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读《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如何理解“道法自然”?

 Frank_Chia 2023-04-26 发布于北京
文章图片1

【原文】

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②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③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意译】

①(当我处在极深的虚静状态下观察到,)有一个混然而成的物,在天地生成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它显得极其寂静,极其空虚。它不依赖其他任何条件而存在,也不因其他任何条件而改变,周到而没有疏漏地运行着,自身从来没有发生过危险的情况,可以说它是创生天地的母体。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就给它起个名字叫“道”,(因为它具足无与伦比的“玄德”,)我再勉强地给它起个名字叫“大”。

②(有些“个体之物”无法理解和做到“大”,逐渐偏离了“大”。)站在逐渐偏离“大”的“个体之物”的角度,“大”是越发逝去的,叫做“逝”;继而,“逝”会越来越远,叫做“远”;以至逝到了极远的地方,“大”变成了与“个体之物”完全相反的东西,叫做“反”。(这意味着,此“物”把“玄德”丧失殆尽了,质变为“不道”,因而是不能长久的。)

可以说,“道”即宇宙(本然具足玄德),是“大”;天(本然具足玄德),是“大”;地(本然具足玄德),是“大”;(人之)王者(本然具足玄德),也是“大”。在人的生存空间里,本来就有这四个“大”,王者之“大”,是其中之一。(所以,修道的侯王不能忽略“大”。)

③(根本而言,)人遵循地(的机制),地遵循天(的机制),天遵循道(即宇宙的机制)。而道(宇宙)遵循的是“自然的机制”,(即自动自发周密运行的机制。)

文章图片2

【细读导语】

1、本章的中心思想是,修道的统治者不能忽略“大”,要遵循“自然之道”。

2、本章是从“超验观察”说起的,此前已有三次,每一次观察的重点和收获是不一样的。第十四章观察到,“道”呈现为一种“无物”的状态,明确“道”具有客观性和规律性。第十六章观察到,万物并作和复归于“道之不自生”的根本点。第二十一章观察到,“道”呈现“有象、有物”的状态,“道”中有“精”,“精”中有“信”。而本章除了观察到“有物混成”之外,重点指出,“道”遵循的是“自然的机制”。

把这四次“超验观察”的内容串联起来,可以这样表述:“道”是一种“自然的机制”,具体而言是“信”等,它的本质是“不自生”的,其存在具有客观性,起作用具有规律性。

3、“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究竟在说什么?这是《道德经》里最难理解的句子之一。破解的关键是,“大”,作为“道”的别称,是有其内涵和特性指向的,即无与伦比的“玄德”。

4、“道”究竟是什么?这次细读将作详细的说明。

文章图片3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我的翻译是:(当我处在极深的虚静状态下观察到,)有一个混然而成的物,在天地生成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它显得极其寂静,极其空虚。它不依赖其他任何条件而存在,也不因其他任何条件而改变,周到而没有疏漏地运行着,自身从来没有发生过危险的情况,可以说它是创生天地的母体。

1、不要忘记,第十六章提到的“超验观察”的前提,就是“致虚极守静笃”的入静。其关键做法是,弱化主体意识、放下主观认知。

2、“有物混成”。老子认为宇宙的本来面目是“无物”,或者说是“混沌”的。为什么宇宙的本来面目是“混沌”的呢?因为,在没有人的主观认知参与的情况下,眼前之宇宙,处于混沌不清的状态之中。所谓“混沌不清”,并不是视觉不清晰,而是在认知上没有“物”的边界,称之为“无物”,没有所谓的桌椅板凳,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等等,只有“自然”!整个宇宙就在自动自发起作用而已,别的什么都不是。可以说,“混沌”的宇宙在“自然”;或者说,“自然”的宇宙是“混沌”的。

3、“先天地生”。对应于第四章说的,“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4、“寂兮寥兮”。“寂”,本义静悄悄、没有声音。“寥”,本义空虚、寂静。入静时,观察到整个宇宙显得极其寂静,极其空虚。

5、“独立而不改”。强调的是,“道”的存在具有客观性,里面有两层意思,①“独立”,它不依赖其他任何条件而存在。②“不改”,不因其他任何条件而改变。有些人翻译的时候,把“不改”的意思漏掉了。如果“道”能“改”的话,论述的逻辑就不严密了,它的“客观性”就大打折扣了。

文章图片4

6、“周行而不殆”。要特别注意的是,很多人把“周”理解为“循环往复”,是不对的!为什么呢?

①“周”的本义是“周到而没有疏漏”!老子正是这样用的。“周行而不殆”,是我把“道”理解为“自然的机制”的重要依据!

②老子强调的是,“道”的系统作用力。注意,“道”是客观的、系统是周密运行不会出问题的、其强大的作用力是躲不掉的,这才是契合老子警醒统治者的要点。与此相应的说法是,“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大家对比一下,如果老子跟统治者讲“循环往复的道”,就是谈抽象的哲学而已,无关痛痒,起不到警醒的作用。这也是我一直强调要在本书定位的统摄下进行解读的原因。

③“道”是“自然”的,无所谓“循环往复”!如果有“复”,那也只是从万物的角度,其中有一些物偏离了“道”,又复归于“道”。

关于“殆”字。我看有的人说这个字通“怠”,怠慢的意思。其实,书里就有“知止不殆”,干嘛一个通假、另一个不通假呢?我认为,“殆”是对“周行”的状况和结果的说明,应取其本义“危险”的意思,就像“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用法,说的是,“知己知彼”作为一个成熟的作战原则,用以指导实战,自己不会有危险;我们知道,知己知彼,并非百战百胜,因为影响胜负的因素很多,比如某个战役,敌强我弱,一时就胜不了,但我不硬拼,因而“不殆”。

同样的,“道”作为自动自发周密运行的机制,不会出现危及自身的状况,始终正常运行,释出强大的作用力。但是,“道”并非每时每刻把万物捏得死死的,因而才有“不道者”的出现。对个体而言,面对的是一个无限巨大的、力量无比的、永远“不殆”的自然机制,最终还是会败下阵来。圣人言下之意是,必须依“道”而行,不能逆“道”而为。

从对“周”和“殆”的理解中,要明白,一个“字”究竟是什么含义,要立足于“词句、章节、全书”的全方位合力效应来选用,谨防第一反应为自己熟悉的或者符合自己认知偏好的含义。

文章图片5

7、“可以为天地母”。这意味着,“道”创生了万物。怎么创生呢?“道”是自然的机制,就是通过其机制,“自然”出万物来。比如,豆之DNA就是一种“自然机制”,正是它创生了“豆”这种物。从这个意义讲,“道”是豆之母。不过,老子对“道”的观察,把重点放在揭示人文层面的“自然机制”,如不自生、慈、信等。

这样说吧,种豆之所以得豆,是因为“豆之道”即“某种自然机制”起作用的结果。如果从“科学”的角度观察,“豆的自然机制”是其DNA;如果从“人文”的角度,可以领悟到“豆的自然机制”是不自生、慈、信等。后者,正是老子极力向其目标读者宣扬的主旨要义。

文章图片6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我的翻译是: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就给它起个名字叫“道”,(因为它具足无与伦比的“玄德”,)我再勉强地给它起个名字叫“大”。

1、宇宙的本然是自然的,为什么给它起名为“道”?“道”,本义是可供行走的道路。老子特地交代说,“道可道”,就是用它来比拟人们据以奉行的道理。而老子在《道德经》里所宣扬的道理,来自于他对宇宙本然(道)的透彻领悟(非常道)。因而,用“道”来表示最高哲学范畴,并作为种种道理的终极依据,是很高妙的。

2、为什么还给它起个名字叫“大”呢?

①大家看第三十四章,“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其中,“不为主”直接对应于“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之所以能做到“不为主”,是因为“常无欲”。这是有关“大”的内涵指向:“玄德”。

②第六十七章说,“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意思是,天下人都认为我讲的“道”很大,似乎跟他们认知的世俗事物都不像。正因为“道”的特性是“大”,所以,“道”才让天下人觉得“似乎跟任何世俗事物都不像”。这里说的是,在俗人眼里,“道”因“大”而“似不肖”。第六十五章有进一步的说法,“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意思是,玄德的境界是极其深远玄妙难以理解的,其实质是与世俗事物的表象相反的,被得道的统治者运用于治国之后,最终达到天下大顺的结果。其中的“深、远、反”,跟本章说到的“大、逝、远、反”,显然是相应的;这是有关“大”的特性指向: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宏大”。

文章图片7

③一定要清楚明白,“道”无所谓“大”!之所以有“大”的名称,老子是基于俗人的低阶境界来说的,即其膨胀的欲望、狭隘的认知和低层次的作为。还要清楚,理解“大”,一定要有依据!否则,就会往玄乎和空洞上靠,有人就说,“大”是形容“道”没有边际、无所不包和高于一切,这显然是有据不依、想当然的说辞。

3、什么是“玄德”?合道之品行,则为德。那为什么又称之为“玄德”呢?因为,相对于俗人来说,合道之“德”,是极其深奥难以理解的,也是难以做到的。第十章说,“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以“为而不恃”为例,既是“自然的机制”即“道”,也是“自然的品行”即“德”。所以,在最高境界上,“道、德”是一不是二。之所以还有“二”的说法,因为认知角度不同所致。

文章图片8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我的翻译是:(有些“个体之物”无法理解和做到“大”,逐渐偏离了“大”。)站在逐渐偏离“大”的“个体之物”的角度,“大”是越发逝去的,叫做“逝”;继而,“逝”会越来越远,叫做“远”;以至逝到了极远的地方,“大”变成了与“个体之物”完全相反的东西,叫做“反”。(这意味着,此“物”把“玄德”丧失殆尽了,质变为“不道”,因而是不能长久的。)

1、“大”,是指无与伦比的“玄德”。前面提到,“道”之所以又称为“大”,有内涵和特性两方面指向的原因。

2、注意,“大”是相对于俗人的低阶境界来说的,同样的,整句话是相对于俗人的偏离“道”的过程来说的!大家设想一下,有一个人相对于一个始终不动的参照物,然后离去,还越离越远,以至于完全看不到参照物,老子说的就是这个事;但是,老子却把表述的视角放在“离开者”身上,感觉“参照物”是逐渐离去和逝远的。这样理解的依据是,“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就是基于“个体之物”的悖道作为来说的。

①有的“个体之物”做不到依“道”而行,感觉“玄德”极其深奥,无法理解。于是,开始偏离于“道”。继而,其作为越发地逆“道”而行,越走越远,以至到最后走到了“不道”的地步。“不道”,就是质变,用一个字来表达,就是“反”。其实,这整个过程,就是一些“个体之物”失道的过程。

文章图片9

②说一下“反”。很简单,就是“相反”的意思!因为,“个体之物”逆道而行的过程,就是其“玄德”日益减少、乃至丧失殆尽的过程;在其主观感觉上,反而是“玄德”日益逝远而去,而且最后还成了与其作为和品行相“反”的东西。

很多人认为,“反”通“返”,是不对的。其实,“返”,老子在第十六章是有述及的,只不过用的是“复归”的说法而已。该章说,万物“归根”于道,即万物受制于道,大多“复归”到了“不自生”的根本点之上,可以理解为“返”。而本章说的恰好相反!一些“个体之物”与“玄德”反着走,没有“复归”于“道”,而且越走越远,“反”到底了!于是,质变为“不道”,其表现和结果,就是“妄作凶”。

就是说,万物中有返于“道”的,叫“复归”;没返于“道”的,叫“反”。大家体会一下,老子对侯王说,“复归”于道,大有好处,这是正面的宣导;而“反”到极处成为“不道”,则不能长久,这是反面的警示。

再看,“反者,道之动。”老子其实说的是一个辨识“道”的简便方法:现实里俗人们的作为,往往与“道”是相“反”的;再“反”过来看,就能发现“道”了!

3、有一种常见的翻译:“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这样翻译,“大”是空洞的,而且谁跟谁“逝、远、反”?它们相对的标准是不明确的。侯王看到之后,不但觉得玄乎,而且也没有得到实在的警示,显然不是老子想要的。

文章图片10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我的翻译是:可以说,“道”即宇宙(本然具足玄德),是“大”;天(本然具足玄德),是“大”;地(本然具足玄德),是“大”;(人之)王者(本然具足玄德),也是“大”。在人的生存空间里,本来就有这四个“大”,王者之“大”,是其中之一。(所以,修道的侯王不能忽略“大”。)

1、整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侯王要修道,就不能像俗人那样忽略“大”之“道”。

2、老子在这里把“道、天、地、王”并列而论,相当于说“人的生存空间(系统)”分别是“宇宙、天、地、人”。

为什么说“道”是“宇宙”呢?既然“道”是“域”之一,那么,在这里它必须是有“空间(系统)意涵”的概念;既然它“先天地生”,而且“可以为天地母”,那么,它就是比天地还大的“宇宙”。细读第七章时说过,宇宙是绝对自然的,老子用“道”来表示“宇宙的本然性”,这是广义的“道”。

还有,对个人来说,“人(类)”也是生存空间(系统)之一。那老子为什么不说“人亦大”而直接说到“王”了呢?这跟本书的定位有关,我一直强调说,本书的定位就是“侯王的治国守则”。这里的“王”,可以理解为人类中“王的范畴”,是本然具足“玄德”的,是个体侯王修道的依归。如果,类似的书是写给“人民”看的,那么,在这个句式里作者会说“民亦大”。要知道,作者一定是按自己说理的需要和论述的逻辑来遣词造句的。

文章图片11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的翻译是:(根本而言,)人遵循地(的机制),地遵循天(的机制),天遵循道(即宇宙的机制)。而道(宇宙)遵循的是“自然的机制”,(即自动自发周密运行的机制。)

1、在细读第一版里,我把这里的“道”,翻译为“根本之道”,与“天、地、人”不是同一层面的概念,因而是不合适的。现在,把“域”之一的“道”,从其广义落实为“宇宙”,这句话就好理解和翻译了。

2、“法”,是效法的意思。我用“遵循”的说法,既包含小系统效法大系统的意涵,也包含大系统制约小系统的应有之义。

3、还有一些要点放到“细读后语”里谈。

文章图片12

【细读后语】

什么是“道”?我的理解是,宇宙是绝对自然的,老子用“道”来表示“宇宙的本然性”,这是广义的“道”。宇宙又是一直发展变化的,老子用“道”来揭示“宇宙发展变化的机制”,这是狭义的“道”。因此,我把“狭义之道”表述为:“道”是使系统整体向好的、具有客观规律性的、自动自发起作用的机制。简言之,“道”是一种“自然的机制”。

①本质来说,“道”是哲学概念,是人认知上的范畴。老子借以认知万事万物,指导人的生活和实践,在《道德经》里是修道的统治者实施无为而治的终极依归。

②自然性。就是自动自发起作用的特性。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没有人的参与,是绝对的自然,例如万有引力;二是有人的参与,人在宇宙中“无以为”地生活,也是自然。之前说过,人天生就有主观意识和认知能力,不可能生活在“绝对的自然”里,但也不能恣意妄为。老子给出的底线是:“无以为”,就是无心的、不刻意的作为。拿“慈”来说,看到有人遭遇苦难,道者慈心立现,并施以关爱,就是“慈之自然”,就是一种没有私欲驱动和不受错误认知影响的“无以为”。而“有以为的慈”是,社会道德规范所要求的、别人教育提醒示的、自我激励的,等等。

③机制。就像“电脑的操作系统、汽车的动力系统”是机制一样,万有引力、重力规律、光合作用等也是机制;只不过,前者是“人造”的,而后者是“自然”的。

老子的重点,并不在那些非人文领域的“自然机制”,圣人关注的是“人”,重在顺应人的角度和标准去看宇宙的“自然机制”(道),从而归结出“人身上的自然机制”即“人之道”,如“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慈、信”等人文精神,以构建其思想学说,为经世致用服务。

千百年来,在流行的解读里,“道”是空洞的、不可言说的“道”。现在,大家脑子转个弯,把“道”理解为“机制”,就豁然开朗了。举例来看,老子说,“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不自生”是天地这个系统里“周行而不殆”的“自然机制”;正因为“道”作为“机制”,周密而没有疏漏地运行着,所以,对“自生者”来说,“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文章图片13

④系统性。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这意味着:第一,“道”是系统里的“道”。大如宇宙、天、地、人类,小如集体、家庭、各人之间、自己的身体等等,都是人根据自身需要而确定的认知上的系统。系统由无限多的因素构成,每个因素都是“道”的体现者。第二,小系统之道受制于大系统之道。原因很简单,小系统其实就是大系统的个体而已。一般所说的,要站得高看得远,无非就是以大系统之道统摄所在小系统之道,事情自然就办得更顺畅、更漂亮。

⑤整体向好。可以从多个层面考察“系统整体向好”,最简单的就是“长久存在的结果”,这也是老子引导统治者从低阶关切提升到的高阶关切。一方面,系统里的“自然机制”使其中的个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个体“不道”时,会被系统里的“自然机制”抛弃,不致影响系统的存续。

⑥客观性。事物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就是客观性。第四章说,“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第六章说,“绵绵若存。”第十四章说到的“夷希微”的情形。本章前面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这些表述,都体现出“道”具有客观性。

⑦规律性。系统中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就是规律性。正如,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虽然是“自然”的,但“自然”中有稳定的、重复的、普遍的自动自发起作用的东西,就是“道”的规律性。以人文的角度来看,“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就是对其规律性的一种概括。还有,天地“不自生”故能长生;人也一样,一个人做到“不自生”,同样可以“长生久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