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包积液的原因

 深圳维明生中医 2023-04-26 发布于广东

  

心包积液有可能是细菌感染造成的,也有可能是原虫、结核菌感染、病毒感染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病、急性心肌炎、心肌梗死等原因造成的,但也怀疑是肺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疾病所致。


心包积液的症状可能有胸痛、发热、疲劳、厌食等。首先,患者会有胸痛,疼痛的性质主要是剧烈疼痛,也可能是闷热或挤压性疼痛。其次,患者还会出现呼吸困难和全身症状,如发热、疲劳、厌食、体重减轻等。此外,如果有大量液体,可能会出现心包填塞,明显的呼吸短促和出汗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休克。

传统的中医认为,心包积液是以正气不足、水饮内停为基本病机 的本虚标实性疾病,治疗当以扶正祛邪为主,扶正法包括益气、温阳和滋阴,祛邪当以利水为主,寒 温并用,汗、利、下三法同施。 《金匮要略》 曰 :“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 和之”。心包积液证候分布以脾肾阳 虚证多见 。清代俞嘉言 《医 门法律》 认为,饮邪有寒热之分, 《金匮要略 ·痰 饮咳嗽病脉证并治》 中亦有清法。《金匮要略》 将水气病治疗总结为汗、利、下三 法。汗、下法亦为治疗心包积液的常用方法。行气利水法与活血利水法也常 用于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心包积液,中医在心 包积液的治疗方面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当患者 心包积液急性发作引起心包压塞或慢性心包积液反 复发作引起缩窄性心包炎时应及时结合手术治疗以 防危及生命。

分液论治即根据心包积液的性质和量来分证论 治。心包积液根据性质可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漏 出液的病机为气虚血瘀、阳虚水停,治疗宜益气温 阳、利水逐饮。渗出液的病机为邪毒或热毒逆传心 包,损伤气阴,治疗以清热凉血解毒,佐以益气养 阴。渗出液可分为血性和非血性,血性心包积液发 病多为火热迫血妄行所致,如 《景岳全书》 将血 证病机概括为火盛、气虚, 《黄帝内经》 曰: “诸 转反戾,水液混浊,皆属于热”。血性心包积液的主要病机为热毒,心包积液根据量的多少可分为大量、中量和少量。研究显示,结核及肿瘤性心 包积液 70% 以上为中至大量,在西医穿刺引流的 基础上配伍中药以祛除水饮可有效缓解心包压塞的 症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