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莲一中求学路

 卧听风铃 2023-04-23 发布于山东

五莲一中求学路

郑建灵

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兴起,近日,在于里镇的小窑村举办了“第一届桃花节”的各类图片、文字爆红当地的网络。

众所周知,小窑村的文化源远流长,因“管氏一门五进士,叔侄四翰林”而名扬齐鲁。不只一次看过有关“管氏五进士的文字报道,但是,到底谁考上进士?是哪年的进士?哪年的探花?模糊在脑海里。

脚步随着心转,漫步在探花故里,无论管氏探花、进士的生平介绍,还是管氏家风家训文化,都罗列在新打造的文化墙上,图文并茂,每一面墙,都触动胸中的那团柔软,深深地震撼心灵,当然,触动心灵的还有原五莲一中校址。这是三间石头屋。特摘门牌记录的大体意思:学校于1952年9月诞生,1953年春迁至县城附近的却坡村。

原五莲一中校貌

轻捋光阴的缝隙,心绪奔涌如瀑。仿佛当年那个不谙世事、懵懵懂懂充满求知欲望的瘦弱女生又回来了。

原五莲一中的校貌如同一幅幅发黄的画卷,又展开。那是一排排五十年代的高大上的白灰、青瓦石头房。

整个校园应该是个正方形的版图,主体建筑除了石头房还是石头房。校园内有建校时期栽的各类树木:杨树、槐树、柳树、柏树等。校门口朝北,醒目耀眼的白漆黑字的“山东省五莲县第一中学”的牌子,竖挂在大门口的一侧(忘记具体哪一侧)。

入学报道,是我首次到五连一中,也是首次到县城。

接到录取通知书,父亲说,五连一中建在与县城驻地相邻的却坡村。那时的我只清楚去一中的目的是上高中,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以后也会考大学。

按通知书上的要求,入学,需自带被褥。母亲特意给我做了一床新的单人被子,买了一床新的棉线毯子。由于交通不便,行李太多,父亲只好用推车推着行李,送我去学校。路上,父亲不只一次对我说过一句话:“就是砸锅卖铁也让你把高中上完。”其实,当时的父亲之所以发下这样的宏愿,是父亲的心中藏着一件不让我知道的事,该事在我拿到师范录取通知书后,父亲终于把实情告诉了我,至于是什么事,现在不便于公开。报到时,我发现好几个如同父亲一样的家长,用推车推着行李送孩子上学,当年,能用自行车送的寥寥无几,交通便利的同学,多数是自己背着行李前来。

进门,右侧是一排伙房,伙房的东侧是几棵高大擎天的老杨树。伙房的前面是礼堂,礼堂前面是一道水渠,水沟的两侧分别生长着几棵老枝斜横的杨树;斜身子、歪脖子满身疤痕的老柳树。

所有的教室被一条整年流水不止的涓涓细流分为南北两排。河的上方有两座用长长的石条扣制的石板桥,这桥是师生们每天必经的路。河水遇到旱天,臭泥味自河底升腾,在空气中的弥漫,很远就自动窜入过路人的鼻孔。河沟里,饭后,不时会有家庭好的同学扔弃的黄艳的粗糙玉米面做的窝窝头。

每处教室九间连在一起,三间一个教室,各分东西三处,其中,最西南端的那排教室后面,有一口水井。最后面的教室的前面是一块空地,空地上有几棵枝叶稀疏的苹果树,空地的北边用石头垒起一道大约高50公分、宽30公分的石台,墙的上面特意涂了粗糙的水泥面,这道石墙的主要作用是供学生们分饭用。

转过前面的教室,又是一排石头房,分别是恩师的办公室与住校教师的宿舍。再往前走就是当年的教导处(曾经的校史馆)。教导处前面是个小操场,印象最深的是原教导处前的几棵粗壮的法桐。初见法桐,被不规则形状的法桐叶子吸引,但又不识得是什么树,每每见到,总是有解不开的谜,直到有一次在法桐树附近开会,我窃窃地问同桌,同桌摇头,说她以前也没有见过,不知道是什么品种的树。后来,英语老师在课堂上讲课时,无意地提到了法桐,才知道法桐的树名。而现在的法桐,已轮流成绿化城区公园、道路两侧的一道道优美的风景。

这里,同时又是历年新生开学典礼举行的地方。如今,旧的校貌早已荡然无存,只有几棵高大的树冠如同一把巨伞的法桐树是见证者。斑驳的树皮,粗壮的树杆,数不清的枝桠,见证五莲一中的校貌的一次又一次地更改,从平房到三层楼房,从三层楼房到如今焕然一新的校舍。

接受开学典礼的教育洗礼,便投入了紧张的高中学习生涯。早操、上课、吃饭、睡觉,同学们各自忙于教室与宿舍两个空间。

当年,考上一中的住校生是具有吃九转粮的资格。

九转粮,就是每个在一中上学的农村学生,家里得每月去公社的粮所存上一定数量的小麦(细粮)、玉米和地瓜干(粗粮),当然,如果运输的车辆能够承载足够的重量,也可以一次存够几个月的数量。一番称重、记账、珠算后,所有的粮食换一张盖着红章的纸条,证明存上粮了。然后,拿着这张纸条,再去学校的生活管理处交9元火食钱,以班集体记账,一月一交。所以,也就注定了我们一个月只能回家一次。

吃饭是分小组,每天、每顿,小组的人轮流到伙房打饭。由两个人合作,每人端着一个大大的脸盆,疾步匆匆地到伙房的窗口前排队,一人等待打馒头,一人等待打菜或者稀饭(中午是菜)。打回来的均由组长持勺,一勺一勺舀到同组的同学早在石台摆好的饭碗里。那时,女同学可以少舀点,男同学可以多舀点,勺勺舀着友谊。

中午,学生的主食,都是玉米面做的窝窝头,凡是当年吃过窝窝头的学生,一定不会忘记它的滋味。玉米面,粗的如同生的小米粒那么大,窝窝头表面粗糙,咬一小口,嚼成却是一大口磨嗓眼的饭粒,艰难地吞咽下去。同桌云看到,让我把窝窝头泡在菜汤里吃试试,我按她说的办法,每到中午吃饭时间,泡在菜汤里的窝窝头,都被我高兴地吞下去,充饥了一顿又一顿,一月又一月,高考结束,也结束吃窝窝头的时光。而现在的窝窝头却成了饭桌的特色味道,成了人们养生的保健食品。

这样的窝窝头,前些年我曾将与同事交流过,他风趣幽默地说:“就是那样的窝窝头,他也吃不够,看到有的同学吃不下的扔水沟里,他每看到一个,口水流一次。”原来,他也是吃不饱、忍饿度过高中阶段的学友之一。还有个故事更令人心潮澎湃,一个老校友在求学期间,他分无数次借过一个同学的煎饼,有心的他每借一次,记账,累计数量57个,毕业后,又按照原数归还。

当年,近临学校门口的洪凝村住户,中午,把自家菜园吃不了的菜,做成大锅饭,卖给学生,5分钱一份,量多,价格实惠,虽然菜汤里时而飘浮着因缺水而冲不掉的煮熟的米虫,但也备受学生们的喜爱。

那时,我们也可以不转粮,只要有粮票,就可以到总务处那,贴点钱换得细粮分。可是,在粮票也供用的岁月,庄户人家,粮票,那可是奢侈品,小姑父曾经送给我五斤粮票,冬天,我换得细粮分后,也可以在中午不吃窝窝头。但是,只有五斤,你不能顿顿吃馒头,只有一个办法,从家里捎煎饼,到伙房打点菜汤儿,这样也比吃窝窝头强几十倍。为此,母亲或者姐姐,定时来给我送煎饼。这样,每个月花得钱也少于9元。那时,老师的专用伙房,学生也可以进去,只要你有足够的细粮分和菜票。

我羡慕那个地方,因为从那里出来的人,不是端着包子,就是水饺,或着面条。我有一次到那里打饭的经历。我进去后,包子和水饺都贵,就要了份挂面,端着就回教室了,一尝,什么味道也没有,云说,得买点菜放挂面里,方可能吃,我说不用了,一样吃,那份面条,我吃得是狼吞虎咽,津津有味,因为那是我第一次吃挂面。

难以忘记的是刚入学的秋末,母亲来学校看我,捎来的一塑料袋熟花生,当天,分给同学几把后,我舍不得吃,放课桌洞里,第二天,一夜之间全被老鼠偷走了。看到老鼠咬碎的花生皮,真是揪心,又无可奈何。

喝的水是班里统一到水房打的,打回后各人舀到自己的茶缸里(铁制品,外涂漆)。最难以忘记的是高二的春季,久旱无雨,晚上,每个人都不舍得一次把茶缸里的水喝掉,以备自习时口渴难捱时喝。有的同学实在没有水喝,就到校内的水井里用水桶摆水。井水很浅,取回来的水带着一股浓浓的臭淤泥味道,且浑浊。有个同学,他为了不喝臭淤泥水,不知道何是生出鬼主意,准备了一个食盐水瓶子,把从水房打回来的水,舀回后先装进里面,再去舀一次。直到有一天晚上,班主任老师匆匆走进教室,让他交出那装水的瓶子,他不交,班主任老师到他的桌洞里找到后,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啪啦”连瓶子带水,摔落满教室的愤怒。假若是现在,这个同学还会因为久旱无水,私心还重吗?自动饮水机里的水,全天开放,校园超市,货架上的各类矿泉水,随便可挑,想喝什么就买什么。

运动场地

当年,学校有东西两个操场,操场又把师生宿舍与实验室隔开。

通往宿舍的路边,生长着高的杨树,矮的柏树,一个篮球场在最东边。300米跑道的操场,不仅是师生们课间做操的场所,也是上室外体育课的地方。

记得,军训是在大操场上训练的。

这个大的操场同时又是全校师生集体活动的场所。记忆中,师生们共同在这里看过一次录像,看过几场电影。

由于师生多,操场太小,冬天跑步,师生们都是井然有序地跑出校门,往西一段,折北,过原来的河西大桥,拐弯,再往南,沿着原来的国道跑一段足够的距离后,再返回。这段公路是个斜上坡,同学们跑到那里,有人的速度自然慢了下来,有的人干脆掉队,原地活动,等待班级的同学返回时归队。这段路,其实一直清晰可辨,路的附近,正在搞旧房拆迁工程,前几天,我路过,不由自主地为这段路拍下一张照片。

体育课,我最难忘的事就是跳箱。高一期间,有个学生达标的项目,跳马,相对较简单,只要掌握动作要领,助跑,按马,分腿,都会顺利过关,而跳箱就不一样了,那个木箱子横着放,我每跑到跟前,怯懦的心理就会让我自动止步,再也不敢跳,或者是勇敢点儿,干脆坐在木箱上,弄得体育老师与全班同学笑声满天飞。老师只好单独向我讲解跳过去的要领,我说我不敢,老师说不敢就不及格,你就拿不到高中毕业证,没有毕业证就难参加高考。练过多少天后,最后,助跑,闭眼,也顺利过关。

住宿

宿舍在操场的南端,连同教师宿舍、实验室、仓库,共四排平房。当年的宿舍,一个年级的女生住一个大屋,上下铺,三个人两张床。

夜里,睡梦中不只一次被女生们的喧嚷声惊醒,原因不是本宿舍的进来图谋不轨的男人的惊吓就是临近高年级的女生宿舍受到男人进屋后惊吓的喧嚷。青春期未到的我,自然不知恐惧,每每遭遇这样的骚扰,都是心如静水。

永远也不会忘记,上高中时第一次回家的情景。

高中期间,我与侄女,依旧步行,她住松月湖的岸边,不在村里,初中,出门向南,她等我;高中,出门往西,村前,是必经之路,都是我在固定的地点等她,然后俩人一起上路。

虽然学校生活也丰富多彩,学习紧张有序,首次离家一个月,念家的心绪,时时刻刻缠绕心田,掰着手指数算,迎来了第一个回家的日子,也是中秋假期。

提前一天晚上,我与侄女相约,到那时的初中部,找到我村里有个小学毕业就选来的百名生,我的孙女,让她带路,我们一起回家。

同宿舍的同学,兴奋得几乎一夜没有睡。天不亮,我们在约好的地点相聚,上路。随行的还有我村北的宋家庄子村的一个女生。开始踏着月光,走在四面朦胧的山道上,一边说话一边走,后来,月亮落下去了,四周黑黢黢的,望望远处,着实令人害怕,于是,四个人望着天上的星星,壮着胆子,前后紧紧跟随,赶路。路过的村庄,惊动过犬吠,有时也遇到早起赶路的人,走过二十里后,鱼肚白扒开东方的灰云,不大一会,红彤彤的太阳像一个大大的句号,从东方的山巅,喷薄而出,撒下晨曦。天亮了,我们离家还有五里路。

每到临近回家的时刻,回家时,没有东西往回拿,同桌云把分来的馒头,一天只吃一个,那个任其风干,以便捎回家去,我看到她那样做,我也跟着学,一顿饭就吃半个馒头,中午吃窝窝头,晚上再吃那半个凉馒头。其实,并不是不饿,正处发育时期,有意少吃,身上一点肉也不长,幸好,高考体检,体重,勉强合格。

高中阶段,做过几次理化实验,做实验时,分成几个大的实验组,毕竟仪器数量有限,还怕弄坏了赔不起钱,我只有看的份,从来没有动过手触摸过一次实验器材。现在想起来,自己也哑然失笑。

紧张的学习生活,溜走了高中时光,现在,每年看到新生入学,就会想起当年自己在校的一幕又一幕,几十年过去了,没有理由忘记。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每一个人的求学经历,都是一段段刻骨铭心的故事,在乡下长大的贫穷孩子,为了跳龙门,坚定且执守着梦想。路和梦想,都是自己用双脚踏出来的。年少,为了梦想,逃离了乡村,而年老,故乡又是回不去的地方。回首,学校,乡间小路,今非昔比,幅幅画面,令人感慨万千,细细咀嚼,百般滋味萦绕心头。

我考入师范,再重新走进校门,亲历30多年教育上的发展变化。改革开放40多年,经济逐渐振兴,农村的经济步步繁荣。上学的学生,从步行走到骑行车赶往学校,现在,电动车替代了骑自行车,有的还可以坐校车,甚至有的学生车接车送……

今的五莲教育,每个花园式学校,高大上的教学楼,一座座拔地而起。教室整洁明亮,现代化的教学设施齐全,多媒体电化教学,黑板触屏,实验室宽敞,器材充足,塑胶跑道,各种新式球类场地,图书室、阅览室资料丰富,藏书达标,师资雄厚,三季有花,四季长青。每一个在校的学子,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何不珍惜光阴,在书海里破浪扬帆呢?(5146字)初写于2018.8.7修于2023.4.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