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寅恪的朋友圈

 laoyu2012 2023-04-30 发布于北京

高中梅

  陈寅恪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几乎所有同时代的文人和学人都对这位大师极其尊崇。

  1926年,陈寅恪学成归国后,到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任教,是当时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并成为清华唯一的中文、历史两系“合聘教授”,在师生中享有“盖世奇オ”“教授的教授”“太老师”等称誉。在清华校园,不论是学生还是教授,凡是有文史方面的疑难问题,都去向他请教,而且一定能得到满意的答复。陈寅恪也因此被称为“活字典”“活辞书”。

  陈寅恪讲课从不拾别人牙慧。他曾言:“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他讲课时,许多教授老师都前去听讲,研究院主任吴宓教授是风雨无阻,堂堂必到的听课者;其他教授如朱自清、冯友兰等,也常到教室听他讲学。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周恩来专门派人到广州看望陈寅恪。陈寅恪的腿摔断后,周总理曾亲自过问医院的治疗方案。陈毅、周扬、胡乔木等人对陈寅恪都十分尊重,到广州时都专门去拜访他,并同他探讨文史学术问题。

  周恩来曾多次关照陈寅恪。陈寅恪父亲陈三立的墓在杭州西湖边,后因扩路而要被迫搬迁,陈寅恪致函周总理,希望得到帮助。周总理让办公室通知杭州方面,不要移动陈三立的墓。后来杭州将路线作了少许改动,陈三立的墓才免于搬迁。 1949年,毛泽东访问苏联时,斯大林突然问毛泽东陈寅恪的行踪,原来斯大林所著的《中国革命问题》援引了陈寅恪著作中的很多材料。毛泽东答应回国后查找,后来得知陈寅恪在广州中山大学,便嘱咐广东当局要好好优待陈寅恪。

  陈寅恪曾当选学部委员。对于陈寅恪的当选,张稼夫说:“在这个工作中,矛盾最尖锐的是研究隋唐五代史的历史学家陈寅恪,他是这个学科的权威人士,不选进学部委员会不行,他下边一班人也会有意见。若选他进学部委员会,他却又一再申明他不信仰马克思主义。我们只好请示毛主席,毛主席批示:'要选上’。这样,陈寅恪就进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学部委员会。”

  胡乔木曾在清华大学历史系就读,听过陈寅恪的课。1962年,胡乔木到广州拜访陈寅恪。他由陶铸陪同,“以学生见老师的心态走到陈寅恪的跟前”。“陈寅恪频频发问,胡乔木尽量委婉地解释”。谈到国家近年经济形势时,陈寅恪问:“为何出现那么多的失误?”胡乔木笑答:“就好比在一个客厅里将沙发、台椅不断地搬来搬去,目的是想找一个好的位置,所以就免不了产生搬来搬去的失误,就好比是经历一场地震一样。”当谈起自己的著作迟迟不能出版时,陈寅恪说:“盖棺有期,出版无日。”胡乔木答:“出版有期,盖棺尚远。”

  陶铸对陈寅恪极为关心,因陈寅恪目盲腿残,特专派三名护士照顾他的生活。由于陈寅恪残存的视力只能微弱地辨别白色,便为他在院子里特意修一条白色甬道,确保他在散步时不会因看不见脚下的路而跌倒。20世纪50年代末,陶铸关照中山大学为陈寅恪摘帽。

  为了陈寅恪能欣赏戏曲,陶铸曾指示中山大学为陈寅恪配备一台好的收音机,当时学校未照办,陶铸极为生气,说“学校不送我送”。随后,他给陈寅恪送去牡丹牌电唱机一台,唱片32张。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众人皆批陈寅恪,但季羡林始终不忍心违心批斗老师,他晚年回亿:“我不愿意厚着面皮,充当事后的诸葛亮,我当时的认识也是十分模糊的。但是,我毕竟没有行动。现在时过境迁,在40年之后,想到我没有出卖我的良心,差堪自慰,能够对得起老师在天之灵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