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三月养生专题终章:合

 丁香花开传四方 2023-04-24 发布于山西

无经方不中医

求医不如养生

养生不如寡欲

文字整理:中道之医同修

总校对编辑:郁玫

图片
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生而勿杀

前面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这是一个“生”的季节,接下来就和你讲在行为上应该怎么做,要“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

“生而勿杀”不是我们平常理解的不要杀生要放生,这一句本质上并不是这个意思,但是你要理解成这样也可以。“生”不是指去放生,是要我们去成就别人,别人想做什么事儿你去帮助他完成。类似于佛法中讲的“四摄法”,度人的四种方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布施是去成就别人,别人需要去做功德,你便成就别人的欢喜心;别人想做一件事,你助他完成心愿,这叫做“生”。

“生而勿杀”是要去做成就别人的事,君子成人之美。例如晗晗想买老绣片,村长给钱,买!晗晗一开心,再给你生一个,哈哈!春天本来天地都是在给予,天生阳气,地育万物。万物想生,天来供阳,地给万物供阴,万物才能生发。人也要符合天地之道,我们也要这样做。你需要什么,我提供你什么,需要阴给阴,需要阳给阳。广义的“生”是成就,成就天下人做不到,那就从身边的人开始,让最亲近的人先能生起欢喜心。

这个“杀”也不是杀生的“杀”,春天是生气,秋天是肃杀之气。肃杀之气不是杀而是降。春天的气是往上,往外发的;秋天的气是收敛的叫做杀。就像以前捆个东西,把东西杀紧一点,就是勒紧一点。

“生而勿杀”,本质不是讲杀生这件事,如果理解成放生,就完全错解这句话了。“生而勿杀”是去成就别人,而不是增加障碍,使绊子,困住他不让动不让行,这就是“杀”。春天草木要生发,忽然来了一场雪,这场雪是杀,直接把草木要生发的气打压下去了。广义的说,我们要多去赞美别人。别人有欢喜心,你却去打压,让别人很愤怒,这不符合春天的气,不符合天地的道。阻碍别人,贬低别人,打压别人,给别人增加障碍是“杀”。春天我们要去成就别人,佛家的四摄法讲的其实就是“生而勿杀”。

:予而勿夺

知道了“生而勿杀”的意思以后,后面两句就明白了。“予”是给予,天地是要水给水,要光给光,天地从来不觉得给予万物是为了自己。你想生长,天地就帮你成长,你缺水就给你水,缺阳光就给你阳光。等长成以后,天地不会说是为天地而生长的,不会居功。“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也是不仁。当给予的时候,并不会想着做这个事是为了回报,“夺”就是回报。你投资是为了从中获得回报,这就是“夺”。佛家讲的行“无相布施”,只是在布施,没有想着回报这件事。

只求耕耘,不问收获。实际上达到这种状态,比布施后还想索取回报要收获得更多,这是“予而勿夺”。不是夺别人的东西,而是在给予,在做“予”这件事的时候也不会因为给予了,便想要获得什么回报。

今年投资100万,明年挣回200万,表面上你投入资金是“予”,其实本质是“夺”。跟西方一开始对我们的投资一样,帮你建造各种铁路设施,只是为了今后更好地抢夺。刚开始给我们国家建铁路,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打开国门,更方便地掠夺财富。刚开始全是“予”,到最后全是“夺”,西方的“予”是正儿八经的“夺”。包括现在的免费体检,不要钱,看起来对你多好多好,最后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夺你的钱,夺你的命,这都是骗子干的事。现在整个社会都在干“予而后夺”的事。例如钓鱼,撒的鱼饵打窝,是为了鱼好么?不是的,是为了更好地钓它们上钩,更好地夺它们的命,谋财在先,夺命在后。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该收获的时候自然就成熟。把庄稼种上以后,只管把杂草除一除,剩下的靠天生地长,该成熟的时候就成熟。如果想去拔苗助长,实际上就是想更快地去夺它的果实。

图片

:赏而勿罚

这个“赏”不是奖赏的“赏”。万物随着春天之气生发,“赏”理解为观赏、欣赏。我们欣赏万物的生发而不去摧毁它,不是赏赐的意思。“赏”是观赏的同时抱有一种喜悦的心。别人做一件事成功了,内心由衷地赞美、赞叹,像佛家讲的“随喜赞叹”。

彬哥的菜烧得真好!刚子的花插得有意境!晗晗的饭做得真香!对人称赞,即是一种赏,这种赞赏比赏赐东西更让人内心愉悦,对不对?肯定别人,称赞他人,从内心发出对别人的赞美。多赞美别人、鼓励别人,不要去打击它。例如春天骂一朵花,长得那么丑还要去生发,花开那么丑还要去开花,这样会把植物骂死的。如果去夸一朵花,开得好美!这就是赏。如果来了一个人,村长把他骂了一顿,这就是罚。你的恶言恶语,对人来说就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惩罚。

赏来自于赞美,罚来自于咒骂,咒骂是自然界最大的惩罚。春天都不能做这样的事。古代春天都不杀人,所以才有“秋后问斩”,正好应了秋天的肃杀之气。所以从象上讲,春天也不要去做一些伤天害理、杀生的事。“劝君莫食三月鲫,劝君莫食三月蛙,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我们出去赏花,赞叹这片花真美,这都是在给天气补气。很少人知道我们的正念可以给天地补气。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心起咒怨,周围就会充斥着雾霾和沙尘暴,都是怨气所生。处罚、抱怨、谩骂,整个世界也会风不调、雨不顺,世间充满戾气,就会爆发瘟疫,是一种咒怨所生的戾气。

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这三句是告诉我们在春天要如何去做。这三句话村长讲之前也没有特别明白,讲着讲着就通了。你如果能做到这三句话,再加上前面的“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活中会变得更和谐美好,真正就有生机了。

图片

: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这些都是应了春天的气,天地都是给予的,无私的。人也要合天地之道,如果违背天地之道,便是没有合春天之气,没有应生之本。这就是养自己的生机。养生之道是不是很简单?你能不能做到?能做到是“养生”,不能做到就只是“养身体”,养身体最终是养虎为患,因为六根说坏就坏,六贼说死就死。养身体就像农夫和蛇。要知道“养生”到底在养什么。现在是春天,你能不能应天地之气,得到浩然正气?得此气才能得此道。得了此道以后才能再反过来得正气,是一个良性循环。如果是养身体,吃了很多肥甘厚腻,最后反而各种富贵病。养身体是一个恶性循环,养生是一个良性循环,生生不息,生生世世的志都不会磨灭。

听村长一席话,胜养十年猪,村长是养猪专业户,哈哈。“赏而勿罚”是要多肯定别人,包括自己的孩子。如果你辅导孩子作业,一句“你这写的是什么呀!”这就是罚,孩子得了你这个罚的气,非常不利于他的春天养生。夫妻两个吵架,也很不利于两人之间的生之气。要多赞美,但不要奉承,阳奉阴违,要发自内心的赞美,别人能感觉到,人都不傻。现在很多孩子慢慢变傻,都是被父母给骂傻了。父母不去欣赏,而多是“罚”。你不妨说“孩子你现在已经画得很好了,如果再过一年相信会比现在更好”,这是在给他能量,完美是宇宙间莫大的能量,因此不要吝啬。对于万物来说,春天的天地是父母,对于孩子来说,在他们成长期间,父母就是天地。天地俱生,都要去赏而不是罚。

现在很多孩子总是被罚,情绪会受影响,五脏会不和,家长春天给孩子“上刑”,反而要像前面说的缓其刑。村长见到很多初中甚至小学的孩子已经抑郁了,村长九岁时候还光着屁股糊一身泥巴地满村跑,现在的六七岁岁小孩看着跟大人似的,这不是好现象。小孩子都有叛逆期,父母以为罚了以后会好,结果孩子对着干,孩子再罚回来。如果是互相赏多好,但是赏不是溺爱,不要做得太过。什么事情中庸即可,惯子如杀子,做过了一样是杀子。太注重成绩,让小孩子学太多东西,往往适得其反。小布哒在山里基本什么都不学,天天在山里跑着玩,只管让她绽放自己的心性和天性。

学那么多东西有什么用?村长大学毕业之前都是文盲,大学毕业之前什么书都没看过,都是文盲,以前学过什么都记不清楚。村长因为是音乐专业,初中过后基本不学文化课。现在回想那时学的什么函数什么几何,已经完全不记得。如果一本书能读懂,其它全都能开。读《论语》,《道德经》,《佛经》,《诗经》都好,只要在一部经上能开悟,其他全通了。

像现在的村长,随便拿本书拿来都敢讲,任何一部佛经,亦或是儒家的书,道家的书,都敢讲,没有看过也敢讲。不管讲对讲错,哈哈。村长就是敢讲,讲的对或者不对未知,胆子比较大。村长玩QQ的时候,起名叫照亮天。村长妈妈说:“儿啊,不能起这个名,这名太大,要照亮天,咱压不住”,现在叫了圆光,还是照亮天,又叫回来了,还是要把天照亮,哈哈!

胆大是少阳经旺,少阳的能量来自于少阴,就像宰相的权利来自于君王。君王有权,所以宰相有权。如果君王是个混球,宰相也是个混球。君主是心,是少阴经。胆的能量来自于少阴。心火旺胆火就会旺,如果肾旺,少阳三焦就会旺。少阳包括了胆和三焦,少阴包括了心和肾。胆和心能量相连,肾和三焦能量相连。如果心火旺,胆火就会旺,胆火旺会口苦,喝完酒以后会心火旺,会口苦,相火旺则口苦。如果肾弱,三焦经就会弱,气化会变得不利,身体容易积水,这时候要用肾气丸。

现在人不是旺,是亢,亢和旺是不一样的。例如少阴经旺盛,太阴经旺盛,这是正气。亢就是过了,这不是赞美词,家庭兴旺是好的,如果家庭兴亢,这不是赞美。“亢龙有悔”,飞得太高了太过了。村长是少阴经经气很旺。胆经的能量来自于心经,来自于心火。

你看村长一骂起人来也是挺亢奋的,也不困了。经外之热是虚火。这个火如果身体能吸收的话,那就为你经气所用,用不了的那些火跑出来以后叫虚火,不是实火,实的东西都是你能用的。身体用不了的火属于邪气,身体要把它给逼出来。包括睡电热毯导致嘴上起泡、嘴干眼干,这些火都是用不了的。阳明经气跟这个燥气不合,身体会把燥气给逼出来。或者你吃辣椒,吃一些辛辣的食物导致脸上起痘。

这个热也不是正气,是邪气,身体要把这个邪气逼出来,表现出来是舌头上起口疮或者脸上起痘这些反应。身体用不了,就会想办法把这个热给逼出来,以免与你体内的正气相冲。就像有人来村长家做客,跟村长不对脾气,村长要想方设法把他赶走,表现出来的是门口打架,是正邪相争。在嘴上起口疮,脸上起痘,就是把邪气往外逼的一个表现。邪气出来就好,如果出不来,要往内脏里走,那就麻烦了。这痘儿是起在脸上好,还是起在肝上好?起在肝上就是肿瘤,还是出来好。

图片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你遵循前面说的就不会逆,逆了就会伤肝。你罚小孩子,春天该赏,你没赏,反而罚,结果导致小孩子抑郁,心堵了造成肝经郁结,也是伤肝。春天肝脏的气应该是舒展的、调达,被你一顿熊留给抑郁了,肝气憋住了。伤了肝之后,夏天发为寒病。

按照六气来说,现在的气是少阴君火,按照整个春天的气象来说现在还是春气。春天应木,春天五行属木,春三月对应的五脏是肝。因此一定要让厥阴之气顺利生出来。到了春天的时候,外界阳气要生发的时候,你身体的寒气如果生不出来,必须从厥阴,也就是身体的最深层次,一点点往外发出来,发到少阳到三焦,到夏天正好一出汗,整个春天的腑寒、久寒就全都发出来了。

现在的人春三月往往没有养好。第一是情志方面,违背了我们说的生而勿杀;而从行为上也不合于春天之气,不去接触太阳,当天地俱生的时候,身体的寒气升不出来。天刚一热就把空调打开,有时候天气热得很快,可能忽然会一下热到二十七八度,人一看受不了,立马打开空调。但是天气还在春天,还在往外发的阶段,相当于草木正在生发,忽然来一场雪。肝气还在舒展条达,这个舒展之气就被杀住了,没能发出来。结果导致这一整年,寒气一直居于体内想往外发,发到夏天该往外出汗的时候也没出来,这个寒气只能滞留在身体里,造成现在人最常见的一种病——内有久寒

“内”是指内脏,是内脏里面沉积的久寒。这些寒气春天没发好,本来夏天好好出点汗便也能把寒气发出来了,结果空调冷气一打,还是没能发出来。夏天出的汗只是表皮肌肉里出来的汗,并不像春天一样,一点点从最深层次的厥阴往上发出来的汗。夏天虽然出了汗,但是身体最底下的那个阴寒、久寒发不出来。夏天的汗只能把太阴脾经肌肉这一层的寒发出来,真正潜藏在少阴经和厥阴经的陈年久寒是发不出来的。最深的这个寒怎么发?一定是春之气,让身体从春天的时候开始往外一点点发,不能违背天地之气。所有的树都不是一夜之间长满叶子的,都是从根部一点点往外发,这才是顺应天时。

如果逆了这个气,寒气没有从身体最底层发出来,那就会在最里面憋大招,这个大招就是以后长成个肿瘤。肿瘤不就是寒吗?久寒,寒则凝,你身体里起的那些包块、结节、癥瘕、肿瘤、息肉都是凝结而成,因寒而生,寒则凝聚。再柔软的东西,拿冰箱里一冻,全部变硬,就是这个道理。这个久寒都是在你身体里面,内有久寒,内是指脏寒,脏寒特指厥阴经里面的寒,厥阴病这个寒发不出来,女人表现出来是痛经。现在的痛经太多了,还有不孕不育症。男女都一样,男性也有。男子精液不液化,成了块;女人不来例假或者痛经、不排卵、子宫寒,或者可以排卵但是怀不上,或者怀上流产。现在这种情况太多了,这是怎么回事?都是因为厥阴经寒,厥阴经是我们的生殖经,专门管生殖的经。

蚩尤这一族把我们整个民族的生殖经给整寒掉。蚩尤的目的就是灭我们族,让我们整个种族人口减少,这是个天大的阴谋。从计划生育开始就减少人口,还让整个民族的体质尤其是厥阴经变寒,让女人生不出孩子,都是源于内有久寒。现在打的宫颈疫苗,这个疫苗一但打上,不孕不育率会增加更多。因为西方的疫苗本身就是个骗局,就是不让你怀孕,不是为了给你预防病的。他们的“予”是为了更好地夺,是“先予后夺”。所以就算女人痛经吃了中药调理好,过段时间发现又疼了,反反复复的。这是因为你厥阴经的那个寒气没有真正发出来。

如果厥阴经的寒气发出来,厥阴经一旦暖和起来,嘴唇马上会变红润。现在有几个女人不涂口红嘴唇还是红润的?我们走在大街上,看看还有几个女人不涂口红,但是她唇红齿白。现在嘴唇都是青的、白的。唇纹是厥阴在管,是生殖脉,嘴唇很敏感,属于性器官,它也是属于生殖经。现在女人嘴唇干裂,你就知道子宫里有淤血,淤血下不来,就形成一些包;嘴唇陷下一块,嘴唇起皮,嘴唇很白很青,就是宫寒。这是经内有久寒,就潜藏在你的厥阴经。

今年春天没发出来储藏一部分寒,明年该发没发出来又存储一部分寒,这个寒气在你身体里存十年以后,身体里面的整个厥阴经已经寒成冰块。这个寒找不到出口,潜藏在经气里边。整个厥阴经被寒化,身体没有了能量,生殖肯定会受影响,这是现在不孕不育症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厥阴经寒,这属于久寒。

我们可以从脉上看出来一个人是不是内有久寒。每个季节都有本脉,春天的脉偏弦,正好是肝经很旺盛,所以偏弦,春脉弦。夏天的脉,是属于心火脉,会洪大。夏天阳气在外面,摸这个人的脉,脉是浮的,是粗大的,这是正常的脉,会偏大偏浮。 夏天的脉应该是轻轻一搭摸到很大才对,因为夏天我们的气血都鼓动起来了。如果夏天的时候,一摸对方的脉,脉摸不着,或者脉微,只有一点点。自然界的阳气都起来了,你的脉却没起来,就知道身体寒气有多重,纵然外面的阳气那么盛,都生不起来你的脉,这是内有久寒的一个脉象。很多女人还以为自己没事,但是她的脉不会说谎,通过脉你就知道这个人是不是内有久寒。

如果特别怕热,稍微热一点就受不了,身体内极寒还怕热,为什么?身体内稍微有一点热,但是这个热不能为身体所用,因此会烦躁。真正的好身体,夏天不会怕热,热以后汗出来,浑身通透很舒服。夏天有时候很热,完全不吹空调,而且去喝热水,出了汗以后很舒服,不会怕热。脉微细的人反而怕热,热一点就受不了,立刻要吹空调,越吹空调越寒,整个夏天不出汗,一点汗都出不来,大家想一下身体有多寒,正是内有久寒。这是因为春天没有让阳气把寒发出去,夏天又吹空调、吃冷饮,又把阳打压下去,整个春夏养阳,但是他却在养阴。春生夏长,春夏要养阳,他反着来,春夏养阴,秋冬养阳,这不是逆天而行么?所以逆则伤肝,所谓的伤肝其实是伤了厥阴经,接下来会导致整个厥阴系统全部寒化掉。

图片

经方中有一个方子,可以把女人陈年久寒给它发出来,这个方子叫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炮附子汤。如果你有久寒可以用这个方子。这是中道之医的核心理法之一,村长都公布出来了。只要夏天的时候,一个人的脉微,或者摸不着脉,阳气起不来,就是内有久寒。光靠脉你就给他下这个处方,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炮附子汤,少喝一些,让身体慢慢地从里面发。大家都知道当归入肝,给肝补能量,从厥阴生少阴,少阴生少阳,一点点的往外发。刚开始喝可能会烦躁,也不出汗。

为什么烦躁?因为体内的热跟体内的久寒,正邪相争要打架,所以喝了这个药就烦躁。这时候要忍住,慢慢喝,一点点喝,喝到什么时候呢?忽然有一天,哗一身汗出来,寒气就逼出来了。体内的久寒从最里边给挖出来了。所以治女人不孕不育症的那个温经汤,理法跟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炮附子汤差不多,温经也是温厥阴经,治疗女人妇科的问题。

春天可以喝这汤吗?那要看你是不是内有久寒,如果你不是内有久寒,喝这个汤可能会上火,对不对?现在只是稍微提一下这个理法。这个烦躁,就是体内的寒和喝下去的热药相争,类似“龙战于野,其血玄黄”的一种状态。热要把寒逼出去,这时的相争会让身体很难受,可能会出现一种瞑眩反应。

“药不瞑眩,厥疾弗瘳”。喝了之后或许会呕吐、暝眩、烦躁、拉稀,其实都是排邪,不一定是通过汗排,有的时候也可能会拉稀往外排。有的人喝了药之后拉清水一天拉好几次清水,这个寒也排出去了。瞑眩,暝就是困,不想睁眼,眩是晕。男女都可以喝,这个药不是只治女人,男人不会内有久寒吗?一样都吹空调,这个方子跟宋本《伤寒论》的方子组成不一样,宋本《伤寒论》的版本没有炮附子,《桂林古本伤寒论》有炮附子,叫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炮附子汤。

春天如果逆天而行则伤肝,到夏天变为寒病叫夏为寒变,今年的久寒发不出去,就会变为寒病。现在知道如何伤肝了吧?伤肝有很多种,例如该赏的时候你罚了,让人肝气郁结,也会伤肝;另外本来春天是厥阴往外发,饮食上却全是寒凉的,肃杀之气把肝经应该条达往外发给压住使之无法生发,也会伤了肝,造成内有久寒。这些都是伤肝,伤肝是伤了肝经。说到肝,可能你会觉得只是指肝脏,其实不单指肝脏,还有肝经,包括我们的生殖系统都是肝经在管。肝经包括人的生殖系统。现在不孕不育病都是因为伤了肝,导致肝经太寒,宫寒都是伤了肝经。

夏为寒变,到了夏天为什么变为寒?因为藏在厥阴的寒气在里面生发不出来,脉微欲绝。夏天虽然阳气想往外生发,但是这时的生发不能把厥阴系统的寒给发出来,因此叫“夏为寒变,奉长者少”。正常应该是“春生夏长”,“奉长者少”是因为春天没发好,到了夏天怎么能长好?

跟小孩一样,如果小的时候没发育好,那长大怎么能长好呢?小时候骨骼没发育好,那后来也长不好,所以“奉长者少”。这篇最重点的是要理解,我们要与春天的气相应,志也要相应。如果不相应而违背了春之气,会造成夏天体内积有久寒。例如春天没发好,很多女人会出现痛经,这种体内积的久寒。如果都遵循天时,就不会病;如果没有遵循天时会生病,这时就需要治。

图片

春三月到这里就讲完了。从春三月早起呼吸朝气,到“广步于庭,被发缓行”,解除内心的纠结,松弛下来,“赏而勿罚,予而勿夺”,这些都是春天养生该做的事。生机起来以后,你的身体自然会健康。

更深层次的“养生”是养生机。养生的文章会发在“村长侃”上。春三月已经讲完,等夏天的时候讲夏三月,秋天的时候讲秋三月,我们是从冬三月开始讲的,冬三月,春三月,夏三月,秋三月,总四篇都讲完,把四季都理解以后,大家就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养生了。

徐文兵老师讲《黄帝内经》养生讲得挺好,讲的是中医的世间法,村长和你说的是“道上”的东西。都可以听一听,可以集百家之长!村长讲很爱往“道上”扯,最终都得拉大家“上道”。大家讲的都很好,只不过从不同的角度,以各自不同的理解程度来剖析它。“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大家各自解自己的那一份。我们养的是生之本,生生世世的东西,这个东西不会丢,生生世世活灵活现。

村长讲《黄帝内经》也好,讲中医也好,都是先从道入手,你遵循道便不会病。如果违背天地运行之道,那就给你讲讲理和法,例如春天该怎么做,“广布于庭,被发缓行...”如果还不得法,你一定会生病,因为逆了天地之道。

那生病了怎么办?

村长会把发病的机理讲清楚,然后再给你方子,告诉你如何去补救、去治病。道、理、法、方、药,五行缺一不可,这是讲中医。讲中医一定离不开道,最终要回归到道上,因为中医的医就是“一”。

那“一”是什么?

万法归一的“一”,不就是道吗?都归到那个“一”上,所以中医这个医就是“一”,通过“道理法方药”的体系慢慢地往上归,最终归到道上,归到“一”上。村长就是要领着大家一起上道,以后都成为道上的人。

大家都是“道”上混的,须臾不离,需返才能契合。


村长侃



圆 光 

《桂林古本伤寒论》理法践行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