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知症长者八种沟通技巧

 快乐英平 2023-04-30 发布于安徽

还记得小时候,每次去外婆家时,总可以看到她坐在椅子上一脸茫然的样子,偶尔又会突然暴躁起来,对着妈妈大喊大骂,把饭碗直接推到地上,家人束手无策,往往只能采用冷处理的方式,渐渐地,外婆越来越不爱跟大家交流。有一次我突发奇想地问外婆,“是不是不好吃,试一下点心好不好”,外婆吃了一口,像是找回了吃东西的乐趣,还开心地拉着我,对着我笑。

认知症是因大脑神经细胞病变而引起的大脑功能衰退性疾病,患者的记忆力、定向力、理解能力、语言能力都会受到影响,甚至连自己都不认识。老年认知症的发展就像“返老还童”,一旦认准的事情,会固执的不听劝说,即使是深爱的家人也没有办法阻止,因此很多人形容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时会用“老小孩”一词。

因此很多家属在照顾认知症老人时,会习惯性地把他们当成孩童,用和孩子说话的语气哄着他们;或者在他们发脾气的时候,强行给他们讲道理,像批评孩子一样大声斥责他们“犯错”;又或是像调侃孩子一样,取笑他们“大小便失禁”等糊涂行为。事实上,这些做法不仅会让老人感到羞愧,也容易让他们变得更不配合。很多时候,周边人不恰当地对待认知症老人的方式,往往容易导致认知症老人病情加速恶化。

照顾认知症老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日常生活中,家属们在护理认知症老人时,如果采用更有技巧的方式,往往可以让老人生活地更有质量、尊严

一、保持耐心、善意、细心、爱心

不要没有温度地沟通,多陪老人聊天,帮助他们保持积极的社交。面对老人不愿意吃饭或者发脾气的情况,需要做到足够的耐心,告诉老人我们可以互相依靠,互相陪伴。老人能读懂我们的态度,当我们足够友好,他们也更愿意跟我们沟通。

二、老人情绪爆发时,要疏导、共情

更多地理解和帮助,鼓励他们表达出来,帮助他们调节情绪问题,慢慢放松下来。避免敷衍了事,草草转移话题,试图用其他话题分散老人的注意力。

不要把老人当成真正的孩童

虽然认知功能下降,行为上跟孩子类似,但他们自我认知上还是成年人,被当成孩子对待,容易让老人觉得不受尊重,更不应该用居高临下的方式对他们说话,或者当成小孩子哄。

四、不要指责老人的错误

避免与老人争论,或者简单粗暴地说“别闹了”、“别乱动”、“别瞎担心”,要顺着他们。当老人情绪激动、心烦意乱时,不要跟老人争论,或者跟他们说大道理,甚至纠正或责备他们,这样容易让老人感觉受伤、羞愧,心理压力更大

五、不要忽略老人的存在

当着他们的面谈论,尤其是不要当着老人的面跟旁人调侃他们的“糗事”。老人都更希望自己能被他人用平常心对待,平等地沟通,而不是被以异样眼光看待,被忽略,觉得自己不能正常沟通。我们需要换位思考,如果我们是老人,我们不会想要被忽略。

六、不要活在过去

我们需要更新对认知症老人的观念,活在当下一刻,少说“你忘了吗”、“我都说过多少次了”,对于他们来说,当下的情绪才是真实的。

七、尊重老人的尊严

面带微笑与老人沟通,鼓励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真正的爱老,不是弱老,而是平等对待老人,让老人有尊严地养老。平时我们可以根据老人的反应,调整我们的语速,并根据他们说的话来理解他们的想法,引导他们动手动脑。

八、通过文体娱活动增加与老人的交流

通过音乐、画画、益智游戏、手工、手指操、锻炼身体等各类文娱活动,以及各类有针对性的认知训练,增进与老人的交流,积极带动他们的认知,促进大脑活跃,并保持身体状态良好。

另外,认知症患者的照护者往往承担着巨大的压力,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亲朋好友要尽可能地参与照顾和支持,多肯定他们的付出,同时分担照护工作,给照护者留出喘息时间。

来源:华邦美好家园【整理摘编:时英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