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 大白荣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是各地冬春季节供应的主要蔬荣。华北是我国大白荣的主要产区,面积约占秋荣面积40%左右,而产量则占50%以上,是“种一季,吃牛年”的蔬菜。 北方地区主要在秋季栽培结球白荣贮藏供冬春之用。在夏季少量栽培早熟的花心或结球白柴供秋未冬初食用。春季主要栽培散叶白菜作为绿叶菜。据气象资料分析,秋冬白菜主要的生长期都在月均温5-22℃期间。为了争取较长的生长期以达到增产的目的,常利用幼苗有较强的抗热力而提前在温度较高时播种。但往往由于秋播太早,天气炎热,幼苗虚弱,易染病而影响产量。秋播过晚,往往又缩短了营养生长期,以至包心松弛,也会影响产量和质量,确定具体的播种日期时,既要考虑当地气候、品种,又要考虑栽培技术,一般抗病品种和生长期长的品种早播,中晚熟品种晚播1-2天,早熟种放在最后播;沙土地晚播,粘士地早播;种子纯度低,肥水条件差的不易晚播;高温干早的年份要适当早播。在我省一般播期在8月12日左右 大白荣的前作要选择收获期早,土壤肥沃的早熟蓄茄、辣椒、茎瓜、西瓜、甜瓜等作物。也可选择小麦为前作。大白荣总连作,也不能与春甘蓝、春萝卜等十字花科的作物轮作,以免发生病虫危害。以大蒜、葱头等产生抗生素的蒜类为前作,则有减轻白菜病害的作用。 白荣根系主要分布在浅土层中,深耕可以促进根系向深层伸展,充分利用下层中的养分和水分。深耕最好在前一种作物收获后进行。增施底肥是丰产的基础,农谚有“底肥万担,亩产上万”。如果要获得高产,每亩基吧量一般不要少于8000-10000斤。施用的有机肥料一定要腐熟,以免引起烧根,诱发病害。肥料要细碎,施肥要均匀,力求土壤肥力一致。 栽培白荣多采用平畦或高垄栽培,平哇的宽度依白菜品种而定,栽培莲座叶披展的大型品种,哇宽等于两行的行距,每哇两行,栽小型品种以三行为宜。高垄一般每垄一行,垄高应依当地风土条件决定,一般为10-18厘米。在雨水多,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土质粘重的地区,起垄要高些。不论平哇或高垄,都应做到哇面平整,沟垄两平。一般鞋垄不宜过长,应以8--10米为宜。大白菜可采用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方法,直播有条播和穴播之分。条播是在高哇顶部的中央或平哇中划深约0.6-1厘米浅沟,将种子均匀地播在沟中,覆土平沟。穴播是按行距和株距所定的位置作长12-16厘米,深0.6-1厘米的浅穴,将种子均匀播在穴中,覆土平穴。播种量条播125-150克,穴播100-125克。用青苗的方法,在发芽期和幼苗期管理比较便利,而苗床的温度水分等条件易于控制,也有助于解决早播问题。苗床应设在排水良好的地点,床的宽度为1-1.5米。每栽植白荣一亩约需苗床面积30-50平方米。对于35平方米的苗床,施充分腐熟的概肥400一500斤,施粪干100-150斤。或施硫銨2-3斤,草木灰6-10斤。青窗的白菜需比直播播期提早3-5天。育的幼苗在团标以前即中国售品种长叶3-5片时定植为宜。 大白荣各个生青时期有不同的管理工作。发芽期主要防止日晒和大雨冲刷损坏幼苗,在可能情况下,最好支棚覆盖。到幼苗拉十字时,要及时匀苗使幼苗不致拥剂暴弱。幼苗约有2-3片幼叶时,要进行第二次匀苗,选留的幼苗要叶形正常而生长健壮。第三次匀苗则在有5-6片叶子时进行。直播的白菜在团棵前按预定株距定苗。幼苗期一般中耕三次,分别在第二次匀苗后,定苗后和白菜叶覆盖地面前之进行。菜安的经验是:“头锄浅,二锄深,三锄不伤根。”每次匀苗后要施一次谈类水,或每亩施10-15斤硫酸銨。定苗需蹲苗10-15天,以使荣苗健壮,发棵后要重施一次肥。好底用的白菜,在朱收前10天束叶,将外叶扶起包住叶球,然后用浸软麦杆、红薯基等束缚上部,束叶可以保护叶球,防止收获前霜冻,也可使叶球外层的叶子质色淡质嫩。 大白荣主要病害有病毒病,软腐病和霜霉病。这些病害主要是利用轮作,更换品种和优良的栽培技术措施加以防治。要选用抗病新品种,如天津青麻叶,小青口等。要注意清洁田园,合理轮作。要适时播种,加强苗期管理,培育壮苗,促进根系发育,并保持适当的上壤水分,防止过干过湿、软密病和霜霉病的药剂防治可选用50%的代森銨500-600倍液喷撒。 大白菜的采种方法可参照萝卜一节的采种原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