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手记|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习作讲评课)

 语墨绮兮 2023-04-24 发布于重庆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习作讲评课)

【教学目标】

1.认真倾听,学习他人如何选择与特点相符的事例。

2.学习在事例中添加适当的动作或语言描写。

【教学流程】

板块一 听文章,提建议

1. 出示两篇学生习作,默读,思考改进建议

2. 交流

主要问题一:事例不能很好表现人物的特点

主要问题二:细节描写缺乏,如动作、语言等。

板块二 听文章,学方法

听同学习作,思考:他写出人物的特点了吗?用了哪些事情表现人物特点?怎么把事情写清楚的。

习作一为动作描写突出的;习作二为语言描写突出的。

板块三 修改习作

要求:

三星及以下的同学按照老师标注的修改建议进行修改;

四星及以上的同学在事例当中添加合适的动作或语言描写。

【星光小品】

大吃货哥哥

文/邱瑭宇轩

我有一个大吃货哥哥,只要他看见自己想吃的,直接就往嘴里塞。每次吃饭时,他就像一头饿虎一样,跑来争抢食物。

有一次吃午饭,哇,糖醋排骨!还是一整盘!一阵阵香味不一会儿就充满了整个屋子。哥哥闻到了,直接放下手头的事儿,快速冲到饭桌前,连手都不洗,二话不说,直接夹起一块糖醋排骨,张开大嘴,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他那狼吞虎咽的样子,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有一次我们受邀去别人家吃饭,妈妈特别叮嘱哥哥不要调皮,可哥哥从来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到了别人家,哥哥一会儿摸这儿,一会儿摸那儿。到了吃饭的时候,他一口气吃下了三碗米饭,一整盘菜,还心满意足地打了个嗝,好像这些菜很符合他的胃口。

吃货怎么可能不吃零食呢?有一次爸爸从外面拎回来一大袋零食,趁大家不注意的时候,他偷偷把零食藏在了橱柜上。可他去看书后又回来时,发现袋子里的一包薯片不翼而飞。爸爸大发雷霆,气冲冲地来到客厅,发现哥哥正悠闲地坐在沙发上边吃薯片边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呢!爸爸“央求”哥哥说:“大吃货,别再吃了,你看家里的钱都快被你吃光了!”

这就是我的吃货哥哥。

作文原来不仅仅可以有画面,有动作,还可以有味道,有声音呢!小作者选取了三个镜头,在每个镜头中运用一连串动词,把哥哥爱吃的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看了这段文字,不禁发出感叹:哥哥果然是个大吃货呢!

“小问号”应星怡

文/李芯瑶

看到这题目,别误会,这可不是提些让人厌烦又不难的问题的小问号,她可是一个一出问题就能让别人慢慢解释的小问号。

记得我们数学刚学面积时,数学老师告诉我们平方厘米可以用字母cm2来表示。这时她就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cm后面要加个2呢?不能加3加4吗?”她挠着脑袋一脸疑惑。数学老师就喜欢这样爱提问题的孩子,于是慢慢地讲解:“我们后面还要学习其他的单位,到时它们后面要加其他的数字。”听她这么一问,老师这么一说,班上的同学都懂了。

她不只是在数学课上这么勇敢提问,在其他课上也不例外。在我们学《童年的水墨画》时,老师让我们说出自己不懂的地方,班上只有几个人举手了,我想可能大家都不敢说吧。这一次,她又举手了,“绿玉带和人影碎了不懂。”老师没有直接回答,带着我们继续上课,我们一边上一边就明白了。

这个小问号就是我们班的应星怡。不要害怕提问,像她这样反而能让老师更加喜欢呢!

孙中山不懂就要问,在芯瑶的眼中,咱们班的星怡也是如此。别人不敢问的,她问;别人不会问的,她问。这种敢于提问、敢于质疑的精神的确会让老师更加喜欢,芯瑶说了个大实话!简单的两个场景就把星怡爱问的特点表现出来了。发现身边同学的优点,就是给自己的成长助力呢!

妹妹是个小问号

文/吴依宸

我的妹妹每天都有问不完的问题,真像个小问号。

有一次我们一家吃着午饭,妹妹问道:“人为什么要吃饭呀?”爸爸说:“因为不吃饭会饿肚子”“为什么不吃饭会饿肚子?”妹妹问。“因为这是一种人体上的感觉,饿肚子很难受的。”爸爸回答。妹妹又问:“什么是人体?人体为什么有感觉?”爸爸终于忍无可忍了,放下碗筷,皱着眉头说:“你能不能不要一天到晚总是提问?”妹妹又问:“为什么不能提问?”爸爸气得拍了一下桌子,把桌上的碗筷弄得叮咚响。爸爸回到卧室,想要自己静一下,可妹妹一直使劲敲门,爸爸死活不开门。

吃完饭,妹妹跑到房间找我,我正在为一道数学难题犯愁,并没有注意到妹妹。“姐姐!”妹妹大叫一声,把我吓了一大跳,我的思路完全被打断了。妹妹问我:“为什么要写作业?”我赶紧回答妹妹说:“因为这样才知道我们学得怎么样?”说完我赶紧把妹妹赶了出去,怕妹妹还问我无数问题。

我的妹妹可真像个小问号。

同样是写小问号,依宸的描写方法不一样,但特别适合。天真的妹妹总喜欢提问,而且还是连珠问,把大人都难住了!小作者在写人物语言时,关注了提示语的使用方式,富于变化的呈现,让语言的衔接自然而丰富。一问一答,一问接一问,用语言表现人物,这场景好像就呈现在了眼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