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尾昂述 2023-04-25 发布于广东

知止、德性闻见相通

知止:

人具把握

道德主体

自觉自为

的能力

以培养这种的品德

为心性修养的目的

黄绾以“艮止”和“执中”分别而为

《周易》和《中庸》的微言要旨

倡“艮止、执中”之学

黄绾认为:

孔子

始终万物

莫盛乎艮

立“艮止”为学

吾学之要

在于知止

'止’自字之义

本于

《易》之《艮》

《艮》之义

原于,伏羲、文王

发于,孔子

孔子曰:

艮其止

止其所也

此知其所

气理兼备

替用俱全

圣学之本

在此矣

他学易经历了少年时的

观卦、考图、玩辞、绎义

中年将义理

运用于人情事故

反修诸己,穷理尽性

终于得出“艮止”之学

其大意为

人具有着

道德修养

的主动性

主体自为

理在于我,性在于我

天在于我,命在于我

无容穷于我

无容尽于我

无容乐于我

无容知于我

乃一而无二

惟艮其止,止于其所

时止而止,时行而行

他虽曾

崇理学而且极力

为阳明心学辩护

晚年转向批评宋明理学

包括王阳明心学以及

王畿等王门后学

斥其流于“禅学”

试图以

“艮止”、“执中”

之实学匡救其弊

德性闻见相通:

即德性之知

与闻见之知

无等级之分

且前者

以后者

为基础

吕柟“常说

圣门知字工夫

是第一件要紧”

他重视闻见之知

认为,闻见之知

可通,德性之知

南昌裘汝中认为:

“闻见之知,非德性之知”

并以张载“不梏于见闻”证之

提出见闻之知是

低于德性之知的

“第二等工夫”

吕柟

对此观点

进行批评

认为

择善而行

多见而识

亦皆都是

致知工夫

殊不知

德性与见闻相通

原无许多等次第

他批评

宋人道学

专言性命

以及“今讲学甚高远”

认为应当:

下学做起

随处见道

切实处做

认为“格物致知”

应当“先就

身心所到

事物所至

者格

久便自熟”

“某也愚

只讲格物作穷理

先从知止致知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