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渠敬东:研究是孤独的修行

 知易行难nev5ph 2023-04-25 发布于河南

兴证全球基金自2016年起开始与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合作“北大未名学者讲座”,旨在为更多的青年学者提供跨学科学术交流的舞台。今年3月,该基金与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文研院”)常务副院长渠敬东教授进行了一场跨界对谈。

我们从中摘录了一些访谈金句,详细的访谈请点击链接:【未名100场】北大教授渠敬东:“一直坚持的就是'坚持’”

图片

  • 在年轻的时候你做非常专业的研究,这个过程中能不能和来自不同学科的人进行交流,这是现在学术研究最大的问题。

  • “未名学者讲座”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跨学科。跨学科是我们文研院,或者说国际学术界高等研究院的一个基本特征,大家最熟悉的例子就是曾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过的爱因斯坦。我理解最好的学者其实不是以学科来归类的,爱因斯坦是数学家,还是物理学家,还是天文学家,他都是。所以跨学科不是一个口号,而是真正能够在最优秀的学者身上呈现出的特质。

  • 如何成为这样的学者?一定是人生机会,认识不同学科的人,受到启发和给养,无论是长辈,同辈还是晚辈,或者说在某些平台上有机会汲取各种各样的养分,在这个意义上北大文研院致力于要做这个平台。

  • 我觉得人生不是一个均衡的时间感觉,人生总是有那么一个时间点,就像蝉蜕一样实现思维的跃升,或者叫做破茧而出。

  • 研究是孤独的修行。谁体会最深,就是那些需要特别强的基本功,并且怀有特别高理想的人会更孤独,总要有这些能够孤独修行的青年学者将来成为引路的人。有基础才有前沿,而真正能把基础和前沿勾连在一起的就是年轻人,我们要对这部分学者给予支持。

  • 古今看、中西看,学问都是一个总体有形象的东西,举个例子,比如做一名法兰西学院的院士,就要穿上中世纪贵族的袍子,或者制服,还有配剑,英国的皇家学院每一把勺子都是印上自己的LOGO的,你在这儿吃过饭可以把银餐具带走,当然我们不会这么奢侈。

  • 学术是一个荣誉,一个标志,甚至世界学术界,特别是欧洲会用所谓的骑士制度来比喻学术的荣誉。我认为学术是有形象的,你形象样子对了,会给大家信心,会让学者认为自己更重要,更有“精神”,所以我们在文创方面很用心,也是为了这种形象和“精神”的提升。

  • 本质而言学术是教育,是对自我的教育,你要能够真的让自己越来越明白自己,认识自己,并且认识自己在整个社会里的位置,然后发挥自己的作用,也知道自己界限在哪里。

  • 我一直认为对自己认识最深的人,才能真正成为最重要的学者,当然他肯定不是只在意自己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