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副癌综合征、类癌综合征、伴癌综合征一一详解!

 名天 2023-04-23 发布于江西

临床上会出现很多名词如副癌综合征、伴癌综合征及类癌综合征等,难以区分!本文通过文献查阅,一一详解。

 副癌综合征

“副癌综合征”,又名“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es,PNS),是发生在某些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在未出现肿瘤转移的情况下即已产生能影响远隔自身器官功能障碍而引起的疾病。

因此,它并不是由肿瘤直接侵犯该组织或器官而产生的一组症状。

而是全身性癌肿的远隔效应(remote effects),如肺癌、卵巢癌等可以出现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炎性和神经退行性变的远隔效应,主要表现为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异常。

多数副癌综合征本身就是一种独立疾病,如:

  • 内分泌:类癌综合征、卓-艾综合征、肿瘤性软骨病、低血糖;

  • 神经:Lambert-Eaton 综合征、亚急性小脑变性、脑脊髓炎、斜视眼阵挛;

  • 风湿性/皮肤:雷诺综合征、类癌关节炎、皮肌炎。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当影响在远隔自身器官在神经系统时,也称之为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neurologic paraneoplastic syndrome)。

在2021年诊断标准中将其定义为一类特殊的神经系统疾病:(1)可累及神经系统任何部位,临床表现常较为刻板;(2)其发生与肿瘤相关;(3)存在免疫介导的发病机制,其可由经常出现的特定神经元抗体支持。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分为经典综合征和非经典综合征,其中经典PNS综合征包括脑脊髓炎、边缘性脑炎、亚急性小脑变性、斜视性眼阵挛-肌阵挛、感觉神经元病慢性胃肠道假性梗阻、LEMS及皮肌炎等。

临床研究表明,PNS相关抗体倾向于与某些特定类型的肿瘤相关,且存在年龄和性别依赖性,因此PNS相关抗体对寻找潜在肿瘤十分重要。

随着PNS领域研究的不断进展,发现了许多新的相关抗体。2004年推荐标准提出PNS相关特征性抗体有抗Hu、Yo、CV2、Ri、Ma2及Anti-amphiphysin抗体等。

2021年专家小组将肿瘤抗神经元抗体分为三组:

  • 高风险抗体(>70%与肿瘤相关),多见于高风险表型,主要针对细胞内抗原,目前被认为不具有直接致病性,仅是PNS的生物学标志物;

  • 中风险抗体(30%~70%与肿瘤相关),与肿瘤的关联程度较低,但目标抗原在神经元和肿瘤中都有表达,常见于高风险表型和中风险表型;

  • 低风险抗体(<30%与肿瘤相关),抗原在相关肿瘤中低表达或不表达。

高风险抗体在PNS中的分布情况(>70%与肿瘤相关)

图片

注:PNS: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CRMP5:坍塌反应调节蛋白5;DNER:Delta/Notch样表皮生长因子相关受体;KLHL11:Kelch样蛋白11;SNN:感觉神经元病;EM:脑脊髓炎;LE:边缘性脑炎;SCLC:小细胞肺癌;NSCLC:非小细胞肺癌;MG:重症肌无力;LEMS: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SPS:僵人综合征;OMS:斜视性眼阵挛-肌阵挛综合征;—:无相关内容

中风险抗体在PNS中分布情况(30%~70%与肿瘤相关)

图片

注:AMPAR: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受体;GABABR:γ-氨基丁酸B受体;mGluR5: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VGCC:电压门控钙通道;NMDAR: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CASPR2: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LEMS: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SCLC:小细胞肺癌;KCTD16:含钾通道四聚化结构域16

低风险抗体在PNS中的分布情况(<30%与肿瘤相关)

图片

注:mGluR1:代谢型谷氨酸受体1;GABAAR:γ-氨基丁酸A受体;CASPR2: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GFA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AD:谷氨酸脱羧酶;LGI1: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DPPX:二肽基肽酶样蛋白6;GlyR:甘氨酸受体;AQP4:水通道蛋白4;MOG: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GAD:谷氨酸脱羧酶;

类癌综合征

类癌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的副癌综合征。

类癌,是起源于消化道和其他器官的一类肿瘤的总称,恶性程度较低,病因尚不明确,因癌细胞内含有亲银性分泌颗粒,故又称亲银细胞癌或嗜银细胞癌。

由于癌细胞可分泌血管活性物质,可引起血管舒缩、胃肠道活动增强、低血压和支气管痉挛等症状,被称为类癌综合征(carcinoid syndrome,CS)。

类癌临床少见,年发病率约为5.1/10万,原发灶呈局限性和浸润性缓慢生长,约67.5%首发于消化道,约25.3%首发于支气管,罕见于卵巢、睾丸和甲状腺等器官。

1954年首次定义了CS,即肠道中段实体肿瘤分泌大量生物活性胺(包括5-羟色胺、儿茶酚胺和组胺)、多肽和其他分子,其中5-羟色胺是最主要的成分,行尿液5-HIAA检查,可反映患者体内5-羟色胺的水平,因此被广泛用作类癌患者随访的标志物。

关于临床表现,轻度腹泻和阵发的皮肤黏膜潮红可见于80%的患者,长期的5-羟色胺超负荷可导致患者全身脏器广泛性纤维化,50%以上的类癌患者存在心脏受累,其中97%仅表现为三尖瓣损害。

肿瘤短期内大量分泌血管活性因子时会出现类癌危象,患者出现血压剧烈波动(低血压或高血压)、持续性皮肤潮红、哮喘发作、窒息、意识模糊及昏迷等征象,临床虽罕见,但若不及时处理常危及生命!

类癌虽为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决策取决于肿瘤原发灶的大小和位置,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和消融治疗。

伴癌综合征

关于伴癌综合征的定义,文献中定义为:由于肿瘤组织异常代谢或肿瘤分泌产生的一些物质进入血液循环并作用于远处组织,对患者机体产生影响而引起的一组症候群,称伴癌综合征。

伴癌综合征仅见少部分患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这些症状有时先于肿瘤局部症状出现,甚至成为首发症状。主要表现其自发性低血糖症、红细胞增多症;罕见表现为高钙血症、高脂血症、类癌综合征。

相关文献中,神经系统伴癌综合征与神经系统副肿瘤/副癌综合征的定义是一样的,因此伴癌综合征可等同于副癌综合征。

综上,伴癌综合征理论上与副癌综合征是同一概念,而类癌综合征是一种特殊的副癌综合征。

参考资料:

1.路爱军,胡怀强.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更新与变化[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22,29(06):501-505.

2.梁婷,王慧,彭瑛.类癌综合征和类癌性心脏病的诊疗新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21,42(11):965-967+977.

3.潘元美,朱莹,周洁茹,李焰生.伴癌综合征的肿瘤筛查:欧洲神经病协会联盟工作组报告[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11,8(04):194-19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