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川古镇 | 邛崃火井

 徐平的书屋 2023-04-23 发布于四川

火井镇,位于邛崃西约30公里的山里,由于沿溪而建,旧时当地人称其名为“火井漕”。此地邻近古临邛与汉嘉郡的交界处,为成都西出进入雅康地区的要路口,自古是商旅来往和屯兵驻防的重地。北周(557-581年)置火井镇,时属临邛县辖。隋大业十二年(616年)改设为火井县,唐武德初年,天文学家、星象学家袁天罡被委任为火井县令。火井县建制持续到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后设为巡检司直至清末。民国二年(1912年),火井漕改设为邛崃县分知事公署,后又分别改设为火井漕区、高家乡和火井漕乡。由于火井场高姓为望族大户,当地人称火井场为高场、高家场。1985年,火井设镇。

火井镇及附近山区早在汉代就使用“地火”,即天然气。凿井采卤制盐,即采用卤水与天然气分离技术,利用天然气烧煮和熬制食盐。对于邛崃一地火井制盐,《华阳国志》中记载有:“有火井,夜时光映上昭。民欲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顷许如雷声,火焰出,通耀数十里。以竹筒盛其火藏之,可拽行终日不灭也。井有二水,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井盐生产,汉代时火井一地就形成了规模。卤水与天然气分离技术,以及用竹子和陶管输送天然气,属世界首创,早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的“四大发明”。火井镇边古火井旁现竖立一石质高碑,上面刻有“世界第一井”几个字,世界第一,应该是实至名归。天然气资源利用与盐业发展,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古代实行盐铁专营,对产盐地有诸多管制,当年朝廷委派曾担任过盐官令的袁天罡到火井为官,未必是巧合。

“山中藏火井,气焰照天明。煮水盐花溅,留得万古名。”这是笔者多年前在火井镇游玩时随吟的诗句。汉代时期,火井一带就是人居聚集地和制盐工坊集中地,天然气和井盐的采制,一直延续到宋代,利用天然气炼铁和烧水做饭,更是延续到明清。火井镇穿场而过的小河,名盐井溪,源自南宝山深处。当年溪畔两边及附近乡村里分布着众多的盐井,至今还保留有古代采气制盐的井口遗址。汉砖砌筑的墙基和墙体,也能在火井镇的一些家户人家中看到。火井镇悠久的历史,由此可见一斑。

明末清初,大量外省移民来到火井乡。当地气候适宜、雨量充沛,丰富的山货林产,以及茶叶种植,给移民们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移民们也带来了红薯、玉米等适于山区生长和丰产的农作物种植技术。借助茶马古道,东通邛崃,以至川西坝子,西达雅安,以至西藏,火井场农商贸易兴盛繁荣,乡场规模也不断扩大,楼馆庙堂纷纷建起。文昌宫、禹王宫(湖广会馆)、万寿宫(江西会馆)、观音阁、火神庙、城隍庙、楼子庙等等,分布于场内外。清晚民国期间,长街两旁,民居联排,高低错落,其间不乏洋房阔院。街上商号、钱庄、茶店、饭馆、旅店,还有裁缝铺、食杂铺、纸火铺、铁匠铺、中药铺、剃头铺,等等,一家挨着一家。赶场天里,街上熙熙攘攘,甚是热闹。

火井一地有很多蒙古族人后裔。宋绍定四年(1231年)蒙古军攻入四川,5年后占领成都,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四川纳入元朝版图。蒙古人统治时期,其在川军政人员及其家属总数超过十万人。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红巾军元帅明玉珍攻克成都后又占领重庆并称帝,其执政这段时期里,部分蒙古军归顺了明玉珍,随军家属也留在了四川。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朝军队平定四川,在川蒙古人改依明廷。为避祸害,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融入汉人社会,一些在川蒙古人先后改姓,其中,元世祖忽必烈之孙铁木见的后人一支改姓为余。余姓蒙古人后裔四川多地有之,居大邑处较多,一些偏远村社里还有余姓蒙古人后裔聚落,其中火井场外居住的余姓蒙古人后裔就有百余人之多。

     火井镇历史悠久,自然故事也多,其中广为流传的当属“女状元”黄崇嘏的故事。黄崇嘏,五代前蜀时期临邛人,工诗善文,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据说其成年后,常女扮男装,游历在外,后隐居于山中。关于她的身世,有多种说法,其中有代兄考中状元一说。金元杂剧《春桃记》、明代杂剧《女状元》,以及明代文学家杨慎的笔记《升庵诗话》中均记有此事。后人将黄崇嘏隐居的火井银台村的山命名为“崇嘏山”,另建有“崇嘏塔”、“崇嘏墓”、“状元桥”,以纪念这位不凡的“女状元”。其中横跨文井江的“状元桥”,为11洞的石桥,建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桥边石碑上曾有联:“青山积翠留词客;绿水平波过石桥。”

火井地处邛崃山余脉,四望层峦叠嶂、横峰侧岭,景色绝佳,幽胜之处自然也多。兴福寺,就是一个深藏于山中的古刹。兴福寺,有“蓬莱别院”之称,据说始建于隋末唐初时期,重建于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该寺庙规模宏大,内有戏台、三圣殿、观音殿、地藏殿、大雄宝殿、七佛殿。兴福寺的山门为石砌满雕、三叠翘檐牌坊式大门,左右侧门墙呈八字外敞,门外左右分列石狮和古柏。高立于多级台阶之上,寺门古朴庄严,颇有气势。明清风格的寺内建筑,工造精细,碧瓦朱檐,古香古色。各殿堂均有天井或场院,互有通连,廊腰缦回,别有洞天。古寺保持如此完整,实属少见。参天古树遮掩,兴福寺显得更加幽静和神秘,这里应是遁身远迹、修心养性的好地方。

▲兴福寺

重视读学,崇尚教育,火井场历史上文人辈出。火井场于清晚民初时就创办了小学。坐西向东的文昌宫曾被改作“火井高等小学堂”。创建于1913年的“火井乡女子小学校”,是邛崃乡间首开先河的女子学校。据说该女子学校是当年火井分县知事的夫人参与筹办并执教的。后因师资缺乏,学校暂停了一段时间。后又于1931年在原禹王宫内修建了新的女子小学校。女子小学校除了招收火井本乡女孩子外,还招收附近油榨、水口等乡的女孩子。当时的女校,为两等(初等、高等)班制,开设了国文、算术、地理、历史、英文、公民等课程。

移风易俗,敢为人先,民国时的火井,既有爱素好古之人,也有与时偕行之人。乡场外和山村里一般都是川西传统民居,如银台山村陈家湾的刘家大院,主人虽为当时的县教育局长,但其四合大院,清幽素雅,只有门前牌坊,似能略显家户殷实。实际上,场镇上大多都是普通人家,房屋装设也是简单朴素。不过,火井场的陈家大院可就时髦多了。陈家大院原来是庾姓家院,庾家曾是火井场巨富,开设有“宏发号”、“兴发号”钱庄。庾氏族人为清雍正时期从湖南宝庆府(今邵阳)迁移来川的。庾姓后人坐吃山空,家道中落,于是将祖产卖给了场上陈姓富贵人家。陈家接手后,对原庾家宅院进行了大改造,中西建筑风格融合,加装滚波式八字门坊,天井、厅堂等,装饰精美,穷工极变,改造后的三进复合式院落,豪华瑰丽、大气凸显。上世纪50年代后相当长的时间里,陈家大院被改作乡镇政府办公使用。火井场最“洋盘”的建筑物要数邱家公馆了。邱家公馆,建成于19345月,为一两进式四合院,其主人早年跻身于军界,后在海关谋职。邱家公馆,整体为砖木结构,前院为二层楼房,中堂与前厅对称,窗户、门楣,以及建筑外表面的装饰都是西式风格。大门外立面红砂石门框,二层左右各有四扇上部带弧拱的窗户,中部红砂石匾额上阴刻的“海屋”二字,富丽大气,意味深长。“海屋”为祝人长寿之颂词。“海屋”,传说为堆存记录沧桑变化之筹码的屋子,“海屋筹添”或“海屋添筹”,意即天时长久。明·王錂《春芜记·庆寿》中记载:“愿筹添海屋,算跻冈陵。”

▲陈家大院

▲海屋

火井场外盐井溪旁,还保留着一座炼铁炉。这可是稀罕之物。1958年“超英赶美”、全民大炼钢铁时,年龄尚小的笔者还不记事,有关各种炼铁炉的印象,都是后来在图片或电影纪录片里看到的。在盐井溪这里笔者见识了当年农村里广布、现已稀缺难见的、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土炼铁炉”。该炉高约近5米,底部直径2米余,顶部直径约1米,底部有4个炉孔。现炉体外长满杂草和苔藓,部分裸露处还留有锈迹。观看中,当年炼铁之场景——薪柴堆砌、炉烟滚滚,还有“噗呲噗呲”作响的风箱,以及汗流浃背的乡民,一幕一幕地浮现在眼前。

▲盐井溪

▲小炼铁炉

上世纪40年代前,火井场仅沿河一条石板街道,以中部的火神庙为界,西边叫上场街,或上场口,东边叫下场街,或下场口。早年商业店铺主要集中于上场口,相对要热闹一些。赶场天,四村八乡的人从东西两边涌进场内,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大小店铺里,茶馆饭馆里,满满的人。当时城隍庙旁有一戏台,人称此处为“台子坝”,赶场天里最是热闹,若逢乡间会期,或有人张办红白喜事,台子坝处更是摩肩接踵,拥挤不堪。直到今天,火井场仍保留公历逢369日赶场的习惯,赶场天依然热闹不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