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汉史丨汉景帝削藩:西汉君王一脉相承的行为

 人文之光 2023-04-25 发布于辽宁

如果单看《史记》中的汉景帝本纪,相信很多人会产生这样的第一印象:那就是虽然汉文帝和汉景帝在位时期被称为文景之治,但是汉文帝的本纪内容可要比汉景帝的本纪内容丰富太多。甚至似乎汉景帝在位期间唯一的大事,就是七王之乱。

对于七王之乱,当代很多初级历史爱好者不大理解,认为汉景帝的行为过激导致动乱。但其实个人觉得,汉景帝的削藩,其实是西汉君王一脉相承行为的延续。

1、汉高帝的努力

西元前202年,刘邦正式成为新王朝的开国皇帝。其实小编在别的文章里说过,此时的刘邦和八百多年前的姬发类似:都是诸侯推举出来的天子,因此从理论上来说,诸侯们主张的是西汉成为西周的翻版。但是刘邦无疑是不希望西汉成为下一个周朝的。毕竟,少年时候生活在战国时代的刘邦,或多或少听说过末代周天子的晚景悲凉。

所以刘邦称帝初期的分封诸侯王,其目的不过是为了稳住诸侯王,随着局势稳定,刘邦开始腾笼换鸟:将异姓诸侯王悉数清洗,更替成刘家人当诸侯王。甚至刘邦的侄儿刘濞(就是汉景帝时代七王之乱的策划者)都被册封为吴王。

对于刘邦来说,这只是第一步:将权力集中给刘家。

2、汉文帝:铲除功臣集团

刘邦去世后,西汉进入了长达十五年的吕后掌权时代:这其中包括汉惠帝的七年在位时期,也包括前后少帝累计八年的在位时间。要知道,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到秦灭亡,前后也就十五年时间。所以吕后统治一个大一统帝国的时间周期,在当时还真算得上前无古人。

吕后家族在楚汉相争的时候发挥了贡献,加之吕后身为汉惠帝生母,前后少帝的祖母,所以吕后虽然作为僭主,但其统治还是受到了西汉群臣的认可。但随着吕后去世,局势发生了变化:吕后家族被西汉功臣集团铲除,后少帝也遭到了杀戮。在这前后,本是代王的刘恒得到拥立,成为了西汉新的皇帝。

宛如后世的赵匡胤表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一样,汉文帝当然清楚功臣集团的存在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皇权受到威胁。宛如刘邦的使命之一是消除异姓诸侯王一样,对于汉文帝来说,自己的使命之一就是消除功臣集团的存在。最终在汉文帝的一系列手段之下,西汉功臣集团瓦解了。此时距离西汉不过是二代人的时间。

3、削藩

汉景帝在位期间,皇权面临的威胁依旧来自诸侯王:汉景帝时期,诸侯王占据的土地相当于西汉半数的版图面积。而且财政、人口方面,也存在从西汉本土往诸侯国流动的现象。而且,诸侯王的势力以肉眼可见的状态膨胀。如果这种局面不加以遏制,汉朝天子真的可能成为新的周朝天子。

所以在这个背景下,汉景帝主张削弱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头,而诸侯王当然不愿意放弃到手的利益,最终,七王之乱爆发。

七王之乱最终以景帝朝廷获胜而告终,并且这也为后来汉武帝落实推恩令清除了障碍。

其实从皇权强化的角度来看,刘邦的清洗异姓诸侯王、汉文帝的清洗功臣集团,到汉景帝、汉武帝父子的行为,本质上都是一脉相承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