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念屈萼同志(一)

 鄂中京山 2023-04-24 发布于湖北
屈萼同志是湖北省天门县人,1920年11月20日,出生在天门小板鱼嘴村的一个贫农家庭。1930年,因天灾人祸沦为乞丐,流落四方,两个妹妹被卖作童养媳,他和父亲给地主、富农当长工,有时还给镇上的茶馆做帮工,在杂货铺打杂,小小年纪就积劳成疾,但他并不安于苦命,十六岁就独自外出,闯天下。
1936年,湖北安陆巡店的陈树德、蔡汉卿等人组织了以“大洪山”为名的汉流会,其口号是“兴汉灭满,反倭灭洋”。屈萼同志参加了这个组织,除参加几次“开堂”活动外,还为陈树德传递过信件。后又被国民党抓丁,也曾被土匪掳掠,清醒地认识了国民党与土匪官匪一家的现实。逃离土匪队伍后,经陈树德介绍,屈萼同志认识了中共安陆县负责人曹冰清、肖松年。1939年8月,经曹冰清介绍,到驻京山县八字门的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司令部参加了革命队伍,同年9月18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屈萼同志参加革命队伍后,历任京应抗日游击大队分队长,京山县抗日自卫总队第一游击大队队长,宋应工委书记,剿匪指挥部政委兼联乡办事处主任,曹源区委书记,京应(后改为京山县)县委常委,支前指挥部副指挥长,社会部部长,民运部部长,公安局长;荆州公安处科长;公安县委书记;此后一直在检察战线工作,历任最高人民检察署中南分署检察员,副处长,湖北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处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员、机关党委委员、处长。
屈萼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屈萼同志自1982年2月5日,病逝于北京,离开我们已近30年,我们每每追思故人,念及他所经历的艰难困苦的革命历程和坎坷多舛的人生道路仍是心潮起伏,不能自已。
抗日战争时期,他曾陪同京山县委社会部长徐履青深入虎穴,接受一支国民党地方部队的投降,敌方背信弃义杀害徐履青同志,捆绑关押屈萼同志,屈萼同志坚贞不屈,誓不变节,后冒死逃出狼窝;解放战争时期,中原突围,他率部跳下悬崖,在极其艰苦恶劣的环境中突出重围,将队伍带出险境,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却为此留下了终身残疾;建国后,他曾参与了大案、要案的审理,认真仔细,严格执法,为新中国的法制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十年动乱期间,他被打成叛徒,隔离审查十年,下放五七干校挑粪、种菜,虽然沉重的体力劳动折磨人的肌体,无休止的审查、被人监视的精神压抑令人苦不堪言,但他仍以能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劳动而感到欣慰。他坚定不移相信党组织,最终一定会澄清史实;此时,他仍能保持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竭尽全力做好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屈萼同志出生在天门县,早期革命活动主要在京山县。现应天门县志办公室和京山县政协文史办公室之邀,将屈萼同志的革命斗争经历整理成文,以表家人对屈萼同志的怀念。
沉着不乱 巧斗敌寇
1941年8月,屈萼同志担任游击大队大队长,主要负责区中队、各乡武装、武工队以及全区民兵的组织工作,他一边动员各乡青壮年参加抗日斗争,扩大新四军的队伍;一边与区中队队长胡正培一起率部队到顾家场、同兴集和源泉镇一带展开游击战,破坏京皂公路和公路沿线的通讯线路,如遇到小股的日伪军,就予以消灭。同时,他还做争取伪军的工作,曾经在汤池争取了一个伪军班长,并让这位伪军班长回去做下属的工作。他还协助武工队向两面派保长、士绅宣传我党的抗日和统战政策,以利于抗日武装开展斗争。
有一天晚上,屈萼和胡正培同志带领区中队和梅花岭的基干民兵大队、乡自卫队数十人去京皂公路夜战破坏公路,在曹永场至九里岗的5公里路段上,挖断了数处路面,割断了敌人的通讯线路,完成预定任务后,部队撤向大月山北麓的栗子林王关,天亮时,前卫哨兵报告发现敌军,屈萼同志立即命令部队抢占大月山制高点,来到山顶后,看清了这股敌人有日军也有伪军,数量是我军的三倍,两军相隔一个数百米的山坳,敌众我寡,进退都会带来巨大伤亡。当时情势非常危急。这时,敌人没有弄清我方的情况,也不敢贸然行动。于是派人喊话,要求我军指挥员徒手到山坳的中间地带见面,我军也提出了同样的条件。屈萼同志下定了牺牲自己保护革命武装的决心,交代胡正培同志密切观察,一旦发生不测,立即带领部队转移,同时派出人员向上级报告,争取增援。屈萼同志来到山坳中间地带与日军指挥官见面,了解到这股日伪军是刚刚从皂市方面开来,要去京山方面换防,路过永兴镇。日酋通过翻译问屈萼同志是什么队伍。为了迷惑敌人,屈萼同志就说是新四军独立营的。日酋问新四军有多少人马,这时候王冲一带的山村炊烟四起,薄雾迷蒙,一些农民扛着冲担上山砍柴。屈萼同志就指着身后说,那些都是我们的部队。敌人也就信以为真,当即约定互不接火,三天后到源泉镇谈判。于是日伪军先撤离,我军在敌人撤走后,安全返回了王冲。
在敌众我寡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尽管屈萼同志参加革命仅两年,还是一个21岁的青年人,但他有胆有谋,能与敌人巧妙周旋,镇定自若地化险为夷,确保我军避免了无谓的牺牲。
此后,屈萼同志调任宋应工委书记兼剿匪指挥部政治委员(指挥长是熊光武同志)。他与熊光武同志带领一个连和一个手枪队及区中队,仅用三个月时间,打通了京山通往白兆山的联络线,剿得土匪无处藏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