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脑梗发病前的特级警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必须引起重视

 文炳春秋 2023-04-25 发布于浙江

脑梗是发生在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基础上,出现血栓、动脉硬化斑块脱落后堵塞大脑动脉,造成脑组织缺血坏死,发生一系列严重后果和后遗症的脑血管疾病,表现为肢体瘫痪、口眼歪斜、失语、意识障碍、昏迷,重者因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

大约20%的脑梗病人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后者发作越频繁,脑梗发生率就越高,因此而被称为脑梗发病前的特级警报。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下称TIA)的发病原因主要是脑动脉硬化狭窄,局部血液形成涡流产生小血栓,血栓脱落后堵塞血管;动脉硬化斑块在血液涡流的作用下脱落后一样堵塞前方小动脉。血管堵塞后,造成局部脑缺血,引起症状,栓塞物溶解后症状消失。TIA反复发作时,要警惕脑梗的发生。

TIA发病突然,几分钟内缓解,不留后遗症;常见的表现有单侧肢体无力,面部轻瘫,一过性眼前发黑,失语,耳鸣,记忆丧失,思维短路(大脑突然一片空白)等。

TIA事后CT、磁共振(MRI)检查大多正常,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可查出脑血管硬化和粥样硬化斑块。

吸烟使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含量提高,增加血液粘度,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长期酗酒或短期大量饮酒者,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为普通人群的五倍。

久坐、久躺都会增加静脉淤血,增加小血栓形成的机会,适当起身活动,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利于健康。

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动脉管腔狭窄、粥样斑块沉积都是TIA发病的高危因素,控制血压不可忽视。

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梗患者心脏内易产生附壁血栓,血栓脱落后,随血流进入大脑动脉堵塞血管是TIA发病的重要原因。

高血糖、高血脂不仅仅是动脉硬化的致病因素,同时增加血液的粘稠度,血流速度减慢,易产生血凝块堵塞血管。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治疗主要是针对诱发因素的治疗。积极治疗慢性病,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

重视TIA的症状,发现情况不对及时就医,不要以太疲劳、睡眠不足、情绪激动等为理由,轻易排除TIA的存在,多次发生异常情形时,更应该引起重视。

60岁以上,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没有凝血障碍性疾病的,建议每日口服一片阿司匹林肠溶片,血脂偏高的可加服阿托伐他汀钙片一日一片,有很好的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在评论区沟通、交流,请别忘了点赞,加关注,谢谢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