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老说气话啦》1:愤怒情绪究竟是什么

 无聊读书会 2023-04-27 发布于河南

365332

357

艺术家:William James Glackens

你是否有过冲动之下发了火,事后后悔不迭的时候?
你是否有感到非常愤怒,但因为怕影响不好而强行抑制的时候?
关于愤怒,我们内心大多倾向于认为它是不好的。
愤怒,似乎令人羞耻,令人讨厌。
但事实呢?愤怒不表达容易成为一道坎,再也过不去。
愤怒是被允许的。
你可以感到愤怒。
日本愤怒管理协会理事户田久实在《不要老说气话啦》这本书中传达的观点。
若要学会如何表达愤怒,首先需做的,是了解愤怒情绪是什么。
愤怒,是人类一种非常自然的情感,它不会彻底消失。
感到愤怒,是因为身心安全受到了威胁。因此,愤怒某种程度上是对自身进行保护的。
→愤怒背后潜藏的感情是什么?
愤怒背后潜藏的感情多是这样的:我们对生活对工作总有期待,希望事情是这样发展的,当这种期待落空,当我们不被理解,愤怒情绪就此产生。
愤怒的力量十分强大,它由很多情绪交织而成,比如:悲伤、难过、失落、不甘、不安、困惑等。
感到愤怒的时候,考虑几个问题:
自己到底在对什么感到生气?
希望对方了解自己的何种心情?
该如何向对方传达这一切?
想清楚了这几个问题,就晓得有些事情完全没必要生气,有些事情应该生气。
该生气就表达,没必要生气就直接解决问题。
从很小的时候,我们总是被教育愤怒是不好的,觉得很多愤怒是没必要的。
事实上,愤怒本身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不能恰当表达愤怒。
→为何我们会产生愤怒情绪呢?
或人,或事,或物,让我们愤怒的对象很多,不过背后有些原因是共通的:
一个人无法让步的价值观,即原则。
当期待和理想落空,也就是原则无法实现,那么愤怒情绪就产生了。
比如开会,有的人认为准点即可,有的人认为迟到几分钟没事,有人认为必须提前几分钟到。
应该是这样,应该这样做,打破应该,就会纳闷。
同样的事情,有些人愤怒,有些人不会。
自己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别人可能未必会在意。
但其实,人与人相差巨大,我们相信的,未必别人相信。
如果感到愤怒,那么思考下自己的原则就很有必要。
因为愤怒,从来不是因为外界,因为别人,愤怒是从自己内心产生的。
梳理清楚了内心的原则,传达给周围的人,想必很多误解不必要产生。
→明确划定有没有必要的界限:
原则的边界,即生气和不生气的边界,是需要声明的。
关于原则的边界,3个要点需注意:
1.努力让自己可接受的范围扩大;
2.努力向他人传达清楚自己原则的边界;
3.努力让自己的原则的边界稳定不动摇。
太小的可接受范围,很容易感觉到不快的情绪。
不要以为自己的原则不说,别人就会明白,该说就要说的。
既然是原则,那么就是不会动摇的,如果随着心情改变原则,会令人迷惑,无法理解。
对愤怒的4个特性有所了解,也有助于更好地处理愤怒:
1.愤怒情绪容易从高出流向低处;
2.愤怒情绪是会传染的;
3.对越是亲近的对象,愤怒情绪越强烈;
4.愤怒情绪能够转化成动力。
愤怒的流向是这样的:容易从上位者流向下位者、从掌握知识信息量更多的人流向只是信息量更少的人、从话语权强的人流向话语权弱的人。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将愤怒继续转移了。
同时,不要被愤怒情绪传染,也不要称为愤怒情绪的源头。
即便两个人相处久了,也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不当有不说想法对方也会了解的心理,这样很容易产生矛盾。
愤怒的根源,是想要对方做的愿望。
学习愤怒管理,是与自己愤怒情绪和谐共处的关键。




N

N

当你低落时,读句子安抚自己吧


MEET GOOD THINGS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