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河奔流︱读书去

 知易行难nev5ph 2023-04-23 发布于河南

读书去

文︱大河奔流
  

        如果不经提醒,我还真记不起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心想,读书不是一件经常性的事吗?难道就这一天需要读书?这话当然是属于“抬杠”了。联合国设立“世界读书日”的目的,是希望散居在世界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图片

       我们曾经有过无书可读的年代。在那个特殊年代里,几乎所有的书籍都是非法的,一夜之间都从书店里消失了。很多藏书人家被破门搜查,主人历年辛辛苦苦收藏的书籍,就象逃犯一样,被搜出拉走,有的被投入火中成了一缕青烟,有的被浸入池中化为一团纸浆。几乎所有的图书馆都成了书的监狱,能够“开放”的是可数的几本。当时有一份《开放图书目录》,一共刊载文科书目一千多种。就是说,除了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类之外,我国几千年来所积累的书籍,能够蒙受“开放”之恩的,只有一千多种!那时候正是我们这代人的开蒙阶段,却遭遇了精神和物质的双重饥饿。我们千方百计寻找可以阅读的东西,但除了私底下像从事地下工作那样传阅破四旧的“漏网之鱼”,能够光明正大阅读的,都是充斥着阶级斗争理论“最最革命”的读物。有人曾说,在特殊年代度过少年时光和青春岁月的人是喝狼奶长大的。这当然是一种带着激愤的话语。但在那个年代,人们失去阅读自由却是真的,就如前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所说的,“端给你的是啤酒,你就不要在杯子里找咖啡”。

       我们也曾有过激情澎湃的全民阅读年代。在对人和书实行“全面专政”的日子过去之后,尘封的书籍重新见到阳光。门庭冷落的书店,成了最繁荣的市场,在熹微的晨光中,买书的队伍从店内排到店外,甚至蜿蜒到街上。久无人迹的图书馆、阅览室座无虚席,在明亮的灯光下,从文化沙漠中走出的人们,就像极度干渴需要泉水那样,吮吸着精神的营养。封堵在国门之外的世界文学名著和学术名著,一批批得以引进或重印,被禁锢的头脑经受着八面来风。买书、读书,成了一种时代风尚。

图片

       而现在,我们似乎正面临一个阅读疲软的年代。一方面,图书出版数目年年攀升,2021年我国图书总印数为110亿册,比2020年增长了6.27亿册;另一方面,书籍的阅读量却不尽如人意, 2021年中国成年国民的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76本,远远少于法国的人均11本。实体书店举步维艰,不少书店为了吸引读者,不仅将店堂装修得美轮美奂,还引入“美学生活馆”概念,咖啡、蛋糕、冰淇淋,手账、瓷器、八音盒,应有尽有,情调满满,但一家又一家“最美书店”还是不断从大众的视野中消失。越来越多的人放下纸质书籍而迷恋上手机阅读,在享受快捷方便的同时,也失去了细细阅读、慢慢品味的耐心与乐趣。“快阅读”“轻阅读”“浅阅读”“碎片化阅读”“读图”……人们试图用一个个眼花缭乱的词语来描述当今社会的阅读状况,但又显得词不达意。近年兴起的所谓“短视频”,更是以感官刺激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很大程度上也在与书籍争夺时间与读者。但不少短视频的内容连完整表达都难以做到,有的更是胡编乱造。长此以往,恐怕会逐渐消解人们理性判断和理性思考的能力。

       好在无论什么时候,总是不乏热爱阅读的人,“读书种子”也总会薪火相传。今天,在我生活的城市,就活跃着不少读书组织,他们定期或不定期举行读书活动,用多种形式交流心得,开展研讨。我就曾经参加过一次名为“书香慧”的读书活动。这个读书组织的成员都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女性,她们有时指定书目共读一本书,更多的是自行选择书籍,平时各自阅读,集中时畅谈体会。看着她们读书研讨的情景,不禁想起张也唱的一首歌:天上的彩虹地上的水,读书的女人最美,在知识海洋里畅游,在髙尚情趣里陶醉,在曲折故事里迷恋,在深邃哲思里升飞……我相信这样的读书组织会越来越多,也期冀这些读书活动能够越办越好,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同时,能够取得更好的实际效果。

图片

       但说到底,读书更多的是一种个体行为,读什么、怎么读,取决于个人的需要与偏好。四十多年前,李洪林先生针对时弊,写过一篇《读书无禁区》,为打破思想禁区和阅读禁区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作为这篇文章的主旨,“把读书的自由交给人民”,在今天仍然发人深省。现在我们读书,可以是为了职业生计的需要,也可以纯粹是因为爱好而去享受精神上的陶冶;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读书,也可以没有任何压力地率性而读、随遇而读,即使是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随便翻翻”,说不定也能“开卷有益”。

       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在现代社会,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往往伴随着他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读书当然不仅仅是在“读书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无论是春光明媚还是雨雪飘飞,只要有心,每一天都可以是读书的日子。既然如此,那还等什么?让我们捧起书本,读起来吧。

(写于2023年4月21日)

摄影:掬曦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