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都平原古代水稻种植

 徐平的书屋 2023-04-23 发布于四川

水稻,为中国南北各处广泛种植的一种谷类农作物。气候温和且水源充足的成都平原,自然是盛产之地。先后发掘出土的一些远古遗存表明,成都平原种植水稻有着悠久的历史。

水稻种植,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生存选择,也是一方农耕文明诞生与发展的重要标志。可以肯定地说,古人一定是在长时间里对野生水稻的观察中,发现了水稻的生长特点与其可食特性,进而有目的地种植水稻以满足摄食需要。在不断的摸索中,古人对水稻的种植方式与技术有所认识与掌握,相应地,水稻产量及其品质也得以不断提升。水稻种植,增加了人类的食物品种,更重要的是,对区域的经济发展,以及人居聚落的形成与社会化形态的出现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 古蜀先民水稻种植
四川博物院“远古四川”展览布景

蜀中各地,特别是成都平原,土肥水丰,非常适合包括水稻在内的多种农作物生长。而这应该就是古蜀先民落居于此地的重要原因。成都平原多处远古聚落遗址中,先后发现了水稻遗存。例如,新津宝墩古城遗址中,发现了炭化水稻遗存;都江堰芒城遗址中,发现了水稻硅酸体物质的存在。类似地,广汉三星堆遗址中,也发现了炭化水稻种子。这些发现,说明了在距今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古蜀先民已经开始种植、食用与储存稻谷。成都平原古来种植水稻,应与之有着一定的历史传承关系。

▲ 宝墩古城遗址出土的炭化水稻
图片来源:网络

由于没有文字记载,早期古蜀人的农作方式不得而知。然而水稻种植中的一些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例如造田、用水、播种、收割等。先秦时期,关于中原地区水稻种植有了一些记载,例如,关于用水导水,《周礼·地官》载:“稻人掌稼下地。以潴畜水,以防止水,以沟荡水,以遂均水,以列舍水,以浍泻水,以涉扬其芟作田。”不同的田地,其适用性亦有不同,《诗经·周颂》载:“丰年多黍多稌(稻),黍宜于高阜,稻宜于水田。”《孝经郑注疏》载:“分地之利。【注】分别五土视其高下,若高田宜黍稷,下田宜稻麦,邱陵阪险宜种枣栗。”

两汉时期,蜀地水稻种植已经非常普遍,平畴沃土、溪流如织的成都平原更是水稻的主要种植区。汉《扬子云集·益州牧箴》载:“梁州华阳,……有粳有稻。”成都及周边先后出土的汉代陶制品与画像砖中,水田耕种与稻谷加工等农作题材的不少。例如,成都石羊场与新津保资山先后出土了东汉陶水田模型;新都、广汉、彭州、邛崃等地先后出土了有薅秧、收割、舂碓等画面的东汉画像砖。出土的一些汉代画像石中也有类似题材,例如,成都曾家包出土的东汉画像石上有水稻田畦画面;郫县新胜出土的汉代画像石棺上有秧田“薅鼓”画面。这些汉代砖石刻画,内容丰富,形象逼真,给今人提供了当时的水稻农作实景信息。

▲ 石羊场出土的东汉陶水田
成都博物馆藏

▲ 宝资山出土的东汉陶水田
四川博物院藏

▲ 新都出土的东汉画像砖·薅秧

▲ 广汉出土的东汉画像砖·收割

▲ 彭州出土的东汉画像砖·舂碓

▲ 邛崃出土的东汉画像砖·舂碓入仓

▲ 曾家包出土的东汉画像石(局部)
成都博物馆藏

▲ 新胜出土的东汉画像石棺(局部)
四川博物院藏

由这些砖石上的画面还可看到,汉代时成都平原的农业已经进入精耕细作阶段,水稻种植成为有范可循的农事。例如前面提到的石羊场东汉陶水田模型中,有了注水沟渠的设置;新津宝资山东汉陶水田模型中,水田有了功能分区,而行列整齐的秧窝,则表明了当时已经有了育秧移栽技术。实际上这个时期,蜀地之外其他很多地方的水稻种植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犀浦出土的东汉簿书碑

水稻种植,还需注重及时应令与因地制宜。辑录西汉著名农学家氾胜著述的《氾胜之书》载:“种稻,春冻解,耕反其土。种稻区不欲大,大则水深浅不适。冬至后一百一十日可种稻。稻地美、用种亩四升。始种稻欲温,温者缺其塍,令水道相直;夏至后太热,令水道错。三月种粳稻,四月种秫稻。”东汉农学家崔寔《四民月令》中记载:五月,“是月也,可别稻及蓝,尽至后二十日止。霖雨将降,储米、穀、薪、炭,以备道路陷淖不通。”

粮食出自田地,故田地乃民安国治之本。为了表示对农事的重视,古时历代皇家会举行籍礼,即天子亲耕籍田的仪式。《汉书·文帝纪》:“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藉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双流县的籍田镇,旧称籍田铺,为古陵州(今仁寿)籍县治地,该地名即因蜀汉皇帝刘备亲耕籍田而有。宋《太平寰宇记》载:陵州籍县“沐马川,在州北一百二十五里,蜀先生于此置籍田,牧马于此江中,俗因名沐马川。”清道光《仁寿县新志》载:“籍县城在治北一百十里,本汉武阳县地,因蜀昭烈帝籍田地为名。”籍田镇一带,水流充沛,土地肥沃,古来为种植水稻的上选之地。

籍田图
王祯《农书》插图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成,以及各水系上众多的堤堰修筑,大大促进了蜀中各地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水田开垦与培育因此而成为流域中的主要农事。晋《华阳国志》中记载:广都县“有盐井、渔田之饶。……江西有好稻田,穿山崖过水二十里。”繁县“有泉水稻田。”晋《广志》中记载:“青芋稻,六月熟;累子稻、白汉稻,七月熟。此三稻,大而且长,米半寸,出益州。”汉唐以来,蜀中各地,特别是成都的富饶,正是因水田众多、农产丰硕而致。《汉书》载:蜀中各江汇流,“皆溉灌稻田,膏润稼穑,……蜀于是盛有养生之饶。”唐·卢求《成都记序》载:成都平原“溉水开稻田,于是沃野千里,号为陆海。”经过秦汉及以后时期先后的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蜀中岷江、沱江等江河流域稻作农业进入持续稳定的发展时期,至唐宋时期,蜀中各地皆有水田,水稻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成都周边各县丘陵地带也广开山田和冲田,稻谷成为了成都平原居民的主要食源。

明清时期,成都平原水稻种植更加普遍。清咸丰《郫县志》载:“五谷之中,稻为最贵,郫邑皆水田,故只稻无他谷。”平川广袤,水源充足,成都及周边各县以坝田为多。坝田,也称堰田,土壤肥厚,便于耕种与护理,且能轮种两季,故尤被农人所看重。明天启《成都府志》载:“成都田土分山田、坝田……坝田能种二季,收获后放水,另种菜籽、烟、麦之类,名曰小春,三四月引堰水灌田,不忧旱暵,故坝田之价值倍于山田也……”明末清初,大量移民入川,成都平原当然是首选佳地。人口的增多,加之对田地产出最大化的追求,更多的土地被改造成坝田。清初的填川移民,大多来自主产稻谷的南方诸省,这进一步促进了成都平原稻作农业的发展,以及先进农业生产与加工工具的普及。至清中期时,成都平原周边丘陵及半山地带,山田整理与冲田垦造进入高潮。凡能引灌或蓄水之田地,种稻成为首选。至清晚民国时期,成都平原坝区与丘陵山地,稻田处处可见。

水稻广泛种植,稻谷种类也在本地培育与外埠引进下,多种多样。清光绪《新繁县乡土志》载:新邑“膏泽浸润,沃壤纵横,百谷殊名”。成都平原的稻谷,通常分为粳稻、糯稻、香稻等类,或分为饭谷、酒谷、香谷等类。按照生长期、形状、色泽与口感分类,稻种之细目众多。清光绪《温江县乡土志》载:当地“稻分粳、糯二种,粳为饭谷,糯为酒谷。”饭谷有“六十早、百日早、云南早、香米、乌米、薏子、红脚粘、青竿稻”等品种;酒谷有“虎皮糯、蛇眼糯、燕口糯、猪油糯、红酒糯、黄丝糯、尖刀糯”等品种。清光绪《增修灌县志》载:当地晚熟类饭谷有“盖草黄、黄草盖、贵阳粘、白麻粘、青秆粘、红花谷、红脚谷、毛香谷、薏子谷”等品种;早熟类饭谷有“六十早、七十早、八十早、九十早、一百早”等品种;酒谷有“红糯谷、白糯谷、弯刀谷、虎皮谷、猪油糯、江西糯、卑卑糯、金线黄”等品种。显而易见,上面所列名目中的“云南早”“贵阳粘”“江西糯”等,皆为外省地引进的稻谷品种。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时雨》诗中的句子。稻田农作,为古时农乡中常见的景观,文人骚客之田园文章中自然少不了描写与赞美的诗句。旧时光景,定格在这些作品中。感谢古人,让我们多少还能知道那些有关水稻种植的故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