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渐近消失的古地名“堟”

 徐平的书屋 2023-04-23 发布于四川

堟,读音 [zhuàn],是一个稀见的汉字,新编的字典或词典多未收录。堟,从土旁,作地名通名,应与地理形貌有关,即表达局部地貌特征。四川东北部“通南巴”一带,旧时就有着一些这样的地名。
通南巴,即清代以来对通江县、南江县、巴州(今巴中)三地的合称。地处大小巴山南侧,“通南巴”一带,千山万壑,叠岭层峦,地理形貌多种多样,相应的地理环境类地名也是多种多样。这些地理环境类地名中的“堟”,尤其特别,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 巴山南麓“通南巴”一带地貌
通江县,明清时实行里甲制度,清时归为“五里”。这“五里”分别是麻巴里、新昌里、长宁里、南山里、安仁里。地名“堟”,集中分布在麻巴里所属各甲。据清道光《通江县志》记载,麻巴里域内这类地名有韩家堟、屈家堟、邓家堟、薛家堟、翰采堟、马家堟、侯村堟、黎家堟、岳家堟、回山堟、吴家堟、黄柏堟、国才堟等。另有义村堟属新昌里。上面这些地名,多冠以姓氏,显然也是旧时聚族而居所形成的自然村落的名称。

▲ 清道光《通江县志》内页

▲ 清道光《通江县志》内页
以“堟”来表达一种地理形貌并作为地名的现象,“通南巴”之外的四川各地,几乎没有。当然,这样的地名大多都是小地名,地理形貌类似的邻近县地,可能有不见文字记载或不被外人所知的这类地名。此类地名存在于极小区域的情况,应该与“通南巴”一带旧时相对闭塞,以及当地的方言俗语有关。巴山南麓,山深林密,明代及以前就聚居于此的土著相对较多。“堟”字地名,很有可能形成于明代或更早的时期。其他地方没有或少见,则表明了该类地名应原生于当地。

▲ 清道光《南江县志》内页

▲ 清道光《巴州志》内页
地名“堟”,延续至民国时期还在使用中。例如,民国《南江县志》中即记载有红花堟、徐家堟、林家堟等地名。民国《南江县志》:“杨彦昭墓,在县西二百九十里九龙寨,地名杨家堟,碑刻'明敕封杨将军彦昭’数字。” 民国《巴中县志》中记载有黄家堟、太华堟、桐子堟、三合堟等地名。旧志中的地名记载,只是提及而已,这样的小地名其实际数量应该还是很多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带有“堟”字的地名越来越少。上世纪八十年代,四川省各市县进行了地名调查并编印出了各地的地名录。笔者注意到,在编印出的通江、南江、巴中三县的地名录中,仅南江县还存留着这类地名。据《四川省南江县地名录(1983)》记载,南江县各区、公社中这类地名有车家堟、石家堟、雁山堟、白岩堟、伍家堟、曾家堟、陈家堟、贾家堟、彭家堟、赵家堟、钟家堟、苏家堟、徐家堟等。其中凉水公社的彭家堟,时为行政建置大队,管辖上彭家堟、中彭家堟、下彭家堟等几个自然村落。这些自然村落显然也都是旧时聚族而居所形成的聚落。《四川省南江县地名录(1983)》:“伍家堟,过去,此堟伍姓居民较多,故名。徐家堟,清代,此地有一徐姓,考中翰林学士,故名。”

▲《四川省南江县地名录》内页
“堟”,究竟表达着什么样的地理形貌,这类地名为什么会渐渐消失,下面试着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关于“堟”字,宋《集韵》:“堟,耕陇也。” 明《正字通》:“堟,俗字,耕合也。” 清《御定康熙字典》:“堟,耕合也。一曰耕土卷也。” 根据这些古代典籍中的解释,堟,即田地中的埂或垄。用作表达地貌,或就是一种显著的条状高地。这样的地貌,在巴山南麓“通南巴”区域里很多。民国《巴中县志》:“灵应山,……后脊耸险,无路可下,仍寻原径回此山。最高设避寇乱,其脊上难容多人,惟第一、二堟,虽逼狭仍陡峭,可保无虞。” 这里所说的山脊上的堟,显然就是条状高地。
《四川省南江县地名录(1983)》中有一些“堟”字地名的解释。例如,对地名“中彭家堟”的解释为:“向东倾斜的长𡎚,绝大部分居民系彭姓。” 对地名“赵家堟”的解释为:“一斜𡎚,赵姓居民较多,故名。” 这些解释中提到的“𡎚”,读音[biǎn],也是鲜见于字典的方言用字,一般指山上高处,或半山腰处的狭长地带。与“堟”字不同,“𡎚”字为四川多地山区中常见的地名用字,“通南巴”一带尤多,这类地名也多冠以当地的大姓,例如张家𡎚、刘家𡎚等。“𡎚”,有长有短,一些“𡎚”可长达数里,例如通江县药铺乡的“七里𡎚”,据称该𡎚有7里之长。根据《四川省南江县地名录(1983)》中的解释,“堟”是一种“斜𡎚”。这样的解释,说明了“堟”与“𡎚”两种地貌之间的关系,即“堟”形地貌是一种特殊的“𡎚”形地貌。
值得注意的是,在《四川省南江县地名录(1983)》中,对“堟”字标注的读音为[yuán]该读音应是当地的方言读音。“堟”字稀见,而[yuán]之读音普遍,或许能从这个读音中找到“堟”字地名消失的原因。
上面提到的南江县凉水公社(今属元潭镇)的彭家堟,现名彭家缘(一作“彭家橼”),这应是采用同音字替换的结果。“堟”与“缘”,偏旁不同,意义迥异。另外还有个别地名中的“堟”,被改写成了“院”、“园”。用同音字替换,虽然是一种消除地名生僻字的方法,但其原有的表达意义可能丢失。
这里还要特别提及另外一个字——塬。“塬”,读音亦为[yuán],作为地名用字多见于西北黄土高原地区,表示一种台状高地。四川各地很难见到使用该字作为地名通名。然而,《四川省通江县地名录(1983)》中,却有了一些带有“塬”字的地名。例如,罗家塬、舒家塬、赵家塬、何家塬、冯家塬、殷家塬、向家塬、秦家塬、朱家塬、苟家塬、伍家塬、刘家塬、大青桐树塬、黎家塬、包家塬、张家塬、斑竹塬等。这样的一县之中较多的使用“塬”字地名,于四川全省来说可谓是“绝无仅有”。前面谈到,通江县旧时有很多的“堟”字地名,现在则完全不见。一类地名集体消失的情况,应该不会发生,但又确实如此,这极有可能也是地名同音字替换的情况,即原来的“堟”被替换成了“塬”。
综上所述,“堟”字地名集中于“通南巴”一带,与当地的地理形貌,以及方言俗语有关。经年累月,使用该字的地名渐近消失,其主要原因是“堟”字生僻而采用了同音字替换。
关注本公众号,阅览更多文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