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札记之听舒敏老师的课

 五艘文集 2023-04-24 发布于江西

现在,我坐在高一5班教室后面。那是一张倾斜的蓝凳子,我坐在上面想着把它换成讲台上面的那个看起来比较新的黄凳子,想着想着,一抬头,台上的舒敏老师正在对我微笑。她的目光越过教室里的齐读声,友好善意的目光看向我,我感觉被温暖了。于是,我一下子就乖巧的坐住了。心无旁骛的去听一场的讲课,去感受、去学习、去充实。

充足的备课

      舒敏老师一开口,我就知道自己来对了。还是一样的味道,还是干货满满的整堂课。回顾之前听她课的感受,我就感叹过,她的声音、气场、板书、创意,处处都是需要学习。甚至可以说,这些是我自我修炼的目标。从容、大方、自信,流畅连贯的课堂,正是每个新手教师所要追求的。

      她拿着的那个试卷,满满当当的红笔水。大气的字迹,流淌在试卷上。不仅是试卷,还有课本、练习册,所有的教学用书,好像都没有留一点空白的地方,无一不体现着她备课的充分。再来看到她这一堂课,形式有所改变。应该算是“翻转课堂”,一堂以生为主的试卷讲评课。我相信,舒敏老师在教学生如何上台分享解答思路、作答结果、研究成果这些和分享的规则,是花了大力气的。每一次的分享,每一次的讲解,她都陪同在旁边,纠正、引导,慢慢的,形成了现在这样的讲评课的模式。

流畅的课堂

      每一题都有小组上台分享。有些题可能比较简单,就先举手抢答上去分享;有些可能勇气还不够,缩到了最后只剩比较困难的题目,那也是,硬着头皮上去讲。整套试卷,学生大都研究过,知识这方面基本上已经掌握,难就难在上台,难在讲出口。整一个组的同学都站在讲台,有一个主讲人,配几个陪同的副讲人。主讲人讲主观题,陪同上去的就讲一些比较简单的选择题。在他们讲的时候,可能准备的不充分,或者说不自信,转过来问舒敏老师,是不是这样讲,那舒敏老师会非常肯定的说“不要问”“讲得去”“做得去”。这样,在知识的传授者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他们自信力,对于他们性格完善也有一定的帮助

      舒敏老师在旁边站着,主持着、指导着、纠正着、点评着,最后再是总结。这堂课,不是把参考答案直接公示在白板上,让同学们直接抄下来,变成一个对答案的课,而是与学生共同思考交流,重回做题时的情境,在做题思路偏离轨道的那一刻,扶正,最后再得出接近参考答案的答案。进入新的一题是先分析试题,再分析得分情况。改卷时得出的全年级的作答情况,全班同学举手示意得出的全班的作答情况。先将解题思路告诉学生,然后再叫小组代表根据他们小组的课外研究、小组内部的作答结果,最后展示出自己的小组最后的作答成果。可以是写在黑板上,也可以是直接讲出来。那么这样得出的答案,肯定会与参考答案有略微的不同。但是,这是一种最优的选择,根据老师的讲解方向,自己的作答习惯而做出来的,也可以算是一种标准答案。

      同学们分享完之后,舒敏老师再在口头上进行答案的梳理。于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写,这样是比较考验学生的能力的。我课后问她,这样子会不会很多学生跟不上?或者直接不写。她说跟得上的会写的很全,但是,有一些也会只记一些关键词,课后再去补充,因为最后试卷是会再次收起检查的。有一些需要重点讲的,那就加以板书。

      本套试卷前三个选择题比较简单,可以交给学生解决。那对于第4题第5题的主观题,中华民族精神、文化自信之类的,又引发了我的思考。我就问舒敏老师,这种话题要不要拓展一些相应的知识呢?比如说有哪些文学作品体现了文化自信、文化寻根。再比如说拓展一下当今一些时事热点,帮助学生视野开阔。但是,如果要拓展的话,那要做到更充分准备,要多学,还要多看,用厚重的知识去载起求知的小船。舒敏老师回答,课堂时间有限,试卷内容多。如果要拓展的话,可能对于答题本身来说没有什么效果。如果把试卷内容讲清楚了,例如如何做这道题,他们接收了,达到了学习目标,那么这堂课就算是很好的完成了。目标要有取舍,拓展过多的知识会使得重点偏移。想要拓展的话,也必须要控制时间,不能够舍本逐末。

依据学情的讲授

  听完这节课后,感觉还想再听,然后又听了一节她在11班的课。11班,整体学习气氛更加沉闷一点,可能是学生的基础更薄弱一点,学习习惯更不规范。这堂课上就比较传统,以老师讲解为主,偶尔点几个同学回答。同样的,讲课流利,课堂通畅。遇到了一些状况呢,也能随机应变,这一点是值得学习的。

      刘长卿,到底是读cháng还是zhǎng,她没有慌张或是生气,只是淡定的说把问题留到下堂课解决。我试想,我要是被问了的话,我肯定会有心慌的,后面的课可能都会讲的比较卡顿,那么心理素质的修炼也是一门课。

      很显然,这是很“正”的一堂课,认真听,自然有收获。但台下依旧是有小动作,发呆开小差,聊天讲闲话,睡觉趴桌上。就像一个太阳,普照大地。树木有些长得快,有的长得慢。不能怪太阳没有照到它,没有扶正它,太阳一直在喊,快快长大,快快长高。我想,应该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太阳努力的照耀,树木努力的生长,双方都在努力,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最后可能还是不够粗壮高耸,但是这长的结果肯定是会比没有太阳的树木长得高、长得好,这也算是一种成长和进步了。

END

2062个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