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具备“超凡脱俗”的思考能力?

 heii2 2023-04-25 发布于澳大利亚
【本文共2716字,阅读约需8分钟】

昨天给大家只讲了两个故事,没有做任何注解。其实是有意这么做的。首先来说,之前多篇文章一直倡导大家要独立思考,如果我总是讲的很多,没有给大家辩证思考的空间,其实算是剥夺了大家的实践能力,这样无法让大家提升的效果达到更好。其次,也算是实验了之前给大家所讲的《怎么运用生活中的耿耿于怀》里讲到的“蔡格尼克记忆效应”,至于效果怎么样,大家看评论区的留言数量就知道了。相信通过上篇文章大家也真实感受到了以前所讲的内容的实用性。毕竟显明虽然一直在分享内功,但也是个极其注重实用性的人。也希望大家如果在这里学到一些东西,要敢于实践运用,这样才能给你带来更好的结果。

大家好,我是刘显明,今天和大家聊聊“如何具备“超凡脱俗”的思考能力?”。
先来说说昨天所讲的两个故事吧。第一个故事讲的是“空船效应”。这个空船效应简单阐述了一个道理:哪有什么对事不对人,全都是对人不对事。要是生活中谁说了句“我对事不对人啊”,你放心,那一定是对你这个人做的事不满意。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一些现象。比如在开车的时候,你前边有个车开的特别慢,你不停地催它还是慢悠悠的。然后你等不急了,超过了它的车,在你超车的时候你发现这辆车的司机是个老年女性。然后你是不是就不那么生气了?此处没有歧视女司机和老年人的意思。只是说大众的看法大多如此。

Image

再比如说你在排队的时候,有个看起5、6岁的小朋友插队站你前面了,大多数人的反应并不是生气,而是询问这小朋友是不是遇到什么情况了。而如果这两种情况的人物是和你各方面差不多的情况,估计你就要大发雷霆了。因为从一开始你就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在心里预示好了他们应该怎么做,如果他们没这么做,你就会生气,背离你的价值观越多,你就越生气。
而面对刚刚两个例子时,你不会用固有的价值观衡量对方,你从一开始就没有期待他们守规矩。所以说你之所以有情绪,是因为你对某个人是有期待的,而他没有达到你的期望值,所以你才有了情绪的变化。于是我的建议是:我们应该把自己以外的人都当做是没有主人的空船,我们只需要尽人事,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当你对对方没有过高期望的时候,你就会客观理性地把事情看得更清楚,考虑得更周全。这样事情成功的几率就会更大一些。

Image

为什么机器的失误率要比人类低很多?这是因为机器只会客观分析问题,而不会主观情绪带动行为。当你把外在的一切都当成空船的话,至少在思想上你会更加占据主导地位一些。这个感悟写得有些深奥,估计许多人不好理解。但大家可以尝试下看看效果怎么样,先不说带来的结果如何,至少负面情绪不会有那么多了。简单来说就是“感性/情绪会影响你的判断以及对全局的把控性”。
那第一个故事的另外一个启示是什么呢?现在是信息的时代,我们每天接受到的大量新闻或是舆论让我们难分真假。有许多怀有目的的人在发布消息的时候会故意引导大众的思维导向,比如在视频或者文章开头制造冲突,在直播中演绎剧本等等,大多运用的手法都是设置一些前提因素来进行对比。

Image

比如之前提到的“怒江吃鱼”事件,内容大概是4斤鱼卖了280元是种宰客行为。却闭口不谈客观情况,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发生这样的事情。从主观上一开始就先让大家有了分别心来调动了大众的情绪,让大家无法客观判断事情的对错。事实却是这个博主要求当地居民专门为她现抓了相对难以捕捞的稀有鱼种。后来大众在了解到比较全面的事实后又开始了反转的舆论。
所以这个故事的启示是:如果大家在吃瓜或者接收到一些信息的时候,先不要着急站队。保持客观的心态来分析这个事情到底是什么情况,千万不要代入着急的主观情绪判断,因为那样的话你会特别容易被人利用。借用一位读者的留言来说就是“以空船状态处世,不会被他人的思想和观点绑架。”

Image

再来说说第二个故事,“空杯心态”。
这个故事有太多太多人听过了。我想分享这个故事的启示很简单: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受到自己的经历和环境的影响会形成自己的主观意识,但你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认知不代表别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认知,并且大家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认知都不是全面的。如果你总是以自己的认知来看待这个世界的人、物、事,不能说是坐井观天,那也是很有局限性的。这样会影响你对事情的全面判断,以及会影响你的思想和认知的提升,让你的能力和眼界永远停留在过去的层面上。并且你自己的主观判断会导致你“一叶障目”,看不清事情的全局性,从而容易判断失误。
所以在和别人发生思想碰撞的时候不妨让“子弹”多飞一会,耐着性子看看别人的见解会不会对自己有启发。当你客观了解到多人的建议,再结合自己的想法以及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思考,这样你就会考虑得更加全面,从而降低你要做的事情的风险性。要知道,它山之石即使不可以攻玉,也能给你的思维带来一些灵感火花。只有碰撞才能升华出更美丽的烟花。

Image

最后一个要分享的就是开篇提到的“蔡格尼克记忆效应”,指的是人们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情,比已处理完成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人天生有一种办事有始有终的驱动力,人们之所以会忘记已完成的工作,是因为欲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满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这同一动机便使他对此留下深刻印象。
昨天的文章只讲了故事,而且没有注解,又做了留白让大家说出自己的感受。大部分人读完文章会感觉留的问题如果没回答总觉得自己有些事情没完成,觉得自己心里痒痒的。于是便在文章的下边留言讨论。然后这篇文章的留言数量空前的多。这就是“蔡格尼克记忆效应”所带来的作用。
如果此时你觉得显明对大家耍了个小心思的话,希望大家能体谅一下。因为我知道最好的学习方式是“体验式学习”。让大家参与进来,体验感悟,这样更容易消化理解,并且应该会对大家知道以后在生活中如何运用会有一些启发。
另外,大家发现了吗?这个效应的应用场景并没有在《怎么运用生活中的耿耿于怀》那篇文章中讲到,因为我喜欢大家能学会另外之前一直提到的技能,叫做“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而昨天的《空船与空碗的故事》专门不做注解还有个目的是为了让大家能用逆向思维来悟到多种感悟。毕竟“顺则凡,逆则仙,只在其中颠倒颠”。不仅要逆向思维,同时还要顺向思维,让这两种思维同时存在,那你就会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慢慢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
PS:昨天的留言区大家的评论都非常精彩,希望大家能相互点评、相互指点和碰撞下。这样大家都能得到共同提升。
唉,为了帮助大家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我真的是绞尽脑汁了,如果有些做法不恰当,让你心里觉得不舒服,希望能体谅下我的用心良苦。也希望大家多多提提建议或是意见,一起发光发热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易说→我只关心你过的好不好
关注我,就像我只关心你一样
如果你有困惑,欢迎留言探讨,
显明易说将竭尽所能为你答疑;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和启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