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鍼名考之七 鍼 毫

 xyf4345 2023-04-22 发布于浙江
Image
毫 鍼 之 毫

        毫针是九针中的第七针,针以毫名,本是形容其细如毛发,如此般似乎给人有微纤柔弱的感觉,然而仿佛正应了“弱者,道之用也”的思想,当九针形制湮没于历史的风尘中去,却独有毫针一路而来,其势愈劲,成为现今临床用针的风骚独领者!

Image

毫字考析

        毫字为上下结构,上部为高字的省写,下部为毛字。“高”在甲骨文中写作Image,甲骨文的“高”是对多层建筑的描述,该字可以视为由一层房屋 Image 和上部的高层 Image 构成。Image 形表示了典型半穴式房屋的构成样式,此类房屋多见于北方的仰韶文化和半坡文化遗址。房屋在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华夏文明萌芽的时代里,更是形成了诸多与之相关的文字符号。

Image

半坡原始居民房屋复原图(来自网络)

        Image 加上 Image,则说明了早期房屋的多层构建,对照甲骨文的产生年代来看,这些“高层”建筑均是当时的宫殿,从下面的商朝宫殿复原建筑上,能够清楚地反映高字的含义。

Image

商朝宫殿复原建筑(来自网络)

        当高字省略了下面的“口”,Image 就变成了 Image,这个字形在甲骨文中是高大建筑的通用字形,通过强调不同的结构或组合,用以表达多种不同的含义,如 Image(京)表示都会,Image(亭)表示驿亭,Image(享或亨)表示宗庙,Image 或 Image (郭)表示城郭等。在一般意义上 Image 就等同于高,《说文解字》对高字的解释为:“崇也,象臺觀高之形”。从最初的造字本意上来看,这是一个与王族宫殿有关的一个字符。

        毛字的出现在金文里,写作 Image 或 Image,该字由下部的膨大、中间的多叶,以及上部的折回构成,这些组字元素同样可以在金文 Image(本)、Image屮/草)、Image(禾)中看到。因此,从字形的意义来看,金文“毛”表示一种有根,多叶,有穗的草本植物。《春秋左传·昭公七年》曰:“封略之內,何非君土。食土之,誰非君臣”,《康熙字典》释毛引此文,及后曰:“又桑麻五穀之屬皆曰毛”;《周礼·地官司徒》『载师』载:“凡宅不者,有里布”,东汉郑司农注曰:“謂不種桑麻也”;又如《公羊传·宣公十二年》作:“錫之不之地”,注云:“不毛者,磽确不生五穀”,这里原文中的毛,用的就是其古义,从以上的文义能够看出,古文“毛”不仅指草类,而且特指可以食用的谷草。

        在战国时期的著作中,对于“毛”的本义还有所保留,然而同一时期的同一作品,甚至更早的作品中,也已经存在具有毛发之意的“毛”了,如:《诗经》『小雅·小牟』云:“不屬于,不罹于里”,注曰:“毛者,體骨之餘氣末屬也”;以及『大雅·烝民』中的“德輶如”和『大鲁颂·泮水』中的“炰胾羹”。又如:《尔雅》『释虫』云:“蜭,”,『释鸟』曰:“二足而羽謂之禽,四足而謂之獸”,『释兽』曰:“虎竊謂之虦貓”;《周礼·天官》『内饔』载曰:“羊泠毛而毳,羶”,“凡獸入于腊人,皮毛筋角入于玉府”;《周礼·地官司徒》『大司徒』载曰:“以土會之灋辨五地之物生:一曰山林,其動物宜毛物”等,此类篇中的“毛”即指皮毛而言。

        关于毛字的谷草与皮毛的双重含义,其中的联想过度,可以参见晋崔豹作《古今注》曰:“地以名山爲輔,石爲之骨,川爲之脈,草木爲之毛”,这样的表述同样见于《灵枢·邪客》的“地有草蓂,人有毫毛”之文,相关的论述有很多,可以体现出早期华夏文明对于自然事物和生物结构的比类归纳思想。

        从原始组字单元的含义来看,毫这个字与毛发的意义还相去甚远,揣摩其含义与毛发的联系,应该是借由“毛”的字义而衍化产生的。另外,毫字的出现较晚,也比较模糊,金文中已经出现了毫字的形态,作 Image,但是其篆书字体却并不明确。甚至在东汉时期的《说文解字》中亦并未收录此字,而是宋初徐铉在注释 Image(豪)字时,在条目之后提到:“今俗別作毫,非是”。明代字书《正字通》载:“毫、豪雖通,然《山海經》豪豬可借毫,孟子《豪傑》之士,《淮南子》智過百人謂之豪,當用豪,俗溷爲一,非”。从这个角度来看,尽管在古代存在着“毫”“豪”互通混用的现象,但是当时的文字学家还是明确地表示二字的不同含义的。而关于“毫”字的解释,在《大宋重修广韵》、《集韵》、《古今韵会举要》以及《洪武正韵》中皆作:“音豪,長銳毛也”,意思就是长而尖细的毛,这个意思一直沿用至今。

Image

        “毫”的另一个意思,可以视为是一个长度的计量单位,《隋书》『审度』引《孙子算术》曰:“蠶所生吐絲為忽,十忽為秒,十秒為,十為釐,十釐為分”;宋《谢察微·算经》载:“十絲曰毫,十毫曰釐”;明李时珍注陶宏景《别录》云:“蠶初吐絲曰忽,十忽曰絲,十絲曰厘”;及至清代度制用丈、尺、寸,衡制用斤、两、钱,其下均用分、厘、毫、丝、忽、微,均满十进一。这种十进制的计量单位,尤其是毫、厘、分的进位关系,至今仍在我国现代度量中使用。

Image

经文之毫

         “毫”字在《内经》中用作第七针之名——“毫针”——以外,还有两个用法,一个是指纤细的毛发,多作“毫毛”并现,在《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尚有“神在秋毫”的表述;另一个就是指细小的长度或距离,常“毫厘”同用,见于《素问·灵兰秘典论》和《灵枢·逆顺肥瘦》两篇。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有曰:“合抱之木,生於”,这里的“”字可谓更贴近其字本义,在此处用指草木的幼芽。
         《尔雅·释畜》曰:“
宗廟齊”,汉郑玄作《毛诗正义》解释此条曰:“尚純也”,唐孔颖达作《疏》曰:“齊其毫毛,尚純色”。从《尔雅》的表述可知,彼时的“毫”至少可以与宗庙扯上连系,而后世已经将其解作骏马的毛色。

         《孟子·梁惠王上》曰:“明足以察秋之末”;《庄子·知北遊》曰:“秋毫爲小,待之成體”;《汉书·高帝纪第一》载曰:“無所敢取”,文穎注曰:“豪,秋乃成好,舉盛而言也”,颜师古注曰:“豪成之時,端極纖細,適足諭小,非言其盛。“秋毫”一词,无疑指鸟兽之毛,而出现以“豪”代“毫”的现象,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在当时“毫”并未列入正式的字库,因而会存在一个通用“豪”字的时期。至于后世,则会存在通假的用法,这也正是宋明两朝学者在训诂时会特别提到此二字区别的原因。

Image

孙悟空的三根救命毫毛

         《礼记·经解》曰:“差若,繆以千里”,汉郑玄《正义》曰:“豪,户刀反,依字作毫。氂,李其反,徐音来,本又作釐”。看到这里,不得不表示我也糊涂了:是先人缺字,还是后世混淆,直将“豪毛”作“毫厘”,于是想静静了……唐房玄龄等撰《晋书·虞预传》曰:釐之失,差以千里,该文“毫”“豪”同处一文,想必经过隋唐人士的校勘,毫、豪、氂、釐的文义与用字已经有了初步的规范,而“毫厘”的用法也依此固定了下来。

Image

毫之豪亳

        从古代文献到《说文解字注》,到《正字通》,我们可以知道,在文义的表达上,“毫”与“豪”存在着一番纠葛,大致在秦汉年代,这两个字,或者更确切说:“毫”的意思是经由“豪”来表达的。那么豪字又是什么意思呢?
        《山海经·西山经》记载:“竹山有獸,其狀如豚,白毛,大如筓而黑端,名曰”,晋郭璞注曰:“狟豬也。夾髀有麄毫,長數尺,能以脊上麄毫射物,吳越呼爲鸞豬”。

Image

        《说文解字》注释 Image(𩫚) 字曰:“豕鬣如筆管者,出南郡”,并在该字条后提到“ Image 篆文从豕”,这里提到了“豪”这个字,也不是古来有之,而是根据𩫚字简化来的。这个字的原义是指某种象豚豕一样的动物颈上的粗大的鬃毛,《山海经》里名豪彘,郭璞称之为狟豬,也就是我们现在叫的豪猪。那么粗大硬刺的“豪”,又怎么会和纤长细锐的“毫”联系在一起,进而又互相通假了呢?
        毫无疑问的是“豪”“毫”两字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就像“豕”和“毛”的差别一样,这分明就是两个不同的字,而且晚出于篆书时代。更何况“豪”本身还是𩫚字的简化字,用这个字来解释“毫”,则从字形和字义上都是说不通的。于是,我们还得反过头来仔细看看“毫”这个字!
        毫字的用义之早,而出现之晚,似乎是一个矛盾的现象。在现有的汉字中,有一个字,与“毫”只差一笔,非常相象,堪称兄弟,这个字就是“亳”,是不是真的很象啊?
        与“毫”比起来,“亳”这个字,非常容易误认,而且生僻。但是,这个字的的确确地是大有来头。虽然我们可能觉得“亳”很陌生,但是这个字早在甲骨文时期就被我们的祖先创造出来了。下面图是各个时期的亳字:

Image

        可以说,一直追溯到甲骨文字,我们才发现在“亳”字的甲骨文中不仅有 Image(高)和 Image(乇)的单字,亦有类似 Image(毛)的字形。这也就解释了尽管在金文中有  的字形,但是在篆书里面却没有“毫”的存在。原因就是在甲骨文的后续一直到小篆的成形,“毫”和“亳”其实是一个字,或者说这是在同一个概念下所产生出的两个孪生汉字!
        “亳”在古汉语中,就只有一个意思——用于地名,特指商汤时期的大都邑。《尚书·商书·伊训》载:“皇天降災,假手于我有命,造攻自鳴條,朕哉自亳”;《史记·殷本纪》曰:“成湯,自契至湯八遷。湯始居亳,從先王居,作帝誥”,《帝王世纪》曰:“帝喾……年十五而佐顓頊,三十登位,都亳”。尽管现在学术界在“亳都地理位置”的确定上仍存在着争议,但是从历史书籍的记录上来看,“亳”作为商汤都城之名字是无疑的。因此,“亳”出现在甲骨文里,是最自然不过的,该字代表着商朝早期某种高大的建筑。
         甲骨文亳的 Image 字旁里写作 ImageImage,当它们分别演化为“乇”与“毛”,于是就有了“亳”和“毫”这两个字。而这里的 ImageImage,与其说是茅草,倒不若说是房屋内部起支撑作用的柱子,类似这种结构的甲骨文还有 Image(宅),而 Image(手)与 Image(乇)组成的“托”字,就是支撑的意思。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我们把“乇”和“豕”放在 Image(宀)里,就构成了 Image(宅)和 Image(家);而把它们放在 Image(高)里,就构成了“亳”和“豪”。从两字的异同联系,我们可以揣测‍与‍‍的意思关系,进而从文字使用过程的角度去思考‍-‍-‍三字的形成和意义的演化。如此一来,便能更加体会“毫”字的产生,以及含义的更迭,因而,或许能对毫针命名取字的理解,更添加一层深意。 

毫鍼形制

亳 | 商朝都城

七 鍼 毫

毫鍼用治

注:本文中上古文字图片和资料,来自以下网站:

❶ 象形字典网 http://www./

❷ 中国甲骨文字网  http://www./

❸ 康熙字典_在线康熙字典 http://tool./KangXi/

❹ 在线汉语字典 http://xh.5156edu.com/

ImageImageImageImage

文献参考:

❺ 国学宝典网 http://www./

❻ 国学导航网 http://www.guoxue123.com/

❼ 漢川草廬网 http://www.漢川草廬.tw/

ImageImageImage

在此特别鸣谢!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