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济伦理

 求是1025 2023-04-27 发布于山东

经济伦理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日益凸显,存在于经济运行和经济活动中,以价值目标、伦理关系、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体现,是经济行为主体及经济政策、法规决策等的价值导向和价值标准。学术界一般从宏观制度、中观组织和微观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研究。

宏观制度层面,主要研究企业必须在其中活动的社会经济制度环境方面的伦理问题。大体包括:①对社会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的道德评价,如经济结构的合理性及市场经济本身的道德属性等问题。②关于社会经济政策、经济法规、国家经济职能等方面的伦理问题,如国家宏观调控的正当性问题,经济自由的合理限度问题,政策、法规等制度的正义性等问题。

中观组织层面,主要研究企业、厂商以及各种贸易联盟、消费者组织、行业联合会等经济及相关组织间的关系,及这些组织与社会、国家的权利与义务,以及企业内部管理中的道德问题。如企业间竞争中的道德问题,企业法人的社会责任问题,企业与国家的伦理关系问题,供货商与厂商之间、厂商与代理商之间、供货商与经销商之间的道德要求等方面的问题。

微观个人层面,主要研究涉及个人利益关系和道德价值取向方面的问题。如在企业中,股东、投资者、职业经理、职员、消费者等利益关系中的伦理问题,职工的敬业精神问题,社会成员的消费道德问题等。

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经济伦理往往通过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等外在形式体现,或者说经济政策、法律、法规中蕴涵着经济伦理要求。如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就反映了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必须遵守诚实守信、公平交易的道德原则。作为一种观念和意识,经济伦理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交换的发展而产生,不同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形态下经济伦理各不相同。传统社会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农业生产占主导地位,个人依附于土地和家庭,由此形成“天人合一”“重农抑商”“重义轻利”的经济伦理观念。现代社会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以商品交换为主,个人是经济行为主体,由此形成自由、平等、独立的价值观。同样,由于各国、各地区社会文化结构的民族特殊性,各国、各地区的经济伦理也必然会因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而有差异。因此,经济伦理研究与一个国家、民族的社会性质、经济体制和传统文化联系紧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