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坐系列3——打坐九个要点

 医道寻常百姓家 2023-04-28 发布于北京

1.头要悬。这个意思就是好像百会穴那里系一根绳子,把头悬垂直了的感觉。不管是打坐还是站桩,都讲究一个词叫虚领顶劲。

虚领的意思是脖子和衣领是恰好靠在一起的,似离非离的感觉;头悬加上下颌微收,顶劲的感觉就来了。头悬虚领顶劲的这种感觉找到后,头摇一摇,是感觉很轻的。

2.眼垂帘。练功得道之机,全在于双目。按照经典意思是闭眼则昏睡,睁眼则神涣散。所以眼睛最好的状态是似闭非闭,以隐约能看见鼻子为准。这个在道家叫做眼观鼻。

3.舌顶上颚。初学者不要管到底顶在哪里合适,舌头顶上去就好。只要搭上去,任督二脉就连接起来了,嘴里就会源源不断产生津液。

产生的这个津液非常好,能够滋润肾,达到补肾的目的,所以一定要咽下去,咽到我们的下丹田的位置。

这个津液要小口小口缓慢地咽下去才好,不可咕咚一下子全部咽下去。咽的时候,有意无意想一下关元的位置就好了。

舌顶上腭这一点很重要,只要是在打坐,就要舌顶上腭。这个点初学者很容易忘的。如果打坐的时候不去舌顶上腭,坐了半天是起不到什么效果的。

4.鼻呼吸。打坐的呼吸方式一定是鼻呼鼻吸。舌头顶在上颚,嘴根本没法呼吸嘛。这个呼吸随着打坐的深入,要逐渐缓下来,深下来,匀下来。

当然,不是要诸位刻意去追求长呼吸,打坐的时候保持原来的自然呼吸就好了。就算是一开始呼吸粗短也没有关系,用耳朵去听息,精神很快就能静下来,神静下来,自然呼吸会变长变均匀。

5.肩要松。就是沉肩的感觉,旨意是让人体完全松下来。可以抖一抖肩,让肩自然沉下来。

可能肩一松之后,肩会很酸,这是你精神一直紧绷着,肩部肌肉一直收缩的结果,没有关系的,随着打坐的深入,肌肉慢慢松掉,酸痛会慢慢去掉。沉肩坠肘无论是放在打坐还是站桩,都是对肩周炎有很好地调理效果的。

6.腰要沉。这个是避免久坐腰肌劳损的关键。人坐直坐正,百会穴正好对着会阴穴,然后腰部的肌肉松掉,正好是整个脊柱受力,让脊柱保持自然的松直状态(让脊柱恢复到生理s形弯曲),这个时候人体会微微的前倾保持平衡,不会左晃右晃。

同时垫个垫子的目的也在于此,会让腰部肌肉松掉。如果不垫垫子,坐时间久了一定伤到肉,最有可能伤到的,就是腰部的肌肉。

7.形要正。形正则气顺。这个是双向证明的。形体正了,气才能顺;气想要顺,一定是形体正的情况下。

就包括打坐的时候,发现气不是那么顺畅,可以缓缓将意识收回来,去调一调形体,以保证气顺。并不是说打坐就是死板教条地在哪坐着,气不顺了也不管他,就这么强撑着。

8.手结印。这点是我学习道家打坐后才意识到的,原来这个叫结印。之前打坐的时候都是左右手阴阳环抱的,打坐完后发现手正好结的印是道家所说的子午诀,也叫太极印。

太极印结法:左手包右手,左手拇指按住右手无名指指根那一节,右手大拇指按住右手中指指头那一节。

9.腿盘坐。腿盘起来可以锁住下焦可以的气机,让打坐速成快一些。关于不盘腿打坐我也尝试过,打坐完之后,腿部总有气总窜,表现就是腿部肌肉跳动。所以很清楚,盘腿就是为了集气冲关。

关于盘腿,最佳的是双盘嘛,但是很多人双盘盘不上去,那就单盘或者散盘好了。这个盘腿只是形式,我们最重要的是修我们的阳气。

这是打坐九个要点,明日继续讲打打坐,讲明白呼吸火候等两个心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