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年,100讲!我在北大听讲座

 skysun000001 2023-04-26 发布于北京

未名学者讲座

是北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的讲座项目

自2016年9月举办首讲以来

已邀请近百位青年学者走上讲座的讲台

4月28日,未名学者讲座即将迎来第100讲

一张张别具特色的海报

一场场精彩讲座所赋形的思想结晶

在岁月中不断积累、充实与丰富

共同构成并见证了学术探索的来路

未名学者讲座海报

图片

01

桥梁、透镜或门扉


名学者讲座第100讲的题目是《农业化与早期中国》,一个气象阔大的研究,主讲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助理教授邓振华的关切直指“早期中国与中华文明”——这也是文研院的凝聚议题之一。何为中国?中华文明如何奠基与塑成?这些问题是人文社会科学研判中国历史及精神发展之重大学理问题的根脉。早在2018年,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胡鸿在未名学者讲座第31讲《通往华夏之路——六朝南方山区的历史进程》中,就以六朝时期长江中游的山地作为个案,讨论了南方山地文明特质及其与古代华夏国家的关系。而本讲则试图从“农业起源与传播”的问题切入,在梳理现有考古证据的基础上,复原中国及邻近区域的农业化过程,并尝试从农业化的视角理解早期中国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和深层基础。

作为一位青年学者,邓振华2015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考古、新石器考古和田野考古。不同于寻常对文科“埋首书斋”的想象,考古是一门在想象与实证间交互验证的学科,类似于推理小说或解谜游戏,“收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然后新证据出现,结论得到证实或被推翻”。邓振华说,这一过程痛苦又甜蜜,但“对未知的推理,足以吸引一群人”。也正是在收集实证、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动用自然科学的知识、方法与工具,像《农业化与早期中国》一类的考古学研究实际上在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之间架起了一道沟通的桥梁。

图片

邓振华在考古发掘现场

在一系列未名学者讲座中,许多主讲人都试图在展现“当行本色”的同时追求跨学科的对话与联动。在未名学者讲座第36讲《知识的逻辑——从哲学到人工智能》中,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彦晶现场玩起了“泥孩谜题”的互动游戏,其中的复杂推理有赖逻辑学这一“靠谱”工具协助完成。这一讲介绍的“知识逻辑”,主要研究知识及信念的推理及更新模式,它发源于哲学讨论,利用数学工具及相对概念进行形式化,进而被广泛应用于理论计算机、博弈论及人工智能等领域。

图片

主讲人王彦晶带领学生体验“泥孩谜题”互动游戏

诸如此类的“跨界”与“架桥”,是学人在问题意识的牵引下突破学科藩篱与专业壁垒的内在诉求,也是未名学者讲座久久为功、乐见其成的方向。

有时候,未名学者讲座又像一副副彼此有别的透镜。来自学校人文社科不同院系的老师汇聚于此,携带着鲜明的学科背景与专业印记,直面时代话题,提供了兼具现实感与学理性的解读视角。比如,在第71讲《后真相时代的假新闻》中,北京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左亦鲁就十分关注近年在全球范围内集中爆发并泛滥的“假新闻”现象,从技术、心理、经济和政治社会学等方面探讨成因,提出可能的法律、技术、市场和规范手段,并且进一步从理论层面反思了“治理假新闻”举措与经典法学原则二者间可能存在的张力,条分缕析,抽丝剥茧,为谣言提供了一种富有穿透力的解释,让置身于大众媒体与“真假新闻”之中的听者多少生出些镇定感。

图片
图片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陈沐阳则在《中国与全球发展治理》中聚焦发展援助、出口信贷、债务治理三个领域的国际机制的历史沿革、运行逻辑与基本特点,探讨中国如何与既有机制互动,参与全球治理。中国倡导的国际合作如何影响由发达工业化国家主导的国际机制?中国与多边开发机构之间究竟是竞争还是合作关系?对这些问题的揭示有助于恢复国际政治中多边关系本身的复杂性,使听者获取一种全新眼光。

图片

未名学者讲座上,评议人刘国恩、主持人归泳涛为主讲人陈沐阳颁发纪念海报

形形色色的未名学者讲座,试图通过“术业有专攻”的不同专业视角,打开包裹在“常识”之中的细部与褶皱,展现热点问题与事件的内在肌理与细腻质地,这些讲座如七巧板一般拼合起来,便生成了一幅更具整体性的图景,理解与回应着我们共同站立的这个时代。
图片

未名学者讲座现场

也有时候,未名学者讲座是一扇扇未知的门,门后别有洞天,有缘人撞进其中一扇,或许会受到某些陌生又“小众”的研究领域的感召。作为讲座的请柬,连海报都会散发出神秘的气质——大量留白,辅以橙色梵文作为底纹,主体部分摆放着泥金抄本《龙藏经》的照片,厚重而矜贵,这便是未名学者讲座讲座第18讲《藏译佛典集成史——文本、问题与方法》,主讲人萨尔吉从历时和共时两个层面探讨藏译佛典翻译、集成的历史。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亚非系助理教授程莹,曾多次赴尼日利亚、南非等地进行田野调查,在鲜活的生命体验中生发出对当代非洲文学艺术表达、社会文化实践乃至政治行动的总体性判断——“传统化”。但她同时强调,这种“传统化”本身绝非回到过去,而是援引和展演“超自然的”、传统的经验论来回应后殖民社会的剧烈变迁,人们通过表演“传统”来建构新的社会真实。作为未名讲座讲座的第63讲,这些思考以《面具魅影——对非洲现代文艺实践中传统问题的再认识》为题呈现为一场照人眼明的报告,仿佛呼应着讲座海报上由红、绿、黄、棕等彩线交错编织成的鲜艳纹饰。

图片

程莹在埃塞俄比亚 拉利贝拉

或桥梁,或透镜,或门扉,未名学者讲座的形象不一而足,难以收纳进统一的概念。或许正是在这些碎片化的侧影中,未名学者讲座流露了它自身的特质,一种蓬勃繁盛、生生不息的气韵——用“未名学者讲座”主讲人之一孙飞宇的话说,就是“繁花似锦、密不透风”,因为“好的讲座太多了,以至于目不暇接”。这种生机与活力离不开北大文研院“面向未来”的方向感,它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扶持和帮助青年学者。

实际上,“未名”之名本身就寄托了北大对学术未来的无限期望,它表达了青年学人的临时状态,即“老师”和“学生”这两种状态、两重心态的“中间”点;而巨大能量与丰富的可能性也正在这一“过渡”阶段中酝酿、涌动。

图片

教育学院刘云杉教授为林小英颁发未名学者讲座聘书

着眼于人文社科的活力与前路,“未名学者讲座”一方面在不断辨认需要“搭把手”的同道人——自2016年9月首讲至今,受邀主讲人陆续涵盖北京大学校内外与海外青年学者,以80、90后为主体,涉及历史学、文学、社会学、法学、哲学、考古学、政治学、经济学、艺术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另一方面,也努力扮演着在可能的岔路口引路的角色——讲座的评议人,均由文研院所召集的各个领域有影响力的资深学者担任。跨代对话打破了学术研究的另一重壁垒,两代人同框的场面也成为未名系列的一道风景,促使每代学人站位自身思考责任与初心。

图片

未名学者讲座第50讲,国际关系学院董昭华主讲,袁明教授主持、朱文莉教授评议

作为“未名学者讲座”主讲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张新刚认为,文研院设置的一些重要研究议题都十分“老道”,体现出对“大问题”的关照,并搭建了多学科交流的平台,从而拓展了每一位学人自身的学术视野与可能。他就在一场有关汉墓残简与古代地理方位的报告中见识并惊叹于历史地理学的高超技艺,从而将自己原来对古代希腊和罗马制度、思想史的关注延伸向地理与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

确实,“未名学者讲座”慎重于学人、主题的选择商议,坚持基础功力、学术潜力和前沿意识等多重标准,最终呈现的系列讲座也折射着文研院乃至北大文科对当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现状的反思、判断与共识: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言,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这者缺一不可,后者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方向与基本价值,并且是前者的伦理支撑。北京大学历来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建设,文研院的建立既是这一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同时也是对交叉学科蓬勃兴起这一学术现状和发展方向的回应。北大的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多年来形成了严谨深厚的专业传统,文研院作为院系结构的一种补充,其重要使命之一是推动更多跨越学科界限的互动与冲击,推动跨学科的交叉合作。

图片

为推动青年学人围绕多文明相关议题开展扎实的基础性研究,文研院发起了“多文明研究工作坊”,以未名学者为主体,聚焦古今文明历史进程的根本性问题,探索经典阐释、文明交流、古今之变等领域。

在文研院成立一周年时,院长邓小南教授的话掷地有声:“北大所需要的,学者所需要的,正是文研院的使命”。建院近七年,未名学者讲座亦满一百,这一郑重的自我期许在摸索前进中逐渐落地成形。

02

“沉浸”中“绽放”的学问


在中国,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的青年学者到底需要什么?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助理教授罗祎楠至今还记得,2015年他从美国哈佛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踌躇满志地回国,却迅速感受到某种源于个性的学术追求、旨趣与周遭环境不相调和的“刺激”。在整整一年碰撞与怀疑中,他觉得自己“处于被打懵后的糊涂乃至堂吉诃德般的好斗状态”。在邓小南老师的鼓励下,他申请了文研院2016年的驻访学者项目,来到静园二院“缓缓”情绪,并成为未名学者讲座主讲人

图片

罗祎楠曾是文研院2016年秋季学期邀访学者,2018年加入北大政府管理学院任教

青年学者群体中,与罗祎楠相似的遭遇和感受或许具有普遍性。对于刚进入高校体制的青年教师来说,他们除了要共同面临从博士到教师的转型,还存在着越来越数字化的考核以及非稳定就业的内卷压力。在未名讲座讲座主讲人之一张慧瑜看来,这些将学术变成了“比赛的竞技场”,对时间管理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于是“读读闲书、过些闲暇日子也会变成一种带有负疚感的奢侈”。而学术分工的专业化、细密化趋势也一定程度上阻隔开了不同学科、学人之间的交流与链接。研究大乘佛教梵语哲学文献的叶少勇就感叹,从“文献”一词之前的四个定语就能看出这个领域被划分得如此细碎,“只好蜷缩于学术社交恐惧之中,以'冷门绝学’之名,行'学术民工’之实”。然而,这样的学术环境可能并不适合文科研究本身的特点。

对于人文社会学者来说,阅读、反思、提出问题是学术的常态,这些都需要平和的心境。人文学科的特点在于既专业化又去专业化——去专业化的意思不是放弃专业主义,而是没有什么是“非专业”状态,个人经验、偶然遇到的事情、与友人的谈话、与不同代际的学生互动等等,都会成为学术思考的起点。叶少勇谈起自己担任“未名学者讲座”主讲人的感受,提到要把文科的资源和积极性调动起来,还得让大家感觉是自我推动而乐此不疲,这实在是一门玄学,“而文研院做到了”

图片

2020年春季,叶少勇召集线上论坛“多元视角下的佛教学”

“文研院做到”的方式,是希望提供一方更加自然与包容的空间,恰如“思想交流的沙龙或文化集市”,提供了琳琅满目的讲座、论坛与读书会供学人参加。2017年秋季邀访学者、“未名学者讲座”主讲人胡鸿觉得“这种自由的感觉,让人非常舒服。”正是这种自在、新鲜、平等、开放的对话氛围,纾解了罗祎楠的焦虑。听到太多人说“论文”“发表”“科研”,以至于在二院再度听到“学问”二字时,他有一种遥远而亲切的感动。在表达自己与倾听别人中,“学问”回归了本来的质朴面目,成为一种低调、谦逊、缓慢而愉悦的劳作。

图片

罗祎楠与同期邀访学者常怀颖在静园二院留影

叶少勇在接到“未名学者讲座”邀约前,认为自己的梵语文献研究是“冷门绝学”,“突然得知要做一个通识性讲座,一时竟不知如何与听众有效沟通”,最后他选定的题目是《“万法皆空”:佛教哲学中“空观”的起源与沿革》,在充满仪式感的讲座流程与精美海报的点缀中,他面对百十来人玄谈阔论,感觉“竟然也未撞到学科壁垒”,自此与文研院结缘,渐渐消除了学术社恐,享受于各种“跨学科”和“多元视角”议题,后来又主动利用文研院平台召集梵文写本读书会。

图片

叶少勇在静园二院开设“梵文写本读书会”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文研院工作委员会委员刘云杉提到,人文与社会科学最重要的是“通”,即通气、通融、通达。依托北大文科优势,文研院追求人文、社科之间的气脉常通;在跨学科交流的思想之风吹拂下,学问也在静园二院如同草木一般静静发荣滋长。

清新、快活的空气中随时都可能迸现灵感的火花。一直以来,罗祎楠都在思考博士论文中尚未解决的一个问题,即究竟该如何解释从思想到行动之间的复杂过程。在文研院一层中厅某个和渠敬东老师漫谈的午后,灵感突然降临——他们从美国实用主义、现象学哲学聊到中国人的自我和他人在“理解”层面上展开的精神关系,罗祎楠突然想到,也许正是在那种“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过程中,思想世界在生活中展开,成为人的行动。

图片

文研院青年学者漫谈会

接下来他便开启了长达两年的“高兴的摸索状态”,参加渠敬东老师和孙飞宇老师《存在与时间》读书会,和研究现象学社会学理论的徐晓宏交流,重新考虑美国实用主义社会学理论对“创造性”的阐发……这些学术经历让他感受到久违的快乐和兴奋,以至于告别了博士论文的几乎全部观点,开启了全新学术领域的探究——理解古典中国政治思想的生活意义。他终于“缓过劲儿来了”。

《未名学者100讲纪念册》的封面由博雅塔、水波与游弋其中的鱼群这三样元素组成,既呼应着北大湖光塔影的校园风景,又点染出学人徜徉其间、自在曳尾的神韵——在这一方空间中,学人能够“自己养育自己、恢复自己、激活自己”,在“沉浸”中生发出“绽放”的感觉。这离不开“学问”与“生活”的亲密无间:文研院会定期组织青年学者漫谈会,在自由的氛围中,各位青年学者打破学科壁障,分享科研一路走来的经历,探索彼此学问方向的共同话题;一年一度的未名学者雅聚则是将未名讲座讲座的主讲人连接在一起,鼓励大家在此分享学术兴趣、结交学术同道,在身心放松与相互砥砺中获得前行的动力。在雅聚上,学者们会带上孩子与家人,一同聊天、欢笑与游戏,真诚而放松地将自我呈现在彼此眼前。

图片

“未名”学者带着家人孩子在静园二院雅聚

孙飞宇看来,这样的活动与气息在今时今日是如此难能可贵,以至于可以被视作“文研院最为珍贵的文化与传统”渠敬东老师对此有个说法,他说科学史上有所创建的群体都是“像森林里的蘑菇一样,一簇一簇出现的,那是一个个紧密的,有着友情支持,可以很自在、很从容地对学术问题进行最单纯探讨的群体”。正是在这样亦师亦友的启发、陪伴与鼓励下,鲜活的思想得以涌动、浮现与流淌。这或许就是一种理想的“学者的生活方式”。

03

“从游”与“新枝”


有关纪念册封面上的鱼群,还有另外一种解释:社会学家潘光旦先生曾有个“从游”的比喻,说师生之间就像大鱼和小鱼,大鱼在前引导,小鱼紧跟其后,这就是“教育”。

从师学道,鱼游千里。犹如小鱼从大鱼,又如老树发新枝。这便是“未名学术讲座”设立的初衷:重视学术源流与学脉赓续,并通过跨学科交流,带动各学科内部研究思路的创新。因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特性就在于需要不断回到那些有关根本问题的思索上,去理解、传承它们,并将之跟当下切身的实际问题和生命体验结合在一起,以激活这些珍贵的思想资源。而学问的传承、学术的进步,从来不是在一片空地上凭借个人的天纵之才搭建起来的。作为承前启后的一辈人,青年学者对于这些“大问题”的求索,离不开前辈师长的言传身教、合力托举,如今也逐渐成为鼓舞后学前进的力量。

胡鸿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如今文研院坐落的静园二院,正是他求学期间历史学系的办公地点。2017年秋季他前来文研院访学,在时空的奇妙交错中他笑称“能回母校再次充电,颇有汽车出厂后又被召回打补丁的感觉”。“返厂”一说看似戏谑,其实提示了“北大人”的个体精神史、智识史同北大人文传统、学缘之间的关联。

图片

未名学者讲座主讲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胡鸿

这种关联,可能是事关治学兴趣的“决定性时刻”:至今仍让未名学者讲座主讲人、中文系副教授陆胤“念念不忘”的是本科时候“中国古代史”课上刘浦江教授的一句表扬。在期中考试的一道论述题里,陆胤引了几条材料,发了些与通行教科书不一样的议论,惴惴不安之际,却听到刘老师说:“你答得不错,有材料也有判断”,甚至因此建议他改行学历史。就是这样一句勉励成就了他想做学问的信念,也使得对史学和跨界研究的兴趣贯穿了他的研究生涯;而对于另一位主讲人贾妍来说,古代近东、埃及艺术史对她的诱惑发生于颜海英“古代东方文明”的课上,与小鸟小人图案拼凑出的奇异文字的“相处”中,她感到一种“真实而轻巧的愉悦”——毕竟,古埃及人是一个用超过90个象形文字词语来表述“快乐”的民族;

图片

2002年,贾妍本科毕业时,与颜海英老师留影

同为未名学者讲座主讲人,主攻奥斯曼—土耳其近现代史、中东问题与内亚区域史的昝涛则感叹于本科毕业时,导师董正华为他推荐的研究题目——“土耳其的军人政变”——如此具有前瞻性。政变并非军队的常态,人的一生中很难碰上一次军人政变,但土耳其频繁发生的政变现实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材料与问题空间。

这种关联,可能既细致如治学路径、方法,又高远如治学立场、态度:未名讲座讲座主讲人陈侃理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秦汉魏晋史,吸引他走进古代史的关键人物是田余庆,而陈侃理熟悉的老师也大多是田先生的学生。田先生的论学警句对他影响很深,比如推崇“读书得间”,指好的研究者能从字里行间发现问题。又如“割爱”,将写学术论文比作艺术创作,无关紧要的枝节、缺少独到见解的内容、思考还不够成熟的文字,即使写出来也要下决心割舍掉;

图片

2013年,陈侃理(右一)等拜访田余庆先生时留影

孙飞宇则在导师杨善华的带领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虽然从事理论的研究,但杨老师要求他必须参加社会调研,并且每天调研结束后都会逐个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手把手教大家如何访谈,如何理解个案,如何提出研究问题。正是在这样的田野调研中,孙飞宇对社会理论资源保持着一种切实和朴素的开放态度。

如果说这些技能、方法构成了治学必不可少的基础与骨架,是学问之“术”,那么学问之“道”——牵引青年学者的问题意识与现实关怀也同样离不开前辈学人的启悟。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王洪喆提到,投身于媒介与文化研究领域以来,他逐渐体认到戴锦华在课堂上反复说起的一句话:“学术生涯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将学术跟自己的生命体验联系在一起,同时,也许失败之处也在于此。”硕士毕业季适逢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波及影响,种种体验对他来说似曾相识——90年代的东北就曾发生过工业人口的大规模失业潮。在书本知识、生命经验的共振下,他将研究问题逐步聚焦于社会主义的工业劳动者与文化和信息传播基础设施之间的关系,并在博士阶段持续推进相关研究。如今已成为教师的他,在课程中也试图传递给学生们这一命题:与自己生命历程最直接相连的问题是什么,个人的困境又如何跟国家历史、更广泛人群的命运相联系。

图片

王洪喆在“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讲述活动上

昝涛亦认为,他所景仰的世界史研究大家罗荣渠先生,其风范正在于“对现实有一种浓重的家国情怀”。尽管历史学以过去为研究对象,“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活在现实当中,现实是我们必须关切的问题。”

在求学问道之外,这种关联可能更是一种无名的感觉,是潜移默化的浸润与滋养。孙飞宇记得,当他在考上北大社会学系博士的同时,拿到加拿大约克大学的录取通知而感到无法取舍、左右为难之际,“战战兢兢”地给导师杨善华打了个电话,之前本来希望他跟自己读博士的杨老师听到了这一消息,立刻说:“真是喜从天降啊!”——这七个字,孙飞宇迄今仍清晰地记得。这种视学生为己出、毫无私心、重视育人的态度,在他看来构成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图片

孙飞宇在“传承”讲述活动上

而在专门专业、师承师门之上,或许还存在一个可以称为“北大性”的东西。许多北大文科的师长、前辈,许多从事行政服务工作的默默无闻的老师,他们都不仅仅带着中文人、历史人、哲学人、图书馆人等标签,更身负超乎学科分工或工作职能的“北大性”,这同样值得怀念、感恩、反省与发扬。

漫漫修远,生生不息。“未名学者讲座”也构成了北大学缘传承中的一环,和“文研课程”、“文研读书会”等板块共同搭建出一个教与学的平台,既为崭露头角的青年学者提供了传播学术思想的机会,又能够让北大的学生吸收给养。贾妍在解释“学缘”一词时,因为“缘”字音同“圆”而联想到她钟爱的“衔尾蛇”图案——蛇身回首自噬其尾,用以象征回归与重生。时间在首尾相连的一刻通向永恒,未来因此获得无限可能。在贾妍看来,北大校园里流动的正是这样一种更大的力量,“在自我贯通中求生,求变,求发展,在自我更新中连绵往复”

图片

2018年4月,文研院举办的首场“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活动,以未名学者为主体,邀请七位北大青年学者讲述他们记忆中的北大学术传承。

如此观照,“未名学者讲座”似乎也成为一个过去、现在、未来辐辏于此的神奇空间:诸种问题、思想如线团般从历史的各个方向抛来,聚光灯下的青年学者们承接着既有学脉与“手艺”,试图在一片锦绣之上重新整理与编织出变换的纹样;而听众中的年轻一代,那些敏锐者和有缘人或许已经捕捉到探出的线头,面对眼前的斑斓图景,跃跃欲试。



未名学者讲座 第100讲
农业化与早期中国

主讲人:邓振华
时间:2023年4月28日 14:00

地点:北京大学二体地下B102报告厅
图片
图片
图片
关于未名学者讲座你有什么要分享?
你讲座中得到过怎样的收获?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截至2023年4月28日12:00
点赞留言排名前10名的读者
将有机会获得
未名学者100讲纪念册


图片

来源: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