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孔子对日常饮食有哪些要求(四)(10—8—4,讲于2022年3月27日)

 惟虫能天 2023-04-24 发布于河北

作者心语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共修,同登善域。


点击上方按钮  收听朗读音频

 

 

自得

孔子对日常饮食有哪些要求(四)


孔子提出第五个不食是,不时不食对此有两种解读。一是认为孔子说的不时,是指不按正常饭吃饭。古人一天吃几顿饭,饭点如何安排好像不太固定。一种是一天吃两顿饭,上午810点一顿,下午46点一顿。有一种是一天早中晚吃三顿饭。现在的人一般都是一日三餐,吃两顿饭的较少,除严格持戒律的人之外,只吃中午一餐的更少。佛教信众一般倡导一天吃两顿饭,即过午不食,这也自有道理

一般而言不吃早餐的习惯是不可取,晚餐可以不吃,但起码应少吃,且不应吃的太晚太多太油。无论从哪个角度说,孔子说的不时不的原则应该重视。关于不时不食还有一种理解,说孔子指的是不是当时产的蔬菜水果不要吃。古时没有温室大棚,反季节蔬菜水果等可能极少,另外也没有或少远途运输食物,所以不时不食的要求比较容易做到。现在不同了,到处都是反季节的,乃至各地生产的蔬菜水果因之不是当地产的食物不食已难做到。但从天人合一养生角度来说,孔子不时不食的要求肯定有道理的还是注意为好

孔子提出的第六个要求是割不正不食。这里可能主要是指肉而言有人认为,不以其道割的肉不正在古代肉的切割有规定,不符合礼制孔子不主张进食古人吃肉主要是大块吃肉,不像现在一定要切成肉片肉丝肉丁即使在时下无论是烹调尤其是做肉食生意,也很讲究肉的分切割,即使其他食品也一样,注意形状的美观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孔子提出的第七个要求是不得其酱不食。酱在古时有多种,现在更多。什么食物配什么酱,其中大有学问搭配不当就是不得其酱酱的作用不仅是调味,还有养生治病的功效。

自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