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美援朝,中国出兵超135万,朝鲜给过中国哪些支援?

 刘恩捐 2023-04-23 发布于澳大利亚
文章图片1

在朝鲜战争时期,我国为朝鲜提供了不遗余力的帮助。

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因此朝鲜战争也可谓是中国的立国之战,为了这场非本土的战役,我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在贫瘠的战略军备的支持下,无数志愿军战士战至埋骨他乡,其余者同朝鲜人民一起,在美帝野心狼的口中夺得了胜利的果实。

在这之后,乃至现今,中国和朝鲜也保持着相当友好的关系:

文章图片2

在朝鲜粮食供应紧张之际,中国东北主动向朝鲜捐赠物资,助其提升国防力量;

在战争中,朝鲜的工业区和城市蒙受较大打击,直接经济损失高达四千余亿朝元,同样是中国提供了72万亿朝元的经济援助,中国志愿军还提供志愿劳动,助力朝鲜战后的重建工作。

之后中国自己也曾经历过一段困难的时期,但在苏联削减对朝援助之际,中国还是扛起了更重的援助任务,对于其缺乏的物资,甚至是一些对中国本土而言都比较紧俏的产品,中国都无私地赠送,以满足他们的生产生活所需。

文章图片3

时至今日,国际和国内逐渐泛起疑惑之声,中国为何要如此不遗余力地帮助朝鲜?朝鲜又是否给了中国等同的帮助?更有甚者,认为在中朝交往的过程中,中国是“吃亏”的“冤大头”。然而事实果真是如此吗?

毗邻之难,切身之事

1948年8月15日,在美方的扶持下,南方民族成立了大韩民国,同年的9月9日,北部民族成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在同一个半岛上,出现了两个政权性质截然不同的国家,南北双方趋向于分裂,彼此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各种斗争逐渐激化。

终于在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挥师南进,朝鲜战争正式爆发。此时距离新中国成立,尚不满一年。

文章图片4

朝鲜战争是冷战的揭幕之战,这场战争本是一场南北民族之间的内战,却在顷刻间被推上了一个更关键的位置。

战争之初,北方占据了较大的优势,将南方打的节节溃败,而大洋彼岸的美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如果北方彻底打败南方,就意味着朝鲜半岛的彻底易首,届时美国在半岛上的最后一个桥头堡也将坍塌,美国将失去对半岛的控制。

若美国不能将朝鲜半岛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对其策划的东北亚计划无疑是沉重的打击,这是美国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文章图片5

因此,美国对此倾注了极高的重视,经过充分准备,悍然出兵支持南韩。

美国此举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谋划,更是为了与苏联的博弈,即遏制国际共产主义的发展,若是能一举吃下朝鲜,不仅能在与苏联的对抗中占据有利位置,也能在极近的位置压制新生的中国。

中国在这场战役中,是被美国摆上了牺牲品的位置的——中国彼时的重工业中心在东北,这样一来,我国的工业重镇直接受到了威胁。

更不用提美军屡屡越界轰炸,骚扰我国东北边境,使得当地平民百姓苦不堪言。

文章图片6

这是一种威慑和挑衅,表示美国根本不把新生政权看在眼里,并不认为这样的行径会引发中国的反击,甚至说就算是反击,也是不痛不痒的。

而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苏联选择了中立和旁观,高层也同样不认为当时内部未稳、经济和军事实力都相当孱弱的中国可以和世界双极之一硬碰硬。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在这种情形下,随着中央的呼告,中国志愿军喊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像一柄利剑,助力朝鲜。

因此 ,朝鲜战争本身就是关乎中国自身利益的,保家卫国,保的不仅是他国,还有我们自己的国,故我们此间所付出的,并不全是为了他人,也是为了我们自己。

文章图片7

当时中国与朝鲜同属于社会主义阵营,面对冷战背景下,几乎是全球范围内,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争斗,必须要团结起来,共同面对。在蓝色与红色的、两个巨人的摔跤比赛中,夹杂在其中的我们,如果不够强大,就会被余波毁灭。

此外,于情于理,我们也必须要帮助朝鲜。作为毗邻,也作为境遇相似的同伴,中国和朝鲜的缘分,在更早的时候就存在了。

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朝鲜人民就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提供了许多力所能及的帮助,而这些帮助不仅解决了我们那时的各种燃眉之急,还为未来党和国家的存续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考虑到东北地区的区位优势和对于后续斗争的重要意义,开始在东北地区组建东北局系统。

文章图片8

而国民党方面自然也不会任由我们在东北站稳脚跟。加紧了对解放军的围追堵截。

面对国军的步步紧逼,当时的东北局必须要慎重做好,如果斗争失败,解放军该如何准备后路的应急预案。

索再三后,当时的东北局方面决定在朝鲜建立一处后方。以便东北地区沦陷后,解放军的工作还能继续进行。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当时的辽东军区司令官萧劲光亲自奔赴朝鲜,通过与朝鲜方面的一系列交涉,最终在朝鲜的帮助下于平壤建立了平壤办事处。

文章图片9

这一工作得到了朝鲜人民军方面的全力支持,甚至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他们不仅帮助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平壤办事处,还在朝鲜的各大重要城市建立了四个办事处,具体职能与平壤办事处相似。

东北地区解放战争初期,解放军并未占据优势,当时前线运下的伤员为了躲避国军的封锁,都会送往朝鲜。

并且朝鲜方面即便在解放军处境最为艰难的时候,也信守承诺,没有放弃过与解放军的经贸往来,因此,战略物资源源不断的从朝鲜运来。

当时,在朝华侨约有6万人。

文章图片10

在朝鲜劳动党的斡旋商议下,成立了华联总会。

这些华侨在朝鲜积极地宣传解放战争和解放军的英勇战斗事迹,在全世界范围内宣传打倒国军解放全中国的口号,成为维持朝鲜人民军和中国解放军方面深厚友谊的坚实桥梁,为解放军输送物资,同样为解放战争做出了卓越贡献。

在战争之初,朝鲜人民就同中国人民一样,坚信中国共产党一定会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并且积极表示,解放军在战斗中无论遇到何种困难,朝鲜都永远会是中国最坚实的后方。

解放军中许多人员,包括将军、飞行员、战士都曾受到朝鲜人民自发的保护。

文章图片11

在战斗进一步激烈时,朝鲜方面主动地向解放军提出了关于安置伤员及后勤部门的优化保障工作,同时若有华侨有意回归祖国,朝鲜方面会给予其相当程度的便利,以快捷通道助其顺利归国。

并且有一部分朝鲜官兵,从苏联整训归来,直接就地进入东北,帮助解放军与国军作战。朝鲜义勇军们同中国人民一道,抛头颅撒热血,为了解放和自由,立下了汗马功劳。

1946年,国军向辽东地区大举进攻,其一度突入威胁解放区与朝鲜的边贸重镇安东。

为了防止安东地区的组织架构被毁于一旦,解放军迅速沿着先前规划好的路线向朝鲜内部撤退,有效的保护了解放军的有生力量和战略物资,史称安东战略大转移。

文章图片12

此次战略转移使得超十万人的处境转危为安,此次进犯几乎可以称作是无功而返,国军撤退后,解放军回到长白山地区,再度成为抵御国军的重要战力。

此外,为了支持解放战争,朝鲜还在边境线上设立了四处水路通道。这四条水路在战争期间为解放军的物资运输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解放军的辎重部队屡次在国军的门口瞒天过海,来去自如。海运方面也从香港取道朝鲜的青金港和罗津港,不必担心被国军发现或拦截。

还有解放军的火车,每天飞驰在铁轨上,却没让国军抓到一点把柄,也是因为解放军的火车先驶入朝鲜境内,再由朝鲜方面的火车送回东北地区。

文章图片13

这样一来,国军方面的情报部门可谓焦头烂额,完全无法掌握解放军的动向,更不要提掌握共产党在朝鲜境内的动向了。

就这样,一张横跨全国南北的物资交流网就成功的建立起来,甚至这张网就悬在国军的头上而不会被他们发现,这都得益于朝鲜方面提供的各种交通路线和无私的援助。

朝鲜同我国人民一同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或者说,新中国的成立有他们出的一份力,这样的情谊,又怎是寥寥几句可以道尽的呢?

涓流之谊,万古长青

60年代是风云变幻的年代,初期,中苏关系趋于恶化,来自美苏双方的压力又日益沉重,朝鲜面对这样的压力,一时也是非常的艰难。

文章图片14

于是1961年,金日成访问苏联,与苏联方面签订了军事同盟性质的《苏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随着该条约的签订,苏联支援的大量本国生产的先进军事武器源源不断地涌入朝鲜,于此同时,苏军可以无偿使用朝鲜境内的机场和港口。

由此,苏联可以畅通无阻地到达我国沿海和东南亚——在当时无疑也是一种施压的举动。

我国的处境由此显得格外微妙,迫切的想要知道朝鲜方面的态度,如果朝鲜同苏联一道对中国示恶,我国会陷入极其被动的战略危局中。

文章图片15

好在,金日成结束访苏后就来访问中国,周恩来总理顺势与朝鲜签订了《中朝友好互助条约》。

这个条约的签订意味着,我国与朝鲜三十年来鲜血凝成的友谊,也就是当时普遍称呼为“血盟”的关系,从一个模糊的概念变得实质化,成为了由双方国家信誉为担保的,白纸黑字写就的契约。

该条约中最重要的有三部分:对方遭受侵略,另一位方要无偿提供支援;双方均不得签订反对彼此的合约同盟协议;这份条约若未得到双方一致同意的修改,那将一直有效。

从这份条约中可见,当时我国的领导人和朝鲜方面的领导人都下了很大的决心。

文章图片16

以上面的第一部分来说,这就意味着一旦我国遭受两极任何一方的侵略,朝鲜都会倾囊以助;而若是朝鲜进入战争态势,我国也必须毫不吝啬地支援。

因此,有说法称,此条约让中朝友谊至少要稳定50年。

随着华约和北约的建立,我国和朝鲜成为了唯二非华约集团的社会主义国家,朝鲜坚定地追随了中国的步伐,而非华约的步伐,也幸而如此,中国在亚洲,不显得那么孤立无援。

之后70年代,朝鲜为了帮助中国发展航空工业,不顾苏联方面严厉的制止,让中国科研人员详细考察了朝鲜空军所装备的、由苏联制造的米格21战斗机,甚至大开空军基地,让我国科研人员将能看的设备都看了个遍。

文章图片17

考察过后,朝鲜方面还无私赠送了发动机、雷达等实用部件,使得当时饱受技术封锁之苦的中国军工接触到了世界先进技术,硬生生在空军领域自己一步一步走出了自己的道路,获得了重大突破——这一点也是要深谢朝鲜的。

时至今日,苏联解体,全球化发展下美国的霸主地位也不复从前,世界各国相邻开花,各展其妍。

全球人民都在呼唤一个更为和谐、安全、共赢的国际环境,希望可以处理好同他国的各种关系

在这样的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同朝鲜仍保留着相当深厚的友谊,在过去的岁月中,我们曾同甘苦、共患难,一同支撑到现在的局面,我们也将在未来延续这一来之不易的友谊,在许多领域协同发展,共同进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