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时期引进多少外来农产品?很多是你现在喜欢的食物!

 月亮是什么 2023-04-25 发布于浙江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美洲大门被打开,当地原产的农作物开始流向世界各地。

明清时期,就有原产美洲的近30种作物进入中国:玉米、番薯、马铃薯、木薯、花生、向日葵、辣椒、番瓜、西红柿、菜豆、菠萝、番荔枝、番石榴、油梨、腰果、可可、西洋参、番木瓜、烟草等等。

这些农作物在中国的传播和推广,大大丰富了中国作物的种类,改变了中国人民的饮食结构,对明清以来的中国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文章图片1

一、影响域外农作物本土化的因素

域外农作物能否在新的土壤繁衍,发展,不仅受自然环境影响,还有技术的推动力,社会制度、民俗文化等相关。

首先是自然条件。

引入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差异大小直接影响引种成功率。如北方的冬小麦如移种到南方,会延长作物生长周期,不利于按时抽穗开花。

但还有两种容易被忽视的情况,一是物种发源地不一定比引入地的气候地好,二是物种引入后,因当地需求旺盛会获得比原产地更强的生长力。

这种情况从番薯传入中国后的种植普及得到体现。明清两朝人口持续增长,粮食增产成为政府主要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

风土适应性强,产量高的番薯成为上至官方,下至民间都大力推广的物种。

清朝黄可润在《畿辅闻见录》的《种薯》一文,提到了浙江巡抚方观承由浙江向直隶地区传播番薯的信息:

“制府方公抚浙时,念其利,乃购种……将番薯分配津属各州县生活者甚众。”

番薯的栽培,所谓“东、西、南、北,无地不宜”,获得了广泛的种植。

文章图片2

第二、技术因素。

包含栽培加工技术、食用方法两个层面。

首先,栽培水平,农业耕作技术对域外农作物本土化有重大影响。

例如农耕工具的不断改进,能不断扩展作物的耕作范畴。

像冬小麦在西汉并未得到种植推广,很大程度受限于当时的铁犁过于笨重,深耕距离太短。

随着手工业不断发展,农耕工具不断改善,播种物种种类大大增加。

西晋时,农具深耕能力已能达到三寸,满足了冬小麦的深耕。

其次,食用方法的改变也是重要因素。

马铃薯于明朝万历年间传入中国,丰富的中国菜系统将其食用方法大大做了扩展。

河北的《张北县志》就列举了马铃薯除做主食之外的三种食用方法。

清代著名学者吴其濬在其著作中也提到了马铃薯煨汤、烤熟等做法。

可见,马铃薯引入后获得了食用方法上的开发,对其传播引种也有推动影响。

文章图片3

第三,农作物的种植推广,特别受经济收益的影响。

马铃薯在进入中国后,不仅帮助解决了温饱问题,还给农民带来了收益。

有的地区的农民或将其磨成粉,或制成粉条出售。

另外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是烟草。烟草在明清时期曾被官方禁止,但后来又不得不放开,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市场有需求,百姓有利益驱动种植烟草。

早在明代,人们就意识到烟草对健康的危害。

方以智在《物理小识》里提到吸烟会引起肺部疾病:

“淡把姑,烟草,……久服则肺焦,诸药多不效,其症忽吐黄水而死。”

崇祯皇帝曾两次禁烟,但民间私种不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就提到,崇祯末年“我地遍处栽种,虽二尺童子莫不食烟,风俗顿改”。

皇太极也曾禁烟,无果而终,不得已开放烟禁,允许民间种植烟草自用。

第四,国家政策层面和技术手段层面的影响。

明代很大一部分的赋税形式是银钱,而非农产品本身。

文章图片4

张居正提出了“一条鞭法”改革,肯定了经济商品化在域外农作物引进过程中的作用。

这也刺激了农民持续种植高产的新作物,拿到市场出售换取银钱,以履行纳税职责。

清代则进一步完善了“一条鞭法”精神的赋役制度。

明清两朝棉花、烟草等作物得到迅速种植传播也与此关联紧密。

技术手段层面,明清两代种植推广番薯较有代表性。

文献中常见官方重视和提倡番薯的种植记录。

如晚明福建巡抚金学增,在全省推广种植番薯,并将番薯种植的好处、技术及其保存方法等编撰为《海外新传七则》。

官至翰林的王象晋著《群芳谱》中对番薯种植技术进行了总结,为番薯推广种植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明末徐光启撰写了《甘薯疏》,在此书的序中,说明了撰写的目的是“利济”人民,“欲遍布之”。

第五,与饮食习惯和风土民俗有关。

文章图片5

历史上,南方的百姓就曾以为吃小麦有毒,吃了小麦后,需要通过吃萝卜或喝面汤解毒。

小麦有毒说早已被验证为讹传,但时至今日,南方依然有个别地区保留了吃完麦食后喝面汤的习惯。

明徐光启在其著作中,对风土论的限制保留了辩证的看法,他主张通过实践总结出能解决现实问题的经验和方法,有效地促进了域外农作物的广泛传播。

二、明清两代主要引进的农作物及其发展

玉米、番薯、烟草、辣椒等美洲原产农作物的引进及传播,是明清时期以来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的最具革命性的事件之一。

业内曾有人将其比作是“中国粮食生产的第二次革命”。

囿于篇幅,以玉米、番薯、辣椒为例,简述三种作物的种植发展。

文章图片6

1、玉米

玉米旧名“番麦”,从明代后期引入,在清初至乾隆年间得到发展,至嘉庆以后得到全国范围普及。

玉米进入中国大致有三条路线。

一说从从陆地丝绸之路传入甘肃、陕西后进入内陆;一说从西南陆路进入云南,另一条是海路说,从东南亚传入福建、广东、浙江等沿海省份后进入内陆。

中外农业物种交流主要依靠贸易的方式,限于历史上交通工具及信息传输效率有限,仅仅依靠一条途径传入我国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三条途径都有可能有玉米传入,只是时间先后不一,之后在不同地区有限传播。

随着清代的大力引种,官方推广,才得以全国普及。

清代初期至乾隆年间,全国大部分省份都有种植玉米。

乾隆年间,人口急剧增长,粮食需求迅速增加,玉米和番薯得到空前的推广和传播,尤其是山地丘陵地区。

清吴其濬在《植物名考录》中记载:“川陕两湖, 凡山田皆种之”。

清代嘉庆以后,玉米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种植。

文章图片7

2、番薯

番薯于明万历年传入中国,有三条路线。

两条路线由国人从越南、菲律宾带入国内,分别进入广东、福建,第三条由泉州海外商船经南澳岛进入泉州。

其中陈振龙从菲律宾携藤苗到福建路线影响最大,福建成为引种和推广番薯的中转站,在全国最先得到广泛种植,到乾隆时期,番薯的种植已经遍布福建全省各府州县。

乾隆以前,番薯的种植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地区,此后,山东改进了徐光启储藏种子的窖藏法,解决了番薯过冬的问题,并逐渐改进了栽培了技术,番薯逐渐北方推广种植。

清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人口高速增长,对粮食的需求量达到峰值。

由于番薯能适用各种土壤生产,不怕蝗虫,既抗旱又耐涝,从种植到收获的时间也短,特别适于救荒及解决粮食不足问题,其广泛种植缓解了粮食的压力。

文章图片8

3、辣椒

明代高濂的著作《遵生八笺》中,将辣椒称为“番椒”,是我国有关辣椒传入中国的最早记载。

关于辣椒传入的路线,学术界对此并无统一认识,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进入甘肃、陕西种植,一种认为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入陆,首先在两广、云南栽培。

相对而言,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是相对支持者较多的观点。

多种路线的观点,也是印证引进后得到交融,在不同地区呈现了不同的发展特点。

辣椒引入后在各地有了多元化的发展。

湖南、贵州是较早普遍种植的地区。

清康熙时,因贵州普遍缺盐,辣椒在贵州发挥了代替盐,增加咸味的作用。

到清同治时期,贵州人的餐桌已经一年四季都离不开辣椒;湖南食用辣椒的历史仅晚于贵州。

清末民初徐珂编撰的《清稗类钞》记载湖南人对辣椒的喜爱:

“湘人无椒芥不下箸也,汤则多有之。”

到清末,湖南人已经普遍吃饭离不开辣椒;四川普遍发展种植辣椒略晚于湖南,但是对辣椒的适应却是非常快,到光绪年间,辣椒成为川菜最重要的调味品之一。

文章图片9

云南、陕西等地略晚推广跟进。辣椒对于中国的风土适应能力强,自北向南、自西向东很多地区都有适合辣椒生长的土壤。

辣椒虽然不是中国原生物,但是引种后在不同地区发展出了不同风味。

酸辣、麻辣、糊辣、咸辣、干辣代表了不同的风味特征,不断丰富了中国的菜系内容。

发展到后世,辣椒已完全融入了中国主流的饮食文化,发展出了数量巨大的极具符号特征的地域美食,受众广泛,影响深远。

两汉和明清时期是我国引进外来作物的两次高峰,农作物的引进及传播不仅大大缓解了人口与土地的矛盾,更发挥了极为重要的灾荒防治作用。

从发展的需求看,百姓的饮食内容也得到丰富,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在引进域外作物过程中,中国的传统农业不仅没有衰败,反而保持了持续改善,自我创新的自省。

清代乾隆时期,中国人口突破3亿,到道光时期涨至4亿,至此,中国的人口基本盘稳定下来,这与农业的长足发展进步不无关系。

这种借它山之石,攻自身之玉的精神在现代农业中依然值得传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胶州志》

《畿辅闻见录》

《遵生八笺》

《清稗类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