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川古代码头场镇

 徐平的书屋 2023-04-23 发布于四川

码头,本指船只停靠,以及人员上下与货物装卸的临靠江河的建筑,即通常所称的水码头。对应的,不临靠江河的码头,则称作“旱码头”。一些码头处,既是水路要冲,也是陆地要口,舟车辐辏、商货集散,这样的码头又被称作“水陆码头”。本文所述之码头,指水码头或水陆码头。

码头,旧称马头。宋《资治通鉴》载:“……于黎阳筑马头,为度河之势。” 胡三省注:“附河岸筑土植木夹之至水次,以便兵马入船,谓之马头。” 宋代诗人董嗣杲《马头渡》诗中有:“千里晚沈鸿翼信,片帆凉卸马头风。” 明代诗人陶安《过马头》诗中有:“暖日轻风过马头,石矶重叠锁江流。” 旧志中也常见“马头”之称,例如,清乾隆《遂宁县志》载:“下马头场,县东里许。” 清嘉庆《华阳县志》载:“苏马头场,治东南五十里,交仁寿县界。”

▲ 清代锦江水道成都至彭山间的码头

四川境内,大小江河众多,旧时东来西往,上通下达,商货多靠舟船运输于两地之间。例如,嘉陵江就是历史上的一条重要的水路。民国《阆中县志》载:“嘉陵江,水量虽小,足以供扁舟之驶,木船溯江而上,可至陕西略阳,若从上游之昭化溯白水河而上,可达甘肃之碧口,沿江而下至合川,会渠涪二江之水,顺流至重庆入于大江,此江源远流长,不特陕甘边境及嘉陵江上游诸货物赖此川以便运输。” 另如岷江、沱江、涪江、渠江、金沙江、大渡河等江河,也都是四川古时重要的水路。

 

▲ 宋《太平寰宇记》内页

▲ 清《四川湖北水道图(嘉定州段)》
美国国会图书馆藏

《周易》载:“舟楫之利,以济不通。” 人员流动与商货转移主要依赖水路运输的旧时,码头自然成为人员往来频繁和商货集散经常的地方。因此,码头所在处发展成为街市,或设镇建场,也就相当普遍。存续下来的滨水场镇,大多有着设置渡口或码头的历史。例如双流的彭镇,清嘉庆《双流县志》载:“彭家场,西北源杨柳江,东南入黄水河,为商泊要津,旧以舟渡。” 类似的码头场镇很多,如金堂的五凤镇、邛崃的平乐镇、遂宁的龙凤镇、南充的龙门镇、蓬安的周子镇、广安的肖溪镇、武胜的沿口镇、彭山的江口镇、青神的汉阳镇、乐山的西坝镇、内江的椑木镇、叙州的横江镇、古蔺的太平镇,等等。

▲ 金堂·五凤古镇

▲ 遂宁·龙凤古镇

▲ 古蔺·太平古镇

码头与渡口有着关联。渡口,指陆运与水运的转换地,通常指可利用舟船连接江河两岸交通的地点。渡口可以是单纯的上下船的地点,也可以是码头的一部分,即码头设施,而码头则有着更多的设施。由早期的渡口而成小码头,后又由小码头而成码头大场的古镇很多。例如富顺的狮市镇。狮市,旧名狮子滩,宋元时期仅为摆渡过河的小渡口,上下游来船偶有停靠。元末明初,湖广移民来此落户自业,或农或商,先后开设磨房、盐店、米店、面坊、糖坊、酱园、布庄、酒馆、茶肆等大小商铺,码头成为邻近乡人常来常往之处,来往船夫也在此歇脚补给,至明中后期,码头形成了街市。清中晚期,井盐外运成为沱江水运主要商事,借助其紧邻县城与舟船停泊的优势,狮市一跃而成繁荣的码头大场。一些场镇的名字及其变化中,也包含了其由渡口到码头大场的发展历史。例如,蓬安的周子镇。周子,旧名州口,另有舟口、舟镇等名。清光绪《蓬州志》载:“州口在城东,溯行五里渡嘉陵而达,在龙角山之隈……与州夹水而当通衢,故曰州口;舟所泊,故曰舟口;市易所集,故曰舟镇;……镇今有濂溪祠,曰周子镇者,存芳躅也。”

▲ 旧时潼南的渡口
民国《潼南县志》内页

▲ 清末金沙江上的渡口
美国学者张柏林拍摄

▲ 民国早期涪江上的渡口
美国学者甘博拍摄

一水两隔,渡口成了两岸民众出行、聚集与交往的地方。因交往之需而有渡口,有渡口则人众聚集,人众聚集而渐成街市,滨水场镇与渡口之关系,大致都是如此。例如,简阳的石桥镇,由旧时沱江上的石桥渡发展而来;大安的牛佛镇,由旧时沱江上的牛佛渡发展而来;射洪的青堤镇,由旧时涪江上的青堤渡发展而来;巴中的恩阳镇,由旧时恩阳河上的恩阳渡发展而来。通江的毛浴镇也是如此。毛浴,旧名毛峪,由旧时宕水上的渡口发展而来。宕水,亦称通江,北接陕南、南达川东,早在秦汉时期,巴中及川北一带所产的粮食、牲口、桑、蚕、麻、盐、漆、茶、蜜,以及矿产等,就是通过这条水路和其他陆路运至外埠的。唐宋时期,推行“茶马互市”,这条水路成为“通茶要道”的一段。明清时期,军防要地的毛峪渡,发展成繁荣大场。今通江的很多场镇,旧时都是渡口所在处,如涪阳镇,旧称符阳渡;板桥口镇,旧称板桥渡;平溪镇,旧称平溪渡;烟溪镇,旧称烟溪渡;沙溪镇,旧称沙溪渡;泥溪镇,旧称泥溪渡等。类似的,古蔺的马蹄镇、兴隆镇、二郎镇与太平镇,也分别是由旧时上通赤水下达合江河的马蹄滩渡、兴隆滩渡、二郎滩渡与太平渡四个渡口发展而来。水系发达的渠县,旧时渡口众多,民国《渠县志》中即列出了46个渡口。这些渡口中,其中有不少的后来发展成乡场或市镇,例如,旧时的林坝渡,发展成今时的临巴镇;旧时的青龙渡,发展成今时的青龙镇;旧时的李馥渡,发展成今时的李馥镇;旧时的土溪渡,发展成今时的土溪镇。有意思的是,渠县李渡镇与鲜渡镇,还保留着旧时的名字“李渡”与“鲜渡”。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的李渡场,名字大有来头。民国《渠县志》 载:李渡,“初名太白渡,建自明代,因唐李白曾游此地得名。”

▲ 富顺·狮市古镇

▲ 巴中·恩阳古镇

▲ 南充·龙门古镇

▲ 傅家场码头
双流·永安古镇

▲ 渡口通往街区的石梯路
射洪·青堤古镇

▲ 岩石垒砌的江边建筑基脚
内江·椑木古镇

水运带来了码头市场的兴盛,水码头成了水岸市场的代称。民国《简阳县志》载:湖广方言,“濒水市场曰水码头。” 殖货于市场,经营以逐利,水陆通衢的码头必然是商贾聚集之处。清同治《新宁(今开江)县志》载:“凡富商大贾云集,必于水陆通衢。” 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载:“苏家湾,在州东二十五里,为水程要冲,商船络绎不绝。” 清光绪《广安州新志》载:“西岩渡,州北九龙山下,由岳赴邻之要津,凡棉花矿炭,诸船由此起运,骆驼捆载,终日不绝。” 民国《巴中县志》载:“州西恩阳场为商贾辐辏之区,闾阎鳞次,其聚而居者,不下千有余家。” 民国《新修武胜县志》载:沿口场“商务繁盛,为河东冠场。” 旧时,水路贩运也是带来厚利的营生。清光绪《增修崇庆州志》载:“商贾旧多江浙闽广山陕各省人为之,今土人于务农之外,大者贩油麻杂货,由船运至叙泸重及湖广一带售卖,转贩百货归家,多获重利。”

▲ 武胜·沿口古镇

码头所处的地理位置,对于码头场镇的形成及其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历史上很多码头场镇的兴起与繁盛,就得益于其对外通达的便利。例如,永川的松溉,清光绪《永川县志》载:“松溉镇,县南九十里,水陆通衢,历朝旧镇街市断续。” 双流的彭镇,清光绪《双流县乡土志》载:彭镇,“南通黄河,东临县治,西控崇庆州。水陆交通为双流第一口岸。” 广安的肖溪镇,清光绪《广安州新志》载:“萧家溪渡,州北百里,在竹节滩下,为渠县入州要津。” 宜宾的李庄镇,民国《南溪县志》载:“李庄镇,宋以前为县治地,滨大江又当叙南孔道,故商业繁盛,居民千余家,与宜宾交通极便。” 大安的牛佛镇,民国《富顺县志》载:“牛佛渡,在沱江左,属上东,距县七十里,水陆交通最为繁镇。”

▲ 广安·肖溪古镇

因地理位置优越而发展成大场巨市的码头场镇很多,典型的如渠县的三汇镇。民国《渠县志》载:三汇场“明建,地处宕、巴、渠三水总汇,商务最盛,号小重庆。” 宕、巴、渠三水,为川东北连接多地农乡的三条河流,“三汇”之名,即因三水相汇而来。简阳的石桥镇,也是占尽地利的大镇。清咸丰《简州志》载:“石桥渡,州北七里,通中江金堂,要津。” 石桥镇处也是成都东南方向通往巴渝与滇黔之必经道口。清康熙至乾隆时期,即有众多来自湖广、江西、以及闽粤、山陕等地的移民来此定居,经商、航运、开厂者众多。民国抗战时期,隆盛至极的石桥镇,被誉为“小汉口”。

▲ 民国《渠县志》内页

▲ 简阳·石桥古镇

舟船运输与停泊,给码头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舟船调度与补给、舟船修理与维护、商货屯集与装卸等,需要大量的工人与民夫,即直接服务于船运业的人员就很多,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大的码头。江面上百舸争流,码头边帆樯林立,船运业带动下,商业与服务业也兴旺起来,码头场上,客栈、饭馆、茶馆、酒馆、烟馆、五金店、杂货店、票号、当铺,以及其他各类工坊与店铺等,应有尽有。例如,清晚民国时期,双流的黄龙溪场仅王爷坎码头处,每日停留的船只就在百艘以上,船运的繁忙,自然带来码头场镇的兴隆。

▲ 双流·黄龙溪古镇

特有资源,以及因输运与周转而兴的诸业,也是码头场镇形成与兴隆的重要原因。前面提到的简阳石桥镇,旧名石桥井,其名因盐井而有。清咸丰《简州志》载:“石桥井,州北七里,产盐,州判分驻于此,雁江绕其左,舟楫往来,系引盐批验要地。” 资中罗泉镇,旧名罗泉井,其名也是因盐井而有。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载:“罗泉井,产盐之区也,井灶聚焉,商贾通焉,山泉下泄,为东西南北要津。” 乐山牛华镇,旧名牛华溪,一名油华溪,盛产盐煤。民国《乐山县志》载:“牛华溪,濒江,明时设,界乐犍之间,距城南二十里,场期一四七日,居民约三千余户,井灶林立,盐煤汇萃,商业富庶之区,此为县中第一,盖水陆通衢也。” 自贡的仙市镇、大安的牛佛镇、富顺的狮市镇等川南码头大场,则是因为旧时盐运业的隆兴而繁荣起来。另有一些码头场镇的繁盛,则是因为当地特色产业而兴。例如夹江的木城镇。旧时,邻近木城的各乡均产竹纸,码头场木城依靠其舟船捷运之利,竹纸生意兴隆,竹纸销售产业形成规模。邛崃的平乐镇,旧时也是纸市繁荣。民国《邛崃县志》载:“平乐坝,濒河,水陆通道,市口繁富,纸市尤大。”

▲ 资中·罗泉古镇

旧时的一些码头,或设驿铺,或置军防,或驻官署,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码头人居与建筑规模的扩增。早在汉代,蜀地的一些水道上即设有水驿,至唐宋时期,各水路上皆设有水驿。《新唐书》载:“阻险无水草镇戍者,视路要隙置官马,水驿有舟。” 至明清时期,四川各水路上仍设有众多的水驿。这些水驿,当然首选在地处要津的码头或渡口。例如,明代时,叙州府属水路上设有汶川水驿、牛口水驿、真溪水驿、月波水驿、宣化水驿、龙腾水驿、李庄水驿等。很多旧时设置水驿的码头,后来发展成码头大场,如宜宾李庄镇。设置有军防与官署机构的码头场镇也不少。清嘉庆《直隶绵州志》载:“丰谷堡,治东三十里,即今丰谷井,嘉庆五年乡镇士民公筑,直隶州盐捕州判潼县营驻防额外外委两署在焉,北达松维,南通重庆,东走巴剑,西赴省城,四达通衢,水陆要冲,县左第一重镇。” 清道光《龙安府志》载:“中坝场,在县南三十里,界接彰明太平场,水陆通衢,商贾辐辏,为江油门户。雍正七年设有巡检司。” 民国《渠县志》载:三汇镇,“雍正八年设分县以县丞补署,民国仍驻分知事。” 一些津渡要口,为设防重地,例如金堂的淮口,通江的毛浴等,古时为屯兵驻军之地。码头场上的官设机构,承担着查验、缉私、课征,以及处理各种民事的任务。例如射洪的青堤镇(古称清平渡),清乾隆时即设有“清平渡盐课大使署”,还在码头外修建了江防工事,专司产场管理、盐税征收、运务稽查、私盐缉拿、民事案审等工作。一些大的码头,还设有官家金融机构。清《治平通议》载:“各州县及码头较大舟车孔道之处,设立官银号。” 例如,前面提到的石桥、牛佛等码头大场旧时都设有官家银号,专司当地汇兑融资等事项。

▲ 金堂·淮口古镇

人员的聚居与商业的繁荣,也促进了码头场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应地码头建筑规模也不断地扩大。码头场镇的建筑设计与规划,古人充分考虑了自然地形条件和不同建筑的使用功能,以亲水就市、水陆交通方便为主要特点。例如处于文井江、味江、泊江三水合流处的崇州元通镇。清光绪《增修崇庆州志》载:“元通场,崇庆大集也。秦皖商人来蜀贸迁者,咸首驻焉。清道咸间盛时,城中商货咸仰给。南北人多住此贸易,江中船只赁货通州城。” 清中晚期时,元通场上已有人户千家,建成了半边街、东盛街、双凤街、麒麟街、增福街、涌泉街等多条街道,各街道或可直通码头,或通过小街、水巷子与河道相连;河道上还建有多座桥梁供两岸乡人来往;民居建筑鳞次栉比,其中不少高堂华屋,场上还建有江西会馆、陕西会馆、广东会馆和湖广会馆等多个移民会馆。场镇规模的扩大,也进一步提升了当地的商货输运与屯集的能力,一些滨水场镇,舟运繁忙,分布有多个码头,相应各类商货市场数量也大为扩增。例如,富顺赵化镇,至清晚民初时,建有永济桥码头、肖家码头、正码头、七十二梯码头、中渡口码头、沙湾码头等6个码头。邛崃的平乐镇,清晚民初时,设有菜市、米市、糠市、薪炭市、石灰市、茶叶市、纸市、竹篾市、鱼市、猪市、牛市等十多个草市,布店、鞋店、盐店、药铺、杂货铺、剃头铺、纸火铺、裁缝铺、铁匠铺、酱铺、烧坊、染坊等各类商铺更是多不胜数。一些大镇,甚至形成了多个集场。例如巴中的恩阳镇。清道光《巴州志》载:恩阳镇,“三场并列,对河鼎立,人烟稠密,州中场市此为最巨。”

▲ 彭山·江口古镇

▲ 沐川·箭板古镇

人员密集,行业纷杂,各码头场上以同乡、同业关系设立的帮会或行会组织也多了起来。这些帮会行会,为民间自发性组织,联络同乡、同业,以规范交易行为与维持商业秩序为其主要目的。例如,码头大场简阳石桥镇旧时组建有驳载帮、炭帮、揽载帮、囤载帮等帮会。因糖运与盐运兴隆起来的大安牛佛镇,旧时各类行帮也是为数众多,诸如船帮、盐帮、糖帮、菸帮、米行、药行等,还有同乡互助形式的“堆金会”等。船运为码头场之主业,一些大码头场甚或建有多个船帮。通常这些船帮按照籍贯、航道、渡口、商货种类等分设。帮会行会,各自多有活动和庆会,场上的一些会馆祠庙因此更加热闹起来。例如,水陆两通的新津太平场(今宝墩镇),旧时当地以花纱贸易为主业的“花帮”,每年都定期在帝主宫即黄州会馆里举行“演大戏敬财神”的活动。可以说,码头场的帮会行会,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与文化隆兴。

▲ 新津·宝墩古镇

▲ 射洪·青堤古镇

随着住民的不断增多与场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小宫观寺庙也先后在码头场上建了起来。人众心理需求与神灵信仰之外,宫观寺庙的建成往往也得益于码头场上绅商富户的倡率与捐赀。可以看到,相对富裕繁荣的码头大场,相应的宫观寺庙也多。例如,岷江与沫溪河交汇处的乐山西坝镇,至清末时,场内外分布有圆通寺、正觉寺、魁星阁、文武宫、川主庙等多个宫观寺庙。再如,涪江上的射洪青堤镇,至清末时,场内外分布有灵官庙、顶顶庙、青霞观、真武观、三皇宫、火神庙等多个宫观寺庙。宫观寺庙,为码头场镇建筑中的重要配置,自然也是聚人聚气之处。

▲ 叙州·横江古镇

▲ 崇州·元通古镇

提到宫观寺庙,尤其要说说码头场上的镇江寺。镇江寺,亦称镇江王爷庙、王爷庙。清光绪《奉节县志》载:“镇江寺,在县东北二十五里,俗呼王爷庙。” 镇江王爷,即传说中能斩除孽龙、平定水患的杨泗(也常写做“杨四”)将军,故王爷庙也叫“杨泗将军庙”。杨泗将军封号“紫云统法真君”,被道教尊为水神,故王爷庙又称紫云宫、水神庙。清同治《合江县志》载:“水神庙,县西五十里先市镇江岸,嘉庆元年知县张金铭率众新建。” 清光绪《叙州府志》载:“紫云宫,即王爷庙,又名杨四将军庙。” 杨泗信仰,早先流行于两湖地区,《中华全国风俗志》中记载:两湖地区,“各船户最信奉杨泗将军,公立庙,各船开到,例必至庙敬之。” 明清时期,杨泗信仰随着移民进入并盛行于四川各地。依靠江河和水运的码头场,大多建有王爷庙。清道光《重修昭化县志》载:“王爷庙,在桔柏渡北岸,乾隆四十六年立。” 清光绪《彭水县志》载:“紫云宫,亦称王爷庙,祀镇江杨泗将军神,舟行者祷之,各乡市镇多有。” 另有一些地方,则将大禹、李冰、赵昱等传说中的神仙,或当地的城隍奉为王爷。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所祀王爷究竟为何人并不重要。清光绪《蓬溪县续志》载:“六月六日,称王爷生日。王爷者,秦蜀守李冰,载在祀典之通佑王。然不知其谁何也,曰王爷而已。近水业贾必祭之。”

▲ 三台·郪江古镇

镇江王爷,为船帮奉祀的主神。盼望风平浪静与出行安全,从事船运业的人员将镇江王爷视为护佑神仙,王爷庙则成了码头场上船帮集会与祭祀的主要场所。例如,双流黄龙溪场王爷坎上的镇江寺,旧时就是船夫们上岸后必去之处,烧香叩拜,许愿祈福。传说每年农历六月三日为镇江王爷得道升天之日,六月六日为镇江王爷寿诞,这两天里码头场镇尤其热闹。清咸丰《南充县志》载:“凡村市建有王爷庙者,是日率演戏酬神,醵饮而散。” 清光绪《广安州新志》载:“六月三日,杨四将军斩妖得道封镇江王,各乡市码头立庙处,皆赛神演剧,紫云宫为最。”

▲ 三台·郪江古镇

滨江临水,旧时的码头场镇盛行五月端午节期间划龙舟,或曰龙舟竞渡。清光绪《江油县志》载:“五月端午,悬艾叶菖蒲于门,食角黍,饮雄黄酒,午后士女出游,龙舟竞渡,县城东关外西坪渡及中坝场渡口尤盛。” 民国《新修合川县志》:“州踞三江,各有码头,各有龙舟,然以方家沱为最。” 民国《新修武胜县志》载:人人家门悬菖蒲、陈艾,裹角黍饮雄黄酒,县治及傍江之乡市,午后并作龙舟竞渡。” 龙舟竞渡活动,为很多码头场的重大节庆活动,这样一些盛大而热烈的活动,也是码头场繁荣昌盛的文化表征。

▲ 蓬安·周子古镇

“江湖舟楫千帆市,烟火人家两岸声。” 这是宋《舆地纪胜》中辑录的时人钱守的桥亭题联,联中所描写的应该就是因水运而兴的码头场镇。通过这简略的联句,我们似乎还能联想到关于码头场镇的更多方面。历史与文化、发展与变迁,每一个码头场镇,都有着自己的故事。这里录邛崃夹关镇万福桥上的旧联一副,作为文章结尾。“安步自江上行来,喜春日踏青,夏风祛暑,秋宵对月,冬岭探梅,肘后背行囊,槛旁排酒具,游目骋怀,漫道此间无乐土;举首向楼头望去,看群峰拱璧,双虹卧波,一水中流,两街并立,门前植垂柳,桥下数归舟,山光浪影,庸知是处即秦淮。”

▲ 邛崃·夹关古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