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妈妈,我离婚了,您幸福了么?我们到底能不能逃离原生家庭?

 小贤心理 2023-04-29 发布于江苏

在坦然的爱里长大的人很幸运,因为见过好的感情是什么样的

会拥有对健康的爱的敏锐嗅觉;

因为体会过真正的爱,也学会了如何去爱,所以很容易就往幸福的方向跑。

如今人人都说,“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影响输赢的,远远不止物质基础。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最大的影响,其实是表达和接受爱的能力。

比如,一个女生小时候看到妈妈和爸爸的沟通方式,几乎都是冷漠、疏离的方式,那么她在自己的婚姻生活中,极有可能也会采用这种方式,哪怕她不喜欢父母的交流方式,因为她习得的只是这一种与人交往的方式。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父母婚姻不幸福,孩子的婚姻也可能很糟糕的原因——孩子在父母那里没有看到过和谐相处的模式,自然很难与伴侣好好相处。

其实,这样的孩子自己也很苦恼,因为他们一心想拥有幸福的婚姻,但他们做不到,于是讨厌自己、甚至否定自己。

父母没有处理好自己的婚姻,孩子很可能成为不会爱的人,而这才是原生家庭最大的负面影响。

来访者:从我记事起,父母就争吵,我爸妈吵了二十多年。

我就想,以后一定不要结婚,结婚一定不要过这样的日子。

没想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有机构曾调查过100个婚姻濒临崩溃的案例,其中受到原生家庭影响的占53%,其中约有50%以上的人来自父母常年吵架、酗酒、有外遇、有家暴等家庭。

千万不要小瞧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人都是看到什么,就会习惯什么;

习惯什么,就会体现什么。

不信,去看看那些父亲对母亲呼来喝去、说话粗鲁的家庭里,孩子是如何理解婚姻的;

再去看看那些父亲对母亲体贴入微、说话柔和的家庭里,孩子又是如何理解婚姻的?

有朋友说老公结婚以后什么家务活都不干,一下班就知道玩手机打游戏,朋友气不过说了两句没想到他还振振有词:“我爸也这样,我妈不照样和他过了一辈子吗?”

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不假,可婚姻一定是两个家庭的事情。

选择和一个人结婚,不仅要看他怎么说、怎么做,更要走进他的原生家庭,看看他父母的相处模式。

因为那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未来你婚姻的模板。

许多人为了远离原生家庭:

去离家最远的城市,读大学;

为了逃离原生家庭,仓促结婚;

在外漂泊很多年,不愿回家。

还有一种,信誓旦旦地表示:一定要活得和父母不一样。

为了和不幸的原生家庭切割,每个人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逃离、抗争。

觉得这样,就可以真正做自己,将家庭的影响,降到最低。

或者潜意识中,我这样可以改变童年的经历,改变父母的不幸福。

可事实是,很多“背叛”拼了命,也没能从原生家庭逃离。

前段时间有一位来访者,告诉我她结束了婚姻生活。

当我们在探索她的这段经历时,从她的自述中发现,她的原生家庭不断地在给她反馈。

女儿对妈妈盲目的爱与忠诚

造就两代人不幸的婚姻

你有勇气让自己比妈妈幸福吗?

很多时候,如果我们去了解一个女人爸爸妈妈的婚姻,可能会听到这样的声音:

“你跟爸爸关系如何?”

“爸爸很少关心我们,对家也不负责任,从小都是妈妈一个人操持家里的事情。”

“妈妈对爸爸满意吗?”

“妈妈很不满意爸爸,对爸爸很生气,认为爸爸不顾家。”

每一对夫妻的相遇都很神奇,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为什么就你们两个心甘情愿地选择了彼此,共赴婚姻的殿堂?

这一定是有原因的,你嫁娶的,一定是最合适的人!

但是,一旦真的进入婚姻后,一两年就进入倦怠期,什么殿堂不殿堂的,穿婚纱的瞬间美好早已灰飞烟灭,如果有了孩子,那更快。

太多的找我“控诉”自己另一半甚至闹离婚的母亲了,从中了解到,事情发展到让妈妈一提起甚至就痛哭流涕的地步的原因是,爸爸不参与家庭生活尤其是不参与带孩子,一下班就钻进书房打游戏,还抱怨孩子只喜欢妈妈。。。。。。

有些母亲反映,爸爸平时不管孩子,但一旦选择学校幼儿园时就来管了。。。

女儿出于妈妈的爱和忠诚,也会和妈妈一样对伴侣有很多愤怒和不满,虽然现实中伴侣为家做了很多事情。

因为潜意识中对妈妈的忠诚,在妻子的角色中她看不到自己的丈夫和爸爸不一样的这个部分,依旧会重复妈妈在婚姻中的感受和情绪,复制妈妈的命运模式,不允许自己拥有幸福的婚姻。

这是“盲目的爱”——“为了跟妈妈一样,我不能比妈妈过得好,如果比妈妈过得好,我的心会愧疚”。

孩子天然就想做家庭的保护神,很自然地想平衡家庭的各种力量。

在这个基础上,假若父母一方有意诱导孩子站在自己这一边,那么他们很容易成功。

这些抱怨的效果多多少少也达到了——孩子们会开始记恨爸爸,同情妈妈,甚至下决心要「拯救」妈妈。

可幼小的肩膀无法承担,也无法拯救,长大后。。。


还有一些更深远的负面影响,妈妈们可能没有想到。

来访者曾经问过她的妈妈:

你这么讨厌他怎么不离婚呢?


还不是为了你,给你找个后爸我可不忍心。

「妈妈婚姻不幸福,都是爸爸害得,妈妈很可怜也很辛苦。」

于是我心底暗自和妈妈成为了同盟,这些年和爸爸的关系也一直疏远。

直到我自己有了我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是我对我的婚姻怎么都不满意。

直到我和前夫纠缠了很久,终于去领了离婚证。

但我感觉哪里不对,好好的生活,怎么就过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通过继续探索发现:

当年妈妈和爸爸的婚姻,妈妈因为自己,舍不得离婚。

用道德强行捆绑无法修复的婚姻

有的婚姻早就已经走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其中一方却始终不愿意放弃,于是只能用道德强行绑架对方。

“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现在却这样做,你对得起我吗?渣男!”

“你这样做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吗?

你难道想让孩子在单亲家庭长大受人歧视嘛?”

以及更有争议、也更隐蔽的一种心理:

“无论我们之间的关系存在什么问题,你都不可以喜欢上别人。不管我们是否还像最初一样亲密,你都是属于我的。”

这种在感情中的独占欲和要求对方绝对忠诚,在道德层面上是毫无问题的。

婚姻是不能用道德去捆绑的,人与人之间的爱和连接,更加不能。

心理学家认为:只有小孩子才需要忠诚,因为忠诚的背后原因就是害怕被遗弃。

而婚姻中的双方都是成年人了,不需要再像孩子依赖母亲一样依赖对方。

如果其中一方转移到依赖关系的话,那么另一方自然会因为要求太过分而离开。

伴侣之间应该是平等且平衡的。依靠忠诚来约束,反而会对关系造成破坏,让妻子不再是妻子,丈夫不再是丈夫。

说到底,能真正维系一段婚姻,修复一段关系,让彼此重新连接的,只可能是爱,而不可能是道德绑架。

妈妈,你当年不敢做的选择,我做了。

我引导来访者说出上面这句话,当来访者准备说的时候,已经泪流满面。

来访者哭了一会,说出了另一句话:妈妈,如果你没有幸福,我也不要。

孩子是忠于他们父母—而且对父亲和母亲总是一样的忠诚。

出于对父母亲的忠诚,他们会重复一些相似的命运,甚至是厄运。

这样的孩子很少会冒险去拥有一个更加开心、更加丰盛的人生,而这个人生比他的父母更好。

这是因为如果孩子要去拥有比他们父母更加快乐的人生的话,他们的内心深处会觉得自己是一个背叛者。

父母离婚,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巨大“丧失”,通常都会激起强烈的情绪,除非处理得当,否则一定会对他有很大的心理冲击。

如果父母吵得天翻地覆最后离婚,孩子完全没有异常表现,那真的是很善于“压抑”的类型,但那些被压抑的情绪,没有消失,孩子没跟父母说,但会一定在。

正如弗洛伊德说过: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都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会以更丑恶的方式爆发出来。

上面的这位来访者就是这样,对母亲婚姻的不幸,一直在压抑。

在婚姻当中碰到的很多问题,几乎可以说多数都跟早年看到的父母和婚姻的互动模式是有关系的。

也就是说可能他们之间模式当中的有一部分会没有知觉的被我们给传承下来,而传承的部分就塑造了我们后来的情感模式,决定了我们的情感选择。

这样的故事非常多,很多人都把父母的婚姻模式,最后又套到了自己的身上。

然后这种套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难以觉察。

那一整个模式能够被我们发现的时候,就意味着组成这个模式当中的很多一块块细小的拼图已经被我们能拼出来了。

我们才能看见就是一整个拼图原来他长得这么小。

比如说爸爸他是一个很沉默的角色,如果是直接认同他,那就是以后的伴侣要找一个跟爸爸一样一样的人。

如果是反向认同,可能就会找一个跟爸爸完全不一样的人。

可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是有的时候完全不一样恰好就包含着它的对立面,也就是说很可能你找到的这个人,他表面上看到的完全不一样,但他的骨子里面可能却是非常相似的。

对抗,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之一。

越对抗,越无法逃离。

每一次你说,我不要成为这种人的时候,你就会越来越成为这样的人,因为你每天在提醒自己,无论这种人多么讨厌,但他们对你来说很重要。

你有多讨厌父母,就有多讨厌自己。

无论父母的观点、信念、处事方式和我们都多么不同,本质来说,我们都是一个复刻的高级版本,或同向或反向,但总是有迹可循。

我喜欢把人比作一棵树,父母是根,这并非什么冠冕堂皇的孝道,而是告诉你,你的优势和劣势,天赋和缺陷都来自于根。

一棵连根都找不到的树,怎能不风雨飘摇呢?

如果你也想挣脱原生家庭的束缚,那么你首先要重新解读自己和父母的深层关系。

如果你看不到自己和原生家庭纠缠的方式,就无法解开它。

对抗,只会让人生走得更曲折;一个反抗自己父母的人,会给自己设置最高难度的通往成功的路径。

逃离,只是形式上的疏远,内心的情感纠葛和反向认同会更深。

如果你自己无法厘清,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事业不顺,婚姻冲突

家庭矛盾,亲子关系

“您一生的专属心理顾问”

一对一为您答疑解惑

作者简介:贤 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