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能让辱师恶行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

 南山木铎 2023-04-24 发布于山东

近期,某中学一男生,在老师转身写字的时候,竟然堂而皇之走上讲台,连扇老师几个巴掌。这是什么行为?这是学生还是黑社会流氓?一直以来尊师重教的中华大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

以前真是没有太关注这个问题,这次上网搜索一下,竟然发现辱师事件时有发生、层出不穷。一件事情发生一次是偶然,多次不断发生,就需要我们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我觉得,辱师行为不断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思政教育的失效。我们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政,将其放在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来没有放松。那为什么还会有这些不好现象发生在孩子们身上呢?关键是教育方法、方式存在问题,孩子们只是作为知识学习,并没有入脑入心,更不用说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了。

二是没有保护机制。每次发生辱师事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没有理直气壮的站出来为教师撑腰说话,处理结果总是瞻前顾后、畏畏缩缩,最终不了了之。这样的结果是助长恶习!真是为中国枪支管控叫好,不然真是不堪设想。教师也是人啊,受法律保护,打人犯法,即便教师法管不了,民法、刑法总有相关规定,打人者应得到法律制裁。

三是青春叛逆与不良媒体影响。如果是这种情况,孩子还可原谅。处于青春叛逆期,一时冲动,或者要在全班面前逞能,压制不住情绪做出出格的事情。这样的请看我,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积极疏导。还有就是目前网络空间鱼龙混杂,暴力、暗黑内容对孩子影响较大,不排除出现模仿行为。

四是社会舆论与冷漠看客。我在媒体居然看到,为辱师行为叫好的人,这是什么导向?这些人不是居心叵测,就是故意为之。更多的是冷漠的看客,于己无关,高高挂起。我去过一些周边国家,他们的校园里,大都设置孔子塑像,学生要经常给孔子行礼。这种仪式感有助于培养学生尊师行为,有助于形成社会尊师氛围。

长此以往,受辱的教师得不到正确的对待,肯定会心灰意冷。被学生打过的老师在上课堂的时候,看到学生还能那么热爱吗?对自己曾经热爱的教育事业,还能那么无私的奉献吗?我想很多老师的想法就是大不了我不管了,对学生的成长不管不问,对教学的质量不管不问,爱咋咋地。虽说辱师看似是对老师的侮辱,是对老师的打骂,其实是对教育的践踏,长期下去,还是教育质量下降,还是孩子受影响。那么,如何让辱师恶行不再发生呢?我想这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一是教育部门要切实保护教师权益。 现在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大多数时候是在管老师,而不是为了老师去发声,去维护老师的权益。当学生与老师发生纠纷的时候,学校一方更多的考虑的是来自学生和家长的压力,教师作为在学校拿工资的职工,属于内部事务好处理。要杜绝这些短视行为,最根本的还是要从立法上解决问题,把老师的权益放在法的保护下。

二是,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翻开世界历史,无论哪一个强大的帝国,都是无比重视教育的。家长要在言行上给孩子做榜样,让孩子从小形成尊师的习惯。社会各界、社会媒体,要做好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倡导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能成为不尊师、不重教的重灾区,要从自身系统里做起,切实改变衙门作风,把尊师重教做实做细落到实处。

三是,切实重视青少年学生的思政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孩子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讲大道理,要采取孩子能够听得懂、看得见的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要注意青年孩子青春叛逆期的心理健康问题,切实做好引导、教育、陪伴,让孩子有健康的心态,阳光的心态,让孩子健康的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