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沫若:鲁迅称其为“才子加流氓”,民众说他是“四大渣男”之首

 古稀老人赵 2023-04-30 发布于北京
文章图片1

郭沫若:风狂雨暴后,方知宋玉悲

近来,网上出现了许多康生评价郭沫若书法的短视频,大意是康生说,他用脚写字,也比郭沫若写得好云云。

于书法我是外行,但对郭沫若的书法还是赞赏有加的,儿时经常去广元皇泽寺玩耍,那题字便是郭沫若写的,他的字,规矩娟秀,清丽端庄,灵动飞逸,如果真要同康生的字相比,实在是难评高下的。

文章图片2

广元皇泽寺

不过,我一直对郭沫若是没有多少好感的,这并不是说他在私生活上的无情等八卦之言,而是看了他的《李白与杜甫》一文,不仅考证出杜甫是地主,而且由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得出茅屋比大瓦高档的结论。

这明显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借着“尊李抑杜”的大势而媚上,再加上他的一句话,武则天成为妥妥的广元人,尽管我也是广元人,却与我的看法相左,由此,我便将其定位在“无耻文人”之列,再也不喜欢这位当时风光无限的文坛领袖了。

文章图片3

论及民国文人,郭沫若这个名字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包括他同时代的人,对他的评价是相当之高的,如茅盾说他是“新诗第一人”;周扬赞为“中国的歌德”,更有人将其称为中国近现代“中国第一文人”等等。

当然,也有很不齿他的,如鲁迅就曾说他是“才子加流氓”,这也是如今被广大民众普遍认可评价,可谓是精典中的精典。

文章图片4

评价郭沫若其实并不困难,站在不同的角度,便能得出一个很难批驳的结论,他的上限极高,却又下限极低,形成一个非常独特的“郭沫若区间”,这在民国文人中,是一个很奇特的现象。

但是,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无论是在民国或者是新中国,能与郭沫若的才华叫板的,几乎没有,所以,连鲁迅都将其视为才子之人,那是也天花板级别的存在,至于流氓的来由,一是出于二人论战时的愤怒,再就是对郭沫若私生活的不齿,这后者也是广大吃瓜群众在茶余饭后,最喜闻乐道的八卦。

文章图片5

其实,民国间的文人在私生活方面,极少有不被人诟病之处,只是因为郭沫若的名气最大,因此也被冠以“民国四大渣男”之首,不过,我对此是很不以为然的,且不说这其中的可信度有几何,即使是将郭沫若推上“千夫指”之人,其羽毛也未必有多么地洁白无暇。

他的头衔有很多,文学家、剧作家、历史学家、翻译家等等的一堆,不说是学术头衔最多之人,肯定也是之一,而他在一堆头衔的上面,还有一个最令人羡慕的,革命家。

文章图片6

在政治上,他以国民革命军政治部副主任身份参加了北伐,在蒋介石最得意之时,写出《试看今日之蒋介石》,痛批这位炙手可热的大军阀。

接着,他又参加了南昌起义,在我党失败后的最困难之际加入了共产党;及至大革命转入低潮,于一片白色恐怖之中,他东渡日本,潜心学术,登上一个个旁人难以企及的高峰。

文章图片7

抗战爆发后,郭沫若立即回国投身其中,他担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抗日宣传活动中,以及扩大统一战线的工作。

在此期间,他写了大量的诗歌、话剧等,如《屈原》和《虎符》,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贡献,而笔下的话剧,几乎是代表了百年中国历史话剧领域的最高成就。

在文学上,郭沫若可以说是位全才,他的诗歌、戏剧,都引领着一时的风尚;他早期和成仿吾、郁达夫一起组织“创造社”,是中国最早、最著名的文学团体。

文章图片8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界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文章图片9

这是作于上世纪20年代初的诗,名为《天上的街市》,应该是郭沫若最著名的诗了,在大革命尚未到来,诗人心中的彷徨无处发泄,于是便寄希望于天空,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在星光的诱发下,写下了这般的文字,充满着浪漫的气息,一直是那个时代的代表作之一。

在代表文字学“高、精、深”的甲骨文和金文的研究上,他更是取得的巅峰级的成就,可以说,如果能比郭沫若多认识一个字,都可以算是顶级的专家;而在历史学的考证中,成是成就斐然,尽管有些内容后人多有批评,却谁也不敢否认他在学界的崇高地位。

文章图片10

他一直是解放区文化界的一面旗帜,解放后,更是担任着新中国文艺界最高领导的职务,也就在这一段时间中,他的作品便呈现出过火的媚上之意,很是令人不爽。

但是,有一点却是值得人们注意的,郭沫若虽然在文字上跟风,在各次的政治运动中,他不是一个靠整人或害人来提高自己,以达到私利目的之人,无论是反右扩大化还是文革中,我没有看见他揭发过任何一个人,相比之下,有些文人的底线与其相比,就差得不是一星半点了。

文章图片11

现在,对郭沫若的评价,有着很大的偏颇,全然不顾他在学术和艺术上的成就,一味地将他那些为人诟病的标签,将其贴了个满身,这就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之嫌了。

郭沫若身上有着很多令人不齿之处,他无论是在哪个历史关头,其反转之迅速,力量之大,是十分让人惊奇的,不然,不会有怒斥蒋介石的《试看今日之蒋介石》,不会出现歌颂蒋介石的《蒋委员长会见记》,更不会在“四人帮”垮台后,写出那几乎人人会背的《水调歌头》。

文章图片12

他的人品如何,每个人心中自有衡量的标准,但从郭沫若的人生轨迹来看,以新中国成立为界,可以看作两个完全不同的历史阶段,在建国的,他作为国家级领导人,因政治地位的不同而呈现出的异样色彩,肯定是被现在的人所不理解的。

郭沫若的一生是极为丰富多彩,其本身就是一部中国的近当代的历史,从文艺愤青到反蒋斗士,从国民党高官到共产党学术界的领导人,可以说,前期他是率性而为,是骨子里的爱国热忱使然;而后期则以自保为前提,所作之事,肯定不是出自其本意,有着极大的违心成份。

文章图片13

现在,“无耻文人”和“谄媚迎上”,是郭沫若身上最显著的标签,也是识别他角度最广,辨识度最高之处,但是,如果我们能平静下来,去除浮躁,将会看见一个精彩的人生,更不会推波助澜,将类似于《毛主席赛过我亲爷爷》这样的伪诗,硬贴在他身上来博取眼球。

我内心是很不喜欢郭沫若的,却佩服他的学识和利己不损人的态度,当然,那些同女性和家庭的八卦,真伪难辨,而对一个有着巨大成就之人来看,皆是小事,所以,不是很难说清郭沫若,而是不太好下结论,因为,他做的事都在面上,一目了然。

文章图片14

在那个疯狂的年代所发生的悲剧,很多都是靠着一帮热衷“整人”的狂人掀起来的,那落井下石、捕风捉影、无中生有的勾当,不知被多少人发挥到了极致,而这其中是没有郭沫若的身影,他是另一行当的领袖,现在一般称为“癞皮狗”。

其实,尽管郭沫若有刻意逢迎的嫌疑,但毛主席对他的历史观,并不是全盘认可的,比如对他写的《十批判书》,并且还写诗进行了讽刺,还有“焚书坑儒”看法的不同等等。

文章图片15

要是按照一般的认知,被毛主席这样评价的人,早就进十八层地狱中去了,可是,郭沫若依旧屹立不倒,这说明他同最高层领导的关系非同凡响;当然,前提是他不可能硬刚,以静默来回应,采取的是“我不说,不代表我没意见”的态度。

郭沫若现在的评价是负面占主流,是被严重妖魔化的典范;但是,他的学术成就和涉猎范围之广,都是在业界占据着顶流的存在,加上他多次在中国最困难之时,坚定地选择了同共产党在一起,不做墙头草,这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段中,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既是绝无仅有,也是空前绝后。

文章图片16

所以,如果要全方位看待他的话,郭沫若绝对是位值得肯定的人,我们对他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而不能人云亦云,以现代人的认知来判断那个时代的人,因为,除了极个别铮铮铁骨之人,绝大多数的人和文字,现在看来都是不可理解的。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曾经的我,对这位四川老乡是满满地不齿,现在则是充满着同情和理解,对他的学术成就更是顶礼膜拜。

文章图片17

尽管心中很是矛盾;然而一想到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有多么地艰困和不易,便释然了许多;毕竟,在狂风暴雨中,没有一片叶子能够不带水珠,何况如郭沫若这样木秀于林的人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