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了讲夷平面,我搬出了托尼老师~

 羊羊的地理教室 2023-04-24 发布于浙江


有同学在后台留言,希望我们讲讲夷平面,这个词在教材中没有详细介绍,但地质地貌类的试题中却常常出现,到底什么是夷平面呢?它又是如何形成的?看完今天的文章,也许就能了解它。


 01 
  夷平面是什么?

所谓“夷平面”,是指由各种地质作用下被夷平的陆地表面。外在形态上,就是多个齐平的山顶组成的平面。

“夷平”即夷为平地,“面”指表面。夷平面,字如其名,一望如平湖。例如五台山的山顶平地就是典型的夷平面。

五台山夷平面,
是华北地区形态最典型、规模最大的高山夷平面,
是华北地区最古老的准平原遗迹。

五台山夷平面│图源:山西经济日报

 02 

  它是如何形成的?

夷平面虽较平坦,但也不是完全水平,依然会有波状起伏,只是起伏程度不大,总体趋缓而已。

那是在谁的作用下趋于平缓的呢?

主要是外力作用,夷平过程主要依靠侵蚀(削高)和堆积(填低)等多种方式作用来实现。我们把夷平地表的地质作用称为夷平作用

其实夷平面的形成过程,可以看成是地质作用力在为地表“换造型”。


【造型师1号】内力作用
负责决定基础造型,风格粗犷,喜好“高低不平”;

【造型师2号】外力作用
负责改变基础造型,风格细腻,喜好“削高填低”。

两位造型师可能同时工作,也可能单独出场。夷平作用的主力是2号造型师,到底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到2号的造型结果呢?

  • 1号造型师奠定的基础——前期的大地构造


虽然,现在的地表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在全球范围内,内力作用的主导地位还是不可撼动的。它使地表“高低起伏”,给外力作用提供了发育前提。

  • “地表”这个家伙本身的状态——岩性


岩性,是沉积在陆地或者盆地中的松散矿物颗粒(如砾石、砂、黏土)或有机物质(如生物残骸)。有的地区岩性坚硬、有些较软。就像每个人的发质不同,发质状况当然会影响到最终的造型效果。

岩性会影响夷平面的形成时间,还会影响它的保存状况。比如,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相比坚硬岩石组成的地区来说,软弱岩石组成的地区达到夷平状态所需的时间更短,而发育在坚硬岩石上的夷平面则保存得更好。

  • 2号造型师本身的功力——气候和侵蚀基准面


2号造型师的每一种形式(风力、流水、冰川等)都与气候有关,水热条件决定了哪种夷平作用占主导,这会影响夷平面的发育和保存(本文后面天山的例题中,就考到了这个问题)

还有侵蚀基准面,它会影响夷平面的发育时间,以及形成后的原始高度。侵蚀基准面越低,达到夷平状态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夷平面形成后的原始高度就低。

PS. 侵蚀基准面是啥?如果有疑问的话,可以点击这个链接复习👉为什么地壳抬升后,河流的下切侵蚀会增强?

  • 1号造型师中途来干扰——后期构造运动


如果外力作用(2号)在夷平地表的过程中,内力作用(1号)不来捣蛋,地壳长期稳定,那外力作用就能“安心工作”,削高填低的作用显著,容易形成比较典型的、规模较大的夷平面。

但如果在外力夷平的过程中,内力作用的存在感还是很强,地壳运动就可能导致岩层出现断裂和褶皱,这些都有可能让夷平面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

  • 改变造型所花费的时间


夷平过程的时间越长,这个地区的夷平程度越高,地面也越平缓,形成的夷平面就越接近侵蚀基准面。

夷平面是地貌演化过程的产物,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还可能形成多级夷平面,表现为多层高度相近的山头组合地貌。这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去天山看一看。


 03 

天山古夷平面

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内,天山经历了“褶皱隆起——剥蚀削平——断块隆升”这样一波三折的过程。

内力作用下地壳抬升,

地面隆起成山。

👇

后又被外力剥蚀、削平,

形成近似平原的地貌。

👇

接着造山运动又开始了,

内力作用:地壳抬升)

天山开始分级、分层次地呈断块上升。

👇

原来统一的夷平面被分成三级,

阶梯状上升,

形成了今日天山的大致轮廓。


(点击小羊查看答案)


天山古夷平面呈多级分布,这样的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先因板块挤压地壳隆起抬升,然后在地壳较稳定的阶段,受到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形成了早期的夷平面。

然后板块继续挤压,古夷平面出现多个断裂带,断裂处出现断块抬升,各个断块的上升幅度不同,最终形成了三级夷平面。

夷平面形成之后,最后的保存状况往往与外力作用的强弱有关。在不同海拔条件下,外力作用的主导类型会有差异,侵蚀强度也会不同。

海拔较高处,终年严寒,外力作用以冰川、冻融作用为主导;海拔较低处,受高山冰川融水、山地降水影响较大,流水作用的侵蚀程度更显著。相对于流水侵蚀而言,冰川作用对地表隆起部分逐渐剥蚀、切割作用的破坏性较小,所以说高级夷平面保存较完整。

 04 

  来,做道题再走~

夷平面是指各种夷平作用形成的倾斜度为1‰~2‰的陆地平面,有准平原、山麓平原等类型。夷平作用是外力作用于起伏的地表,使其削高填洼逐渐变为平面的作用。西秦岭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地质时期气候温暖,夷平作用显著。下图为我国西秦岭及周边夷平面地形剖面图。


 参考答案 
(上下滑动查看)

1.B
【解析】西秦岭位于我国季风区,且降水量较多,在夷平作用过程中主要受流水侵蚀作用影响,B正确;风力侵蚀多为干旱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A错误;冰川侵蚀只存在于高纬或者高海拔地区,由图可知西秦岭夷平面海拔不足3600米,且位于温带地区,不符合冰川存在条件,C错误;该地区不是石灰岩沉积地貌,流水溶蚀不是主要外力侵蚀作用,D错误。故选B。

2.D
【解析】西秦岭经过夷平作用形成夷平面,说明夷平时期已经为陆地,海退和海侵不明显,A、B错误;从构造运动角度来看,地壳稳定时期,地面经过长期剥蚀一堆积夷平作用,形成准平原(保留一些孤立残丘,但起伏和缓,近似平原);之后地壳抬升时期,准平原受外力作用切割、破坏,准平原残留在山顶或山坡上,形成夷平面,由此可见,在西秦岭每次进行大规模夷平作用的时期,该地区处于地壳相对稳定期。C错误,D正确。故选D。

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山河相间分布,其中三江并流区发育有三级夷平面(下图),是横断山区抬升过程中,由各种夷平作用(外力作用于起伏的地表,使其削高填洼逐渐变为平面的作用)形成的起伏平缓的陆地平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每一级夷平面主要由

A.地壳运动形成    B.火山喷发形成

C.风化作用形成    D.侵蚀、堆积作用形成

4.最早形成的是

A.高原夷平面       B.高原盆地夷平面

C.高原谷地夷平面  D.高原深切河谷区

 参考答案 
(上下滑动查看)

3. D

【解析】结合材料分析,夷平作用指“外力作用于起伏的地表,使其削高填洼逐渐变为平面的作用”,地壳运动是横断山区形成的主要原因,却不是夷平面形成的原因,A错误;该地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有些山体地形地貌是由火山喷发形成,但却不是每一级夷平面形成的原因,B错误;风化作用包括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风化主要是指岩石发生破坏和改变,并不是这种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C错误。夷平面主要由外力侵蚀、堆积形成,D正确;故选D。

4.A

【解析】地面经过长期剥蚀、堆积(夷平)作用,形成准平原(保留一些孤立残丘,但起伏和缓,近似平原);在这之后,地壳抬升,准平原受切割破坏,残留在山顶或山坡上的准平原,称为夷平面。所以最早形成的应该是位置最高的,最早形成的高原夷平面,A正确;其他的高原盆地、高原谷地夷平面、高原深切河谷区,原则上都晚于高原夷平面,它们依次形成的顺序是:高原夷平面、高原谷地夷平面、高原深切河谷区,B、C、D三项错误。故选A。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