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写丁香花诗歌,难得开心一回

 读书工 2023-04-28 发布于浙江

杜甫是唐代的大诗人,但是他活在的时候,并不是很有名气。他的名声是在去世五十多年后,由元稹写墓志铭开始。到了宋朝,黄庭坚和江西诗派更是力挺杜甫。

杜甫的父亲和祖父在朝为官,他除了早期因此能够享受一段愉快的生活外,大部分时间处于安史之乱前后的动荡之中。他一辈子都在追求政治理想,但现实却总不如愿。

虽然如此,杜甫从来也没有停下写诗的笔。人们在杜甫的诗歌中总是看到时局的动荡,民生的痛苦,自己的辗转漂泊。感觉到杜甫总是愁眉苦脸,很少有赏月观花快乐的时候。

我们下面就要欣赏杜甫一首写丁香花的诗歌。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大约是760年前后,来到了成都,在友人的帮助之下,搭建了草屋,过上了一段安定的日子。

他自己经营有果园菜地药圃,邻居黄四娘家也有花园。杜甫这个时候也是难得开心一回,可以说这是他一生中少有的愉快日子。他出门寻花赏花,用诗歌记录田园风光。

《江头四咏·丁香》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

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深栽小斋后,庶几幽人占。

晚堕兰麝中,休怀粉身念。

杜甫这首诗就是写草堂前后的丁香花的。首联是概括地写丁香花的外形。它的枝条绵密,纵横交错,初看上去显得有点凌乱,又通体比较柔软脆弱。

但是枝条互相穿插以后好像编织成了一个垫子一样,显得承接又是那么有力。一个“乱”字,写出了丁香花生长的自然状态。一个“垫”字,又显示了丁香花的蓬勃活力。

颔联具体描写丁香花的细节。出句写叶子,对句写花瓣。叶子上面铺着一层微小的绒毛,在日光下更加细腻可爱。那花瓣稀稀疏疏,颜色显得有点素雅。

因为丁香花的颜色比较多,杜甫种的可能是白里透红的那种。这里一个“带”字,一个“披”字,赋予丁香花以人的动作。这是用拟人法来刻画花的美好,表现了作者观察入微和一种爱花之情。

颈联转到人事描写上来。把丁香花移来栽到书斋后面的幽深之处,总是希望它能够陪伴高人隐士一起成长。庶,希望,期盼。幽人,幽居隐逸之士。

诗中一个“深”字,写出了孤芳自赏幽深隔世的超凡脱俗。“幽人”,也是作者的自指。作者结束了颠沛流离,在成都有了安居之所,他希望能够继续过上这种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

尾联以警醒自己作结。这里突然来了一个大反转,决不能去效仿陶渊明贪图安逸,晚节不保。自己匡时济世的愿望还没有实现,如果这样那半生的努力就毁于一旦了。

诗中的“晚”指的是晚年晚节,“兰麝”原指香料,这里指丁香花的芬芳馥郁,引申为安逸舒适的环境。“休怀粉身念”,自己千万不能有这种贪图享乐、晚节不保的想法。

杜甫的诗歌讲究无一字无来历,风格也是沉郁顿挫,表现出一种痛苦和思索。而这首诗却没有用典,语言质朴明快,通俗易懂,和丁香花的疏朗素颜极其合拍。

这首诗前四句的丁香花描写,洋溢着开心快乐的感情。后四句警醒自己,表现了居安思危、保持晚节的高尚情操。

杜甫大半生穷愁潦倒,忧心忡忡,难得一回寻花赏花,乐而忘忧。但是即使是开心一回,最后也要回到忧思上来。杜甫曾经满怀匡时济世的理想,“致君尧舜上”,“穷年忧黎元”。从以上对丁香花的描写可以看出,他的初衷依然没有改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