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西曾经坚信自己将成为五大强国之一,但为什么至今没能崛起?

 历史研究室 2023-04-28 发布于江苏

作为面积全球第五的国家,巴西不仅躲开了一战和二战的战火,还在二战初期大量出口产品赚了不少钱,加上本身自然环境优越,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可以说是全球地理位置最好的国家之一,曾经的巴西是南美洲冉冉升起的新星,自豪的巴西人曾经相信巴西将成为世界性的强国,但崛起之路为何这么快就中断了?

曾经迷茫的巴西

19世纪末的巴西还是一个半封建半奴隶制的君主制国家,长期的种植园经济也让巴西拖延到1888年才废除奴隶制,仅次于毛里塔尼亚,而且本身种族来源众多,国民大部分都是混血民族,离心力很强,从来没有一个国家的观念,巴西精英和底层民众割裂严重。

但随着“巴西外交之父”里奥.布兰科男爵在一系列的谈判中兵不血刃的为巴西夺取了法国那么大的土地后,巴西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加上一战还混上了战胜国的身份,巴西居然成为了国际联盟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这极大地提升了巴西的民族自豪感。

一系列的成就让巴西人逐渐放弃了旧有的种族观念,取而代之的就是全新的种族民主理论,他们相信巴西的强大来源于种族的大同,混血种族是巴西力量之基,这也逐渐成为巴西民族主义的基础,带着民族主义,巴西开始进入了工业化之路。

工业化的开始

1889年,巴西成功推翻了君主制,但其主要经济一直以种植园经济为主,巴西的种植园经济提供了全球75%的咖啡和世界第二的可可,而得天独厚的奶牛养殖以及遍布的橡胶树也让巴西每年出口了大量农产品赚取外汇,但1907年的巴西全国只有3258家工厂,工业结构也以轻工业为主,可以说此时的巴西还是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

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到来对于巴西这种纯农业出口国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大量生产的咖啡和可可卖不出去,价格不断下跌,农业的危机也影响到了巴西的工业,仅仅在1930年,巴西的破产的工厂就多达686家,基本都是巴西本土的工业。

经济的崩溃也让民众生活水平大量恶化,成千上万的佃农被种植园主无情抛弃,工人罢工不断,为了挽救巴西脆弱的经济和局势,中产阶级军官掌握的军队彻底对种植园寡头掌控的巴西失去了耐心,选择了来自南里奥格兰德州牧民家庭的军人热图利奥.瓦加斯执政。

1930年上台后的热图利奥·瓦加斯开始转变巴西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模式,他的目光放在了苏联,眼看苏联靠着计划经济指令,不仅没有遭遇经济危机,反而成为工业强国,这让瓦加斯准备在巴西开始进行经济的改革。

1933年,趁着美国罗斯福新政加大出口的快车,巴西吸引了一大批美国的过剩资本前来投资,大量的国有化工厂开始开工建造,这也是巴西工业化的起步,而且瓦加斯实行土地改革,给工人更多的权益,重视教育,鼓励民族主义。

1938年,巴西发现了石油,这可是工业的命脉,也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希望,趁着美国石油公司没有留意的时候迅速建立巴西历史上第一座油井,为巴西工业化打下坚实的基础,随后瓦加斯学苏联启动五年计划,发起政府对经济的全面指导,也让巴西的工业产值不断增高。

二战的爆发让巴西工业化出现了繁荣时期,因为远离战争,巴西将粮食和原料以高昂的价格卖给交战国获得暴利,同时进行外汇管制和提高关税的办法促进和刺激巴西工业的发展,也让巴西出现了一大批重要的企业,比如巴西国家钢铁工厂、汽车制造厂、石油加工厂、保罗—阿方苏水力发电厂等等,而瓦加斯也被称为“巴西斯大林”。

与美国结怨

巴西的民族主义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也同步的升温,到了1940年的时候,巴西知识分子期望巴西能够成为“南半球的美国”,积极参加国际事务,随着美国参加二战,当然战火并没有在巴西本土。

而且联合国组建的时候,巴西提出了在联合国拥有一个属于南美洲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而这个理事国自然是巴西,但美国否决了这个提议。

内心骄傲的巴西人自然不接受美国人的态度,而蓬勃发展的国内民族主义早就将矛头对准了美国和美资,因此也有了1942年巴西本土汽水和可口可乐的大战。

要知道二战前的巴西可是泛美主义的坚定拥护者,从来不以拉丁美洲自居,而南美洲的西班牙语国家也从未把葡萄牙语为主的巴西当做拉美国家,但美国的态度也让巴西不爽,随着美国推动葡萄牙语美洲和西班牙语美洲的合并,巴西开始寻求与自己大国地位匹配的独立外交。

巴西人坚信2000年的巴西将成为世界强国

1954年,瓦加斯在军方压力下自杀,接班人是库比契克,在他执政的五年内,也是巴西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五年,巴西的工业产值增加了80%,钢铁产量增加了100%,电力和通讯产业扩张了380%,交通增长了600%。

也是在他的执政内,巴西决定迁都巴西利亚,仅用三年时间就完成了新首都的建设,而新首都从高空看有一对张开的翅膀,象征着巴西的腾飞。

在库比契克之后是夸德罗斯和古拉特,为了顺应民众扩大巴西地位的呼声,他们两个开启了对苏联、古巴和中国的外交关系,还不顾美国的反对给切.格瓦拉颁发了国家勋章,同时积极与拉美邻国和非洲拓展外交关系。

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巴西人坚信巴西在20世纪末将会成为世界强国,且出版了一系列对于未来畅想的书籍,比如《巴西:军事强国》、《世纪末五大强国之一的巴西》等等,这可不是巴西人乱想,因为从19世纪末开始,巴西的国际地位一直在上升,从未中断,自信的巴西人声称美国将会为他曾经的短视而感到遗憾。

巴西最终未能崛起

1964年,古拉特被亲美的军政府推翻,不过军政府依旧崇信工业化这一路线,除了镇压异己之外,其余的精力基本都放在工业上面,靠进口替代战略,用本土的工业品代替进口的工业品,且将税收用于国民的补贴之中,扶持本土公司进而提升巴西的产品竞争力,让巴西创造了耀眼的经济增长数字,也让巴西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

70年代的巴西除了是世界第五大出口国之外,还是世界前十的工业生产国,1967-1980年间年增长率高达10%。

但这个只是数字而已,巴西的工业结构根本没有得到改善,经济增长靠的是出口部门、依旧依赖技术和外资,而补贴政策也走上了穷途末路,同时贫富分化极其严峻,外债规模庞大,加上石油危机的爆发,处于制造业下游的巴西得到毁灭性打击。

也因此到了1975年的时候,巴西的经济增长陷入了僵局,到了1983年,债务危机的爆发彻底停止了巴西数十年来的快速增长,军政府也在两年后被迫下台,当年的巴西年均GDP增长只有2.9%。

随后的十年,巴西一直是进三步退两步,没有决定性的起色,靠削减福利、私有化国有工厂、降低关税、学美国搞去工业化、金融改革等一系列手段暂时稳定了巴西的经济,但美国去工业化是为高科技产业让路,巴西去工业化只能造成大量的失业,也让巴西引以为傲的工业成功全部付诸东流。

好在巴西有大量的矿产,自己没法用于工业只能拿出去卖,一时间巴西的铁矿卖到了全球,也为巴西带来大量的资金,靠着自然资源,巴西的经济似乎再度增长起来,一片欣欣向荣,但2008年的金融危机彻底让巴西懵了圈。

几十年攒的家底已经烧光了,为了还旧债只能不断提高税收,税收高了巴西民众不敢消费,企业也活不下去,企业倒了巴西民众更没钱,而为了维持基本的社会保障,巴西提高税率发行国债,靠透支未来确保巴西现在不会立即崩溃,如此恶性循环持续了整整二十年,也让巴西眼睁睁看着其他国家一个一个超越自己而无能无力。

可以说巴西曾经是世界上最有朝气的国家之一,它的底气来源就是土地上曾经出现过的巨大潜力,毕竟两百前年的巴西还是一个半奴隶半封建的国家,但五十年前的巴西却成为全世界最有冲劲的国家,飞机、武器、汽车都是全世界的抢手货,但这一切却在随后的五十年里烟消云散了,虽然为了巴西有可能崛起,但不会是现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