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新劳动法对员工旷工的规定

 衡水五中而已斋 2023-04-28 发布于河北

    1、劳动者不正常出勤(无故旷工),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未出勤时间的工资。

  2、法律上没有“私假”这个概念。请病假的,病假期间的工资根据在本单位的工龄,按比例支付。请事假的,在请假期间,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工资。如果休年休假、法定假期、工伤假、婚假、产假、丧假等有薪假,企业都必须按规定支付全额的工资。

  3、上班迟到是违反公司的规定,但是法律没规定一定要罚款。企业如果要依照公司规章制度进行处罚,则企业所依据的规章制度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制订该规章制度必须经过了民主程序,即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工会同意,或者向全体员工惩求意见;

  (2)该规章制度的内容必须合法合理,如果与法律法规相抵触或显失公平,则自始无效;

  (3)该规章制度必须如实向劳动者公示。如果未向劳动者公布,则亦不能约束劳动者。

最新劳动法对员工旷工的规定

二、

如何认定旷工

  《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2项规定“劳动者严重违法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因此,很多企业都将旷工几天以上认定为严重违纪的行为之一。旷工应当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没有按照用人单位规定提供劳动;

  第二,没有正当理由;

  第三,没有经过用人单位同意。

三、

劳动合同解除形式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劳动合同订立后,尚未全部履行以前,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劳动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提前终止劳动关系的行为。劳动合同订立后,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履行各自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得随意解除合同。但是,在发生某些特殊情况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已经成为不可能、没必要以及会招致一方或双方利益受到重大损害时,双方当事人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解除分为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两种。解除劳动合同引起的法律后果与终止劳动合同引起的法律后果大致相同。

  法定解除是指在劳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出现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况时,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在法定解除的情况下,一方当事人可以不与另一方当事人协商,也无须征得另一方的同意,就可依据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解除合同。

  约定解除是指在劳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认为继续履行合同已经没有必要时,与另一方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与法定解除不同的是,约定解除不能由一方自主决定,而必须是双方的行为,其解除的条件不一定是法律法规规定情形的出现,只要当事人双方在真实意思表示的基础上协商一致就可以了。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劳动法没有对旷工作出明确规定,一般劳动者不正常出勤(无故旷工),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未出勤时间的工资。以上便是找法网小编为您带来关于最新劳动法对员工旷工的规定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找法网的律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