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末分享:《王孟英医案》浅注(9)

 罾事物语 2023-04-23 发布于湖南

作者:王东海

《王孟英医案》浅注(9)

阴虚夹感案

吴酝香大令宰金溪,自春仲感冒而起,迨夏徂秋,痰多气逆,肌肉消瘦。延至初冬,诸证蜂起,耳鸣腰痛,卧即火升,梦必干戈,凛寒善怒。多医咸主补虚,迄无小效。卧理南阳,已将半载。群公子计无所施,飞函至家,嘱大公子汾伯,副车叩求孟英来署,已冬仲之杪日矣。

诊脉弦细,而左寸与右尺甚数,右寸关急搏不调,且病者颈垂不仰,气促难言,舌黯无苔,面黧不渴。孟英曰:病虽起于劳伤挟感,而延已经年,然溯其所自,平昔善饮,三十年来期在必醉,非仅外来之客邪失于清解,殆由内伏之积热久锢深沉,温补杂投,互相煽动,营津受烁,肉削痰多,升降愆常,火浮足冷,病机错杂,求愈殊难。既承千里相招,姑且按经设法。

以石膏、知母、花粉、黄芩等清肺涤痰,青蒿、鳖甲、栀子、金铃等柔肝泄热,元参、女贞、天冬、黄柏等壮水制火,竹茹、旋覆、枇杷叶、橘红等宣中降气,出入为方,间佐龙荟丸直泻胆经之酒毒,紫雪丹搜逐隧络之留邪。服三剂而舌布黄苔,蕴热渐泄。服六剂而嗽减知饥,渴喜热饮,伏痰渐化。季冬八日,即能出堂讯案。十剂后凛寒始罢,足亦渐温,肺气已得下降,望日出署行香。继而兵火之梦渐清,夜亦能眠,迎春东郊审结积案,亦不觉其劳矣。方中参以西洋参、生地、麦冬充其液,银花、绿豆、雪羹化其积。

至庚戌岁朝,各处贺年,午后护日,极其裕如,且肌肉渐丰,面黑亦退。药之对病,如是之神。调养至开篆时,起居如旧,各恙皆瘥,而孟英将赴宜黄杨明府之招,酝香为录其逐日方案,跋而蚨之,兹特采其大略如此。

(眉批:酝香之证,予于五月间曾为一视,知其感受温邪,投以清解。三服后颇觉轻减,又以赴饮而病复如故,然步履尚无恙也。后乃惑于温补之说,熟地、鹿胶等腻滞之药,恣服不辍,比孟英至而其势已棘,虽逐渐清解,大势向愈,然病久元虚,邪去而正亦随之,此所以终于不起也)。

注:阴虚有热,内火易升,略夹感冒,往往畏寒显著,因为内热炽加大了体内外的寒热差。若误用温补祛寒之方,容易误事含冤。奈何世人知温补者多,误于温补者亦多,古今医误,如出一撤。多服清热养阴之后,凛凛畏寒的感觉才会去掉。此等治法,非学有功底经验丰富者不办。

一家三病案

范廉居夫妇与其令爱一时患恙,旬日后咸剧,金粟香荐孟英视之。廉居则大解已行,热退未净,气逆不饥。呃忒自汗,脉形虚大,舌紫无苔,为上焦热恋,下部阴亏之象。予西洋参、旋覆、竹茹、枇杷叶、石斛、柿蒂、牡蛎、龟板、刀豆、牛膝之剂。两服即舌润知饥,呃汗皆罢。去刀豆、旋覆、柿蒂,加熟地、胡桃肉、当归,投之而愈。

其室则苔腻口酸,耳鸣不寐,不饥神惫,脘痛头摇,脉至虚弦,按之涩弱。以当归、白芍、枸杞、木瓜、楝实、半夏、石斛、茯神、竹茹、兰叶、白豆蔻,为养营调气、和胃柔肝之法,数啜而瘳。

渠女则壮热殿屎,二便皆秘,苔黄大渴,胀闷难堪,脉来弦滑数实,系府证也。投桃核承气,加海蜇、芦菔,二剂而痊。

廉居尊人颖禾曰:甚矣,服药之不可不慎也!三人之证,医者皆谓可危,而治之日剧,君悉以一二剂起之,抑何神欤?

因忆四十二岁时患痁(痁[shān],热疟),胡魁先用首乌太早,遂致客邪留恋,缠绵百日,大为所困,嗣后不敢服药,今四十年矣。昨闻韩组林年虽七十,饮啖兼人,而平时喜服药,医以为老,辄用附、桂、参、茸等药,以期可享遐龄,讵料初八日晚鳝尚健饭,三更睡醒,倏寒栗发颤,俄而四肢瘛疭,越日云亡,得非即世人所谓之子午证耶?孟英曰:此老系阳旺之体,肥甘过度,痰火日增,年至古稀,真阴日耗,而久服此等助火烁阴之药,以致风从火出,立拔根荄,与儿科所云急惊风证,殆无异焉。

注:一家三口之疾,无论男女年龄,无一字言及寒湿者。后面附议的案例,亦然! 有些医家遇病,动手辄言寒湿,王氏所遇迥异于此。阴阳寒热表里虚实脏腑五行诸辨法中,第一重要在于阴阳寒热,寒热一错,救人之药则成害人之毒。

阴亏阳炽案

古云:肥白之人多气虚。又云:痰饮须以温药和之。儒医顾听泉,体丰色白,平昔多痰,晨起必喘逆,饱食稍安,颇有气虚之象。季冬感冒,自服疏解未效,迓孟英诊焉。

左关弦,寸滑如珠,尺细而干,舌尖甚绛。乃真阴素亏,水不涵木,风阳内炽,搏液成痰,谋虑操持,心阳太扰,肺金受烁,治节不伸。苔虽白而已干,热虽微而睛赤,忌投温燥,宜予轻清。用元参、石斛、栀子、竹茹、旋覆、蛤壳、贝母、枇杷叶、竹叶、兰叶、莲心为剂,三啜而安。

自谓气虚,遽服党参、枸杞、当归等药,下咽之后,即觉火升气逆,渐至言语支离,溲频自汗,夤夜复迎孟英拯治,脉已虚促不调,即投牡蛎、龟板、鳖甲、女贞、旱莲、元参、甘草、小麦、竹叶、莲心,以和心肝之阳,而镇龙雷之奋,一剂而平。

继又作劳复感,仍授轻清之法。两剂后又因怫怒萦思,肝阳复僭,颧红目赤,左耳时聋,夜不成眠,神情烦躁,越日陡然大汗湿透衣衾,再速孟英图之。

脉极弦数而细,仍为阴虚阳越,不可误认阳虚,而妄施附、桂者。先令熏以炭醋,扑以蛎粉,随灌以大剂二至、二冬、三甲、元参、丹参、人参、黄连、童溲而瘳。继予多剂育阴清肝,始得全愈。

又其媳新产之后,头痛甚剧,孟英按其脉右甚滑大,予清阳明法,得大解而瘥。

注:临床辩证之际,脉象舌象最能反映出真实的病机病因,尤其是舌象。前贤有言“脉有皮,舌无皮”。所以,各家观点皆宜兼看,不可执“肥白之人多气虚”、“痰饮须以温药和之”等语一概而论。又,病时尤宜慎养,饮食起居情志等各方面都宜谨慎。声明:本公众号不推荐任何医生,所有调病方法、方子和观点仅供有缘者参考,如果调治过程中出现偏差,概不负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