这可以促进儿童在良好的环境中,自发的展示他们的艺术天赋,表达艺术思维。

  • 关注儿童创作,引导儿童想象力

在儿童的绘画过程中,家长和老师不应该只关注结果,而是要积极的引导儿童体验绘画过程,并通过与儿童交流,掌握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创作意图。

文章图片14

比如,在引导儿童绘画时,可以在适当的时期,带领他们体验不同的感官。

因此,校外儿童美术培训机构要结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发展,贯彻我国所倡导的美育宗旨,做到最大程度的为艺术教育培养人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